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依據台北市的房租跟成本計算,在台北開女僕咖啡店基本上很難賺錢。現在經營女僕咖啡店的店家,應該都是對女僕咖啡店很有愛,希望能完成夢想。
講到女僕咖啡店,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都是女僕,但很少有人會注意到在幕後支持整間店的重要角色,那便是女僕咖啡店的經營者。Ozey是台北Fatimaid女僕喫茶店的經營者,Fatimaid的創辦人也是台灣第一間女僕店Animaid的創辦人之一。我們這次便邀請Ozey從經營者的角度,跟我們來談談從經營者的角度所看到的女僕咖啡店。
在訪談之後,Ozey提供了藉由過去寫作的文章,以及之前在高雄台日女僕高峰會的演講,簡單跟我們介紹了女僕咖啡店的歷史與Fatimaid的精神。在這邊簡單說明一下。

女僕咖啡店的淵源
研究中提到日本的女僕咖啡店文化,起源於1996年一款遊戲《歡迎來到Pia Carrot!!》(台譯:快餐店之戀)。當這款遊戲在日本爆紅後,許多玩家模仿遊戲裡的情境辦起實體活動。這樣的社會氛圍,結合了日本秋葉原舉辦的「步行者天國」活動,形成了女僕咖啡店興起的文化背景。
所謂的步行者天國,指的是秋葉原的主要街道會在特定日期封街,營造一個讓購物者與遊客可以放鬆逛街的友善環境。在此同時,許多Cosplay的同好、有志成為偶像的Live團體,還有各種小型商家也會出來擺攤,彼此交流。這種充滿了創造力的自由氛圍,便是女僕咖啡店出現的社會背景。
一般公認的第一間女僕咖啡店,是2001年開幕的CureMaid。但是奠定把客人稱呼為「主人」以及將女僕離職稱為「畢業」舉辦歡送會等女僕咖啡店特色的,則是2002年於名古屋開幕的M's Melody。同年開啟與客人進行互動風氣的Cafe Mai:lish開始營業。隔年Cosplay服裝店COS-CHA的出現,讓女僕咖啡店的服裝風格加入許多創新的元素。最後集大成形成大眾對女僕咖啡店「形象」的則是Pinafore(メイドカフェぴなふぉあ)。
至於台灣第一家女僕咖啡店,便是Fatimaid的創辦人在2004年跟朋友一起開的Animaid,可惜這間店只經營了三個多月就宣告結束。演講中談到在2005年於台灣上映的《電車男》,是一部深刻影響台灣人對女僕咖啡店印象的作品。在《電車男》上映後一年,Fatimaid在2006年開幕。
另外文章中談到當初Fatimaid創辦時,主要是參考了日本秋葉原CureMaid的休息與柔性互動、Cafe Mai:lish的角色扮演視覺感、@home的偶像與近距離互動。後來Fatimaid的經營路線主要便是受這三種特色的影響。而店名則是參考永野護的史詩巨作The Five Star Stories《五星物語》中的角色Fatima,原因是這個角色符合經營者理想中的女僕形象。
取名自The Five Star Stories《五星物語》中的人偶Fatima,為了協助騎士駕駛電器騎士所開發出來的人工生命體,不論是智能、容貌、體力、壽命等各項能力都超越人類。Fatima只會認定具有騎士血統基因的人為主人,除非主人說不要她(Fatima),Fatima才能找尋下一個主人。以下為人偶開發者Ozey的訪問。

