特別報導

地方派系論:派系是誰的好朋友?

有些人覺得「地方派系」這四個字與我們很遙遠,但這個暗濤洶湧的浪潮其實深深影響著2020總統大選,不論藍綠的候選人,都與「地方派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這個專題,我們將從「總統」、「地方首長」和「基層鄉民」三大方向切入,告訴您對於中央和地方的首長來說,「地方派系」是怎樣又愛又恨的存在,而他又是用怎麼樣的路徑,來影響一般民眾的生活?

TheNewsLens 自製專題

專題目錄

3


2019/12/16 | TNL特稿

地方派系論|他們其實是總統的「好朋友」?

你可能會以為中央和地方之間只有資源的爭搶,但在近代的台灣,派系與總統的關係其實越來越密切,角色也從傳統上的「找錢找人」轉換成「協助規劃」中央預算的角色,而且這樣的趨勢,其實不分藍綠。

2019/12/16 | TNL特稿

地方派系論|他們若不支持,議會可能成縣市首長最大夢靨

大部分對於地方派系的討論,多著重在他們如何影響基層鄉民的權益,但卻忽略這套地方政府透過地方派系分配資源的系統,某方面而言,其實具有著穩定政務,甚至是對內制衡的效果,畢竟地方派系也是要服務民眾,才能取得執政的機會。

2019/12/16 | TNL特稿

地方派系論|解析「服務鄉親」的派系產業鏈

說穿了,地方派系就是「照顧地方鄉民的產業鏈」,補充基層行政不足的社會網絡。例如基層公所、農漁會、水利會、婦女會或者義消等組織,都可以看成是派系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