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直擊女僕咖啡店(粉絲篇):女僕違規抱了我一下,讓我相當感動

2017/12/10 ,

評論

Patrick

Photo Credit: 粉絲
Patrick

Patrick

現任 關鍵評論網The News Lens 編輯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女僕是一個很累的工作。當女僕要保持自己的外型跟體態。無論是對第一次來的客人,還是熟到不知道要聊什麼的客人,都還是要想出辦法跟他搭話。你要讓主人認識你、喜歡你,這份工作才能持久的做下去,做這份工作是需要愛的。

與許多人的刻板印象不同,關鍵評論網採訪的這位女僕咖啡店粉絲,是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女性。現在一個月平均會花一千到兩千元在女僕咖啡與購買女僕相關周邊商品,如果遇到活動特別多的特殊月份,例如店家週年慶,甚至兩天就可以花到六千元。採訪開始前,受訪者(後面簡稱為粉絲)約了我們在光華商場附近一間開幕不到一年的女僕烏龍麵店用餐。在用餐途中,粉絲告訴我們傍晚她還要趕著去參加日本少女偶像團體NMB48的演唱會。

很多人應該會好奇,身為女性粉絲怎麼會迷上女僕咖啡店?

粉絲談到,她一開始會接觸女僕咖啡店,源自於自己喜歡日本動漫,因此多多少少有耳聞日本的女僕咖啡。後來在參加動漫祭時,得知當時高雄也開了一家。抱著好奇的心理,粉絲就決定去女僕咖啡店一探究竟。

33609
Photo Credit: 粉絲
「粉絲」與她部分收藏品的合照

問她在去之前,有沒有對女僕咖啡抱持什麼樣的幻想?粉絲說那一次是第一次去,因為根本沒有概念,因此也不會預設女僕咖啡店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但由於第一次去的體驗很棒,讓她一試成主顧,從此成為了女僕咖啡店的常客。

談到第一次去女僕咖啡店的體驗,粉絲覺得食物、飲料都不錯,包括音樂在內,店內整體的環境、氣氛都讓人很舒服,女僕俏麗的服裝也讓她覺得很漂亮。而女僕恰到好處的「關心」互動,也讓她覺得女僕咖啡是一個很讓人放鬆、感到療癒的地方。

因為接觸的第一間店讓她有有很棒的體驗,因此在年紀更大,經濟能力也更好後,粉絲也開始會去其他女僕咖啡店。在前前後後去過13間遍佈台灣南北不同的店家,粉絲才發現:

去了那麼多間後,才發現原來只有那間的氛圍是那樣子。原本想像女僕咖啡店的氣氛都是那樣,結果發現其實沒有。

粉絲總結了自己造訪各地女僕咖啡店的經驗,談到會吸引自己再度光顧的條件。除了餐點好吃、女僕制服可愛之外,店家的氣氛是否能令她放鬆,更是吸引她消費的重要因素。

33567
Photo Credit: 粉絲
「粉絲」去過的各家女僕咖啡店名片

不會像其他的店一樣人來人往,店裡氣氛比較悠閒的感覺。去了就是要放鬆,要吃東西的話一般的店到處都是啊,沒有必要特別去那裡吃。

而比起主動跟女僕聊天,粉絲到第一次去的女僕咖啡店,更喜歡先默默觀察。觀察這間店的女僕可不可愛,也觀察這間店其他客人跟女僕的互動方式,甚至是裝潢等細節。粉絲談到,其實去女僕咖啡店不用忙著認識女僕,相反的,女僕會主動過來認識你,因為這是她們的「工作」。一般女僕如果沒有看過你,多半都會主動走過來跟你聊個一兩句。

但這樣的原則每間店也多少會有不同的差異。也要考量當天店裡忙不忙,女僕的工作量自然會引響女僕可以進行「桌邊服務」陪客人聊天的次數。但粉絲不諱言,女僕的桌邊服務,確實是會影響顧客消費意願的重要因素。