投入女僕咖啡店的原因
- 關鍵評論網:請問當初怎麼會有想要經營女僕店的想法?
Ozey:這就要從學生時代說起,最早接觸動漫是國中,之後五專加入了漫畫社團,在漫畫社團時,開始與社團的大家玩同人誌。
大概是西元2000年左右的事情,那個時候流行Yahoo!奇摩家族與Yahoo聊天室,那個時候網路剛起步,資訊也還沒有流行。不過那個年代很流行大家成立動漫社團集體文化創作,之後拿到同人誌會場販售。
除了常見的同人平面印刷物外,後來有同人混音音樂、然後自從有RPG工具箱後,也嘗試創造遊戲。也有流行創作M@D的自製同人MV,等等相關二創或是原創文化創作。當時我還有跟一些網路同好一起經營叫偽春菜後援會的網路社群。
- 關鍵評論網:「偽春菜」是什麼東西?
Ozey:只是個軟體(笑)。如果拿到現代來講,它是類似蘋果Siri的東西。我們可以利用偽春菜這個開發工具,訂製自己想要的AI。因為該工具可以訂製自己想要的GUI,當時又流行《Chobits》這個漫畫,所以大家就瘋狂的投入創作。我也因為加入這個社區的關係,認識了第一個女朋友。
- 關鍵評論網:什麼!
Ozey:之後,我們兩個就一起經營同人誌社團,開始了很多契機。比如把同人誌賣到日本虎之穴(とらのあな,一個專門寄賣文化創作的日本連鎖動漫店),參加COMIKE(日本最大規模同人誌展),製作很多種週邊,最後一次是跟一個原型師合作,在日本Wonder Festival(日本最大規模的原創模型展)參展後,我們兩個想嘗試的已經到發展極限了,就沒繼續玩下去了。
- 關鍵評論網:說那麼多,所以經營的女僕店的契機是?
Ozey:秋葉原,這是許多人心靈的故鄉。當年的秋葉原是一個很有創作活力的都市,很多很有趣的東西和文化創作。每天都有新鮮事,不管是動畫、漫畫、電玩、模型、Cosplay角色扮演、素人偶像,配合虛擬世界的2ch(日本最大的匿名留言版,類似台灣PTT),都在這邊發生。
台灣沒有類似秋葉原的環境,更可悲的是當時老一輩的,把秋葉原當成是電器街,這是很糟糕的錯誤觀念。所以我只是想在台灣能有跟秋葉原一樣的環境而已。

- 關鍵評論網:可以說說當初Animaid的經驗嗎?
Ozey:當年我也只有幫忙籌辦,至於經營的細節我不清楚。不過據我的觀察與了解,封閉的經營策略是主因。當年只鎖定動漫族群的小眾市場,但當年動漫的影響力不如現在,小眾同好的支持撐不起一間店的消費。在大眾又不敢來消費的情況下,經營自然無法長久。這個經驗也讓後來在經營Fatimaid的時候,會思考如何吸引一般大眾也會願意接觸女僕咖啡店的文化。
- 關鍵評論網:Fatimaid是如何實踐的吸引一般大眾也願意嘗試?
Ozey:這有點像是創作一樣。必須創作成吸引一般大眾原因想要特地來的原因。女僕咖啡廳不是餐飲業,而是主題樂園。小朋友會想去兒童樂園;女孩們會想去迪士尼樂園;我們會去心靈的故鄉秋葉原。
經營女僕咖啡店的日常
- 關鍵評論網:Fatimaid的錄用標準是什麼?
Ozey:很重視女僕是否符合Fatimaid「從順、禮儀、用心」的價值。會利用一些情境、概念的問題,看面試者的反應來判斷他適不適合當女僕。同時在面試時,我也會請幾位資深的女僕一起加入,「你們要挑你們自己的同事,你要想這個人適合當你的同事嗎?」因此Fatimaid的面試是大家一起完成的。
- 關鍵評論網:那以前的女僕現在都在做什麼比較多?
Ozey:我覺得她們都過得比我還要有成就,有投身航空業、政界、自己開店創業,還有成為日本知名遊戲大廠的遊戲營運。只有我還是魯蛇。

- 關鍵評論網:您在演講中有提到女僕店的型態,可否說明一下成本結構?
Ozey:當日本從2006年以後,女僕咖啡店走向了讓客人感到興奮的偶像系以及讓客人放鬆感到治癒的傳統系兩種路線。Fatimaid之所以選擇了後一種風格,部分原因也是來自於小本經營的情況下,無法負擔培育女僕偶像的成本跟相關的影視資源。
而女僕咖啡店的經營成本,也高過經營一般的餐飲業。因為女僕咖啡店無論是員工數還是服務的密集度,都高於其他餐飲業。例如速食店的店員只負責點餐跟廚房,剩下都是由客人自助完成。其他餐飲業的外場服務人員,多半也只負責點餐跟送餐。但女僕咖啡店主要的價值就在於女僕的服務,所以一個女僕有可能花了半個小時在跟一個客人互動,服務密集度非常高。

特別是走偶像路線的女僕咖啡店,例如日本@home的女僕,只要在舞台上唱跳就能瞬間服務到現場所有的客人。可是走傳統系風格的女僕,可能就要跟客人進行一對一、一對二的互動服務。因此Fatimaid只有30個座位,外場就需要3名女僕。如果對照一般餐飲店,等於一個外場人員只服務兩到三桌客人。
更重要的,是女僕咖啡店不能追求翻桌率。客人去逛女僕咖啡店,就像一般人去逛迪士尼樂園。女僕咖啡店的東西並沒有比一般餐廳好吃,餐點價格也偏高,只要想想客人為什麼會想要來,店家就知道應該怎麼做。因此在決定餐點價格時,這道料理的用餐時間也會作為決定價格的一環。當年Fatimaid的餐點價格則是每半年會檢討一次。
因為服務密集度很高,讓經營的壓力很大。再加上女僕咖啡店的獲利管道,不外乎就是食物、周邊商品。
女僕咖啡店的壓力
- 關鍵評論網:台灣市場的消費習性如何?
Ozey:台灣的客人感覺不太愛買周邊商品,從AKB48直營店在台灣的經營狀況,也可以看出來台灣人不習慣買周邊商品。台灣人去女僕咖啡店,消費習慣都還是以餐點為主。但店家也無法把餐點價格膨脹得太誇張,