如果你沒有桌邊服務,你就只是一間穿著奇裝異服的餐廳,沒有任何的重點元素。不一定要多,但還是要有會比較好。

至於桌邊服務的聊天內容,粉絲談到大多會去女僕咖啡的客人,對動漫畫都會有一定程度的瞭解。所以多數的話題都會從動漫開始聊起,先從你喜歡的動畫、漫畫或是手遊開始聊。隨著去的次數增加,大家比較熟之後,話題也會轉向學業、工作、當兵等比較生活化的話題。

粉絲談到一次讓她印象很深的互動,那次是她考國中基測前,在常去的女僕咖啡店跟女僕說自己因為要大考,會有一陣子不會來消費。店家的規矩是女僕不能跟客人有肢體接觸,但那次女僕卻違規抱了她一下。這讓粉絲相當感動,因為這是她第一次遇到女僕對她做出「規矩外的事情」。

33559
Photo Credit: 粉絲
「粉絲」收集某家女僕咖啡店的歷代會員證

而讓粉絲覺得最糟糕的消費經驗,則是一間上海的女僕咖啡店。從客人進門沒有打招呼開始,女僕對餐點也不熟悉。餐點不好吃、出餐慢又很貴,女僕也沒有想跟客人互動的意思。就連想跟朋友好好聊天,女僕穿的鞋子也會在木頭地板上發出乒乒乓乓的聲音。

粉絲認為一間女僕咖啡店的成功,在於能不能讓顧客有舒服的消費體驗。而重點應該在於員工的培訓,從客人進店裡女僕要喊的口號,到幫客人點餐、送餐的服務,到跟客人聊天的技能,都是需要下功夫去培養的。如果這些基本工作的好,就算餐點只是一般水準,客人還是會很樂意上門。

除了基本功之外,粉絲認為要讓客人長期消費,或是願意在周年慶等特殊活動中砸下重金,最重要的還是培養客人對店家的認同感。當一間店的女僕可愛,整間店的服務又能維持一定的水準,就能逐漸讓客人產生對店家的認同感。而當客人有認同感,遇到店家辦的活動自然會非常積極的參與、認真的看每一段的表演、花錢購買女僕的拍立得。

至於被問到既然也是女性,有沒有考慮過自己也去當女僕?粉絲覺得不會考慮這個選項,因為女僕是一個很累的工作。跟一般的餐飲業外場相比,當女僕要保持自己的外型跟體態,工作時必然要化妝、戴假髮。在女僕咖啡店工作有各式各樣不同的活動,要時常換穿不同的制服,所以身材也必須要維持。還要很會跟客人聊天,無論是對第一次來還不熟的客人,還是來過100次熟到幾乎不知道要聊什麼的客人,都還是要想出辦法跟他搭話。

因為你要讓主人認識你、喜歡你,這份工作才能持久的做下去,做這份工作是需要愛的。

粉絲談到,有些厲害的女僕,跟每個不同的客人都會有不同的應對方式,甚至記得跟每一位客人的對話內容。像粉絲就有遇過貼心的女僕,記得她不喜歡吃玉米,因此在點餐時都會記得幫他跟廚房說不要放玉米進去。所以厲害的女僕可以記住每一個客人在意的細節,逐漸累積客人的認同感,最後客人自然願意在活動時購買周邊商品支持女僕。

33571
Photo Credit: 粉絲
「粉絲」收集的各種周邊商品

當客人對女僕有認同感,就會對女僕持續的支持。無論是女僕在店裡工作時賣的拍立得相片,或是未來自己單飛後出版寫真集或是其他商品,粉絲都會願意買單。在做女僕工作時經營的支持者,也能支持女僕在未來能夠在其他領域有更多發展的機會。