一餐超過300元,一天吃下來就要700元,這個價格已經會讓很多消費者怯步。
- 關鍵評論網:你分析認為什麼原因造成的?
Ozey:台灣的阿宅消費力太差,因為台灣的生活壓力太大了。租金也比日本貴好幾倍。
也因為這樣,女僕咖啡店對經營成本的增加會特別敏感。尤其是店租的提升。Fatimaid在2006年剛開始經營時,店租是一個月四萬,現在同樣地點的店租則是漲到十萬,增加一倍以上。還要再加上10%的租賃税跟2%的二代健保。這讓現在在台北市開店基本上絕對賠錢。
這也造成台灣女僕的薪水也偏低,都是按照最低基本工資起薪。對照日本2013年女僕月薪扣除保費等支出實拿十萬三千日圓,同年台灣女僕月薪實拿只有一萬八千多台幣。會造成這樣的原因,我認為影響最大的就是店租成本。如果以薪資跟店租的比例來看,日本的店租只有台灣不到一半,日本的市場規模又比台灣大很多,這也讓在台灣經營女僕咖啡店,壓力是日本老闆的好幾倍。
Fatimaid決定結束實體店面營運的2013年,就先是經歷了油電雙漲、二代健保,再加上台北市府當時獎勵都更,導致台北市房價大漲帶動租金提升。二代健保、勞保與勞退讓店家花了將近五分之一的薪水(企業負擔加員工部分負擔),基本工資調漲不是只有表象的薪資調漲,作為一個合法繳交保險的店家來說,背後而是保險跟著員工幾乎等比調漲。

這些林林總總的成本攀升,不只讓女僕待遇無法提高,也讓服務密集的女僕咖啡店經營困難。我依據台北市的房租跟成本計算,現在在台北開女僕咖啡店基本上很難賺錢。我認為現在經營女僕咖啡店的店家,應該都是對女僕咖啡店很有愛,希望能完成夢想。
老實講,大家都是用愛來開。
周遭各國女僕咖啡店的現況
- 關鍵評論網:既然提到日本,國外的市場與環境如何?
Ozey:其實不只台灣,現在日本的女僕咖啡店經營也同樣遇到瓶頸。我觀察到近年來大阪的女僕咖啡店幾乎都把服務跟餐點刪減到最低程度,走向固定價格飲料喝到飽的低價策略。但日本店家所遇到的壓力,主要來自於更多娛樂平台出現所帶來的競爭:
因為網路化的很嚴重,大家都看AKB48或是一些網路手機上的東西。女僕咖啡店在各種競爭的狀況之下已經沒有什麼優勢了。
因此很多女僕都轉型為地下樂團或是偶像。AKB48興起所伴隨的「少女偶像戰國時代」,不只在日本各地創造出各種群起仿效的地下樂團跟偶像,這股浪潮也連帶影響女僕咖啡店開始在日本走向式微。在秋葉原興起的各種偶像跟地下樂團衝擊下,傳統的女僕咖啡老店如@home也只能循求開闢海外市場,吸引全球喜愛女僕文化的客源來消費。