粉絲覺得女僕咖啡店在台灣雖然已經發展了很長一段時間,仍然是只有特定群體會去的小眾文化。很多大眾對女僕咖啡店仍然存在著很多迷思,例如誤以為女僕咖啡店是聲色場所、騙錢的啦。甚至有些不了解的人第一次踏進女僕咖啡店都會害怕,害怕店家會對自己做什麼事,或是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才對。這讓女僕咖啡店在大眾眼中有一種神秘的色彩。

但女僕咖啡店其實跟一般咖啡店一樣,差別只在女僕會跟你聊天,你也可以跟他們有一些互動。跟你在一般餐廳一個人吃飯只有感覺上的差異,甚至你也可以把女僕咖啡店當一般餐廳,只是進去吃一頓就出來也是可以。

33574
Photo Credit: 粉絲
「粉絲」收集的女僕咖啡店農曆年紅包抽抽樂商品

透過在女僕咖啡店消費,粉絲也連帶迷上了以女僕為主要成員的動漫歌曲舞蹈團體。因為一次在女僕咖啡店的公演,粉絲覺得這個團體表演的內容很有趣,因此之後便會特別去看他們的表演、公演,也會支持相關的周邊商品。對粉絲來說,促使他支持這種表演團體的原因,一半是因為表演的內容是他熟悉的動漫歌曲,他們的表演也很精彩,粉絲在台下熱情的「應援」也讓人感到舒壓。另一半也是平日在咖啡店中跟女僕有互動,因此會特別支持自己喜歡的成員,買他的周邊商品,也會在他下場後彼此寒喧。

談起女僕咖啡店整個產業未來的前景,粉絲認為店家為了生存下去,未來可能還是無法避免往更商業化,或是企業化的方向發展。女僕可能也會更制度化,像日本某些店一樣出現分成實習生、一階、二階之類的職級制度。

身為常客,粉絲說他當然希望常去的店能越開越大,支持的表演團體能有更專業的舞台,甚至能往東南亞其他國家發展。但他最希望的還是未來每個店家的管理制度能夠更健全。由於台灣的女僕咖啡店產業,在現狀下每個店家的規範都不同,甚至同一個系統的店家,也會發生某些行為在甲店做可以,在乙店做不行的情況。

33583
Photo Credit: 粉絲
「粉絲」收集的各家女僕拍立得

例如店內拍照的許可範圍、購買拍立得的方式跟流程。這也造成了很多女僕可能私下花了很多時間畫拍立得,但客人反而覺得奇怪為什麼要等那麼久?制度不統一容易造成很多女僕跟客人間期待上的落差,甚至形成消費糾紛。

未來女僕咖啡店的管理流程若是能更加制度化,除了能避免糾紛,粉絲也期待能讓女僕提供的服務有更完善的計價機制。讓願意多花錢的客人能讓女僕得到更多回饋。像客人購買女僕照片的拍立得,有些用心的女僕會自費再買紙膠帶、各種色筆美化照片。但這些付出往往都是女僕無償提供的。

未來如果能有更制度化的收費標準,例如拍立得可以加價特別美化,而加價的部分歸女僕。這樣既能讓女僕能得到相應的回饋,客人也很開心説自己額外付出消費的心意能真正用在女僕身上,這樣無論對女僕的工作權益,還是對客人的消費權益來說,都能得到更友善的保障。

粉絲認為,畢竟女僕咖啡廳要是女僕不吸引人,這間店絕對會失敗。如果粉絲花錢,最後卻都被店家賺走,那就沒有意思了。

相關文章

核稿編輯:翁世航



這是份需要愛的工作——帶你一窺女僕咖啡店的不同面貌:

「主人,您回來了。」許多人印象中的女僕咖啡店,是一個充滿了動漫與萌系元素的Wonderland。但在歡樂的氣氛之外,客人們是抱持著什麼樣的心情來女僕咖啡店消費呢?女僕們又是抱持著什麼樣的心情在服務客人呢?而在背後維持女僕咖啡店營運的經營者,又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壓力與熱情?我們這次將分別從客人、女僕、經營者三種不同的角度,帶你看到女僕咖啡店不同的面貌。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