至於香港,由於香港地狹人稠,空間非常珍貴。因此香港的女僕咖啡點主要的賣點,反而是提供一個可以安心聊天的地方。香港幾乎沒有免費的公共空間可以讓人坐下來休息聊天,這就造就了香港「樓上咖啡廳」的文化。所以香港的女僕咖啡廳,反映的是香港的環境壓力。雖然香港同樣面臨租金很貴的壓力,但相對的他們對女僕咖啡店的需求也比台灣高。不過在雨傘革命之後,香港在這方面的消費力也有下滑的趨勢。
中國方面的環境算是很適合女僕咖啡店發展。一方面店租比台灣低,更重要的是中國消費者可以接受女僕咖啡店「消費特別貴」的狀態。在廣州,女僕咖啡店一小杯汽水可以賣到15塊到20塊人民幣。加上租金便宜,店家空間很大、座位多,因此不需要靠翻桌率也可以減低經營壓力。
中國的問題在於女僕咖啡店的服務品質普遍很差。原因可能出在中國對國民出國管制,很少有人能真正體驗日本的女僕咖啡店,所以中國對女僕文化的認識只能透過動漫,這也造成他們的餐點跟服務都不怎麼樣。雖然中國在這方面的經濟規模很驚人,但目前中國對女僕文化的認識還停留在膚淺的表象模仿,並沒有學到深刻的服務精神。
畢竟女僕咖啡店不是老闆叫女僕做什麼女僕就做什麼,女僕也要有一點認知自己在做什麼。在面試的時候就要過濾出來,哪些人適合當女僕。
回到台灣,近幾年網路實況、直播平台的興起,同樣也讓本來經營壓力就很大的女僕咖啡店面臨更龐大的競爭壓力。我觀察到比起女僕咖啡店,消費者更願意在直播平台上花錢。我推測或許是因為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多數人的消費能力都不好,造成「有錢的人沒時間,有時間的人沒錢」直播平台的便利性比實體店家更能吸引到有錢人消費。

女僕咖啡店做為文創產業的未來
- 關鍵評論網:聽起來,好像狀況挺負面的
Ozey:雖然目前的大環境都不利於女僕咖啡店的發展,但我還是認為,只要不繳租金的狀況下,可能還是擁有潛力的文創產業:
台灣現在的狀況是有機會的。現在綜藝節目式微,偶像全部變成素人偶像、網路偶像。只要有人有資金,又有人脈好好經營,往偶像這一塊發展是有機會的。
- 關鍵評論網:政府需不需要推動什麼政策來幫助女僕咖啡店這項產業的發展?
Ozey:政府只要不扯後腿其實就好了。像是政府放任租金無限制的上漲,就會造成店家經營成本提高。成本反映在餐點上就會讓所有東西都很貴,但消費者的薪水卻沒有變高。從2008年22K政策上路後,就造成薪資大幅下滑。
在22K政策出來之前,企業還願意聘用月薪五、六萬的人,在22K政策出來之後,企業開始寧願用22K聘用三個人。我認為政府其實根本不用特地推動什麼政策來扶植女僕咖啡店。過去女僕咖啡店的困境就來自於房價和收入不成比例,造就了這一切的失衡。只要把大環境弄好,壓制店租成本,增加勞工消費力,女僕咖啡店的產業就會自動發展起來。
在台灣吃得飽、穿得暖、有水喝、有房子住,應該先以這些資源平等分配為主。經濟是永遠回不來的。
政府的問題在於太過陷入「拼經濟」的迷思。台灣應該老實承認快速發展的時代已經過去,是再也回不來的,所以也不用再期望景氣會好起來。反而應該多重視如何保障國民的基本需求。關於日本的下流老人現象,有很大的機會發生在台灣7年級生身上。想像一下,1990年日本發生經濟泡沫的年代,25歲面臨低薪高房價的環境。
現在已經過了約30年,這些人大概55歲到60歲,長期的低薪與社會正義的不健全,造就高齡化的老人多半為當時經濟泡沫投入社會的年輕人,產生許多下流老老人。台灣的七年級時代正在尾隨日本下流老人的步伐,如果再不重視資源平等分配,那麼大家只能等安樂死合法化了。
反倒是在人的基本需求上面,多給一些保障,這才是重點。不要想說什麼拚經濟,那都是以前泡沫經濟時代的假象。
不只是女僕咖啡店,Ozey覺得台灣文創產業的問題,在於台灣老一輩人放不下過去「景氣好」的時代,不停地在這方面投注資源希望重回過去,但這是不可能的。壓低工資雖然能減輕成本,但生產出品質不夠的商品,根本無法跟其他國家競爭。在Ozey眼中,過去開店、關店對他來說都是「拿得起、放得下」。但他看到許多老一輩的放不下自己手中的夕陽產業,只好用減低薪水的方式延續生命,但這只是拖延時間而已。
拉高土地價格,增加中小企業成本,拼命叫人民加班做功德,然後用cost down與中國競爭,人民薪水越低,社會保險虧損越高,繳的越來越多,陷入惡性循環。
台灣文創的未來,在於累積「軟實力」。而累積實力的第一步就是政府把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照顧好。當人民不用每天被經濟壓力追著跑,想著怎麼賺錢養活自己,剩下來的時間,他自然會去做有創造力的事情。這其實就是把「勞動的生產力」轉化為「腦袋的生產力」。只要政府讓人民有生活壓力以為的閒暇時間,人民自然會各自去發展自己的創意。
相關文章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直擊女僕咖啡店(女僕篇):讓客人願意坦露煩惱的「不現實的空間」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