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明鄉人】協助開拓越南廣袤沃土的明鄉人功臣:河仙總兵鄚玖

2019/05/18 ,

評論

BJ周

Photo Credit:BJ周
BJ周

BJ周

讀了一個碩士學位,卻從未學以致用;從事過十多種工作,卻是滾石不生苔。只能說我這人太好奇,而生命的時間太有限。世事無常於我如夢幻泡影,唯一不變的志業是幫助貧困孩子上學。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鄚玖過世之後,受阮主追封為開鎮上柱國大將軍、武毅公,又追封樹功順義中等神,其子鄚天賜晚年為阮主政權殉節,其孫鄚子泩也為阮主對抗西山朝,鄚氏一門忠烈,越南官修史書《大南實錄》記載阮主感戴鄚玖世代開發河仙,以及為越南政權做出貢獻的功勳。

越南今天的南部,從前屬於柬埔寨,這是眾所知之的歷史,可是鮮少有人知道,幫助越南開拓這片廣袤沃土的功臣,是來自中國的「明鄉人」,其中一位更是不讓越南費一兵一卒就得到西陲港地,他就是河仙總兵鄚玖(Mạc Cửu)。

鄚玖被記載是廣東雷州人,也有說他原籍是福建漳州,祖上為官直言遭貶,鄚氏入雷大概在元朝大德年間。但重要的是,明成祖永樂四年征安南(越南胡朝),置交趾布政使司,轄17府157縣,府縣官吏多從廣東、廣西等臨近省份選拔,鄚氏也在其中。

1
Photo Credit:BJ周
越南河仙總兵鄚玖

鄚氏家族「科第禪續,勳業赫奕」,在明朝當官的有好幾位,在地方上也擁有很高的威望。因此當明朝覆亡,鄚氏不願降清,便選擇越海去到真臘國(今日柬埔寨),當時是1671年,鄚玖正值17歲。

其實鄚玖本姓莫,後來為了避免與篡位大越後黎朝的莫朝同姓,故而改為鄚,所以今天到廣東雷州,找得到莫姓宗親,找不到鄚姓出源。至於鄚玖投奔的是真臘國,為什麼顧忌起越南君臣爭權的事呢?請慢慢看下去。

鄚玖最初抵達南榮(Phnom Penh),即今天的柬埔寨金邊,當年就已經是貿易興盛的重要港市,鄚玖出身不低,又是一表人才,受到真臘王賞識,便委任他管理該國的商賈事務,鄚玖也成為可以出入王宮的寵信。

但鄚玖看得深遠,依附他人終究不是長久之計,為求安身立命,他獻策求治湄公河三角洲的恾坎地,表示招徠四方商旅,將資益國利,真臘王聽了大悅,不但一口應允,還封他為「屋牙」(即地方長官或鎮守,相當於府尹、太守之類官職)。

恾坎(Man Kham)就是今天越南的河仙(Hà Tiên)。

2
Photo Credit:BJ周
江寧河貫穿河仙鎮(上)晚上河旁就是夜市(下)

恾坎在柬埔寨語是「港口」的意思,可知是靠海的邊陲地區,事實上也是內陸的永濟河(Kênh Vĩnh Tế)直通暹羅灣的海門。越南後來把永濟河修成運河,成為南部一條交通命脈。恾坎也因位處中南半島上的泰越柬交會處,吸引海外諸國帆檣連絡而來。

鄚玖從此長居恾坎,地名也改成詩意的河仙(又作河僊),據說是因為河湖的清澈水面上,常有仙女在月光下奏樂歌舞,所以今天在江寧河和永濟河之間的東湖(Đông Hồ)湖畔,還立了一組仙女歌舞的雕像。東湖面積1,047公頃,「東湖印月」是河仙十景之一。

3
Photo Credit:BJ周
東湖湖畔有根據傳說的仙女雕像(上)江寧河和永濟河交會的東湖(下)

河仙在鄚玖的努力經營下,招來大批願意胼手胝足開闢家園的越南流民、華僑移民、各地少數民族,使得河仙戶口大增,港市繁盛一時。今天大家所知的越南度假勝地富國島,隔海與河仙對口相距40公里,可渡輪往返,就是首由鄚玖派人上島開發,成為河仙「七村社」之一。

7
Photo Credit:BJ周
側殿的供桌上可見明鄉社和七村社的跟隨者牌位

柬埔寨至今仍然宣稱對富國島擁有主權,但富國島和河仙卻在越南行政區的版圖上劃屬堅江省管轄,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鄚玖在治理河仙期間,真臘國遭到暹羅(今泰國)強勢侵襲,國王竟然怯戰逃走,任由暹兵入境大肆劫掠,河仙也不能倖免,鄚玖等人被暹兵俘虜回國,後來趁著暹羅內亂,才逃回河仙。

不料若干年後,暹軍再度來犯,河仙淪為戰場,居民流離失所,這次是真臘王室內鬥,一方向暹羅國引兵,一方向廣南國(越南)求助,廣南阮主派出的援軍主帥不是他人,正是被封為「嘉定都督」鎮守西貢的明鄉人將領:陳上川!

正因為經過兩次浩劫戰亂,讓鄚玖看清了自身處境,也看出不能指望真臘國保護,同時受到陳上川英勇戰績的影響(真臘新王由陳戰勝擁立),為保河仙民眾在強鄰環伺下能安居樂業,鄚玖採納謀士建議,向阮主稱臣。又為了與越南後黎朝的叛臣莫登庸區分,從此改姓鄚。

當時的廣南君主阮福淍,隨即授任鄚玖為河仙鎮總兵玖玉侯,河仙也在名義上劃歸越南所屬,但其內政仍由鄚玖實際統治,甚至可以自鑄錢幣流通,擁有自己的軍隊,猶如一個獨立的行政體制,後世也定位河仙是「一個有海港的繁榮公國」。

10
Photo Credit:BJ周
河仙鎮外登高望遠,只見阡陌縱橫,彩霞如先人光輝

為什麼同樣是明鄉人的陳上川等領袖,就沒有這樣的權力呢?原來鄚玖以真臘臣屬身份歸附廣南阮主,但阮主尚無實力在河仙建立統治,乃委任鄚玖,許其自治,直到鄚氏家族傳承三代之後,阮主也在南部站穩根基,河仙的鎮職才由阮主直接委派。

鄚玖這一臣服,擴大了越南疆域的幅員,當然招致真臘王的憤恨,因此真臘在1739年發兵攻打河仙,但是卻被繼承父業的鄚天賜所敗,從此河仙正式脫離真臘,成為廣南與真臘之間的緩衝國,形同越南邊界的鎮藩。

鄚氏家族對阮主相當忠誠,廣南國被西山朝推翻之後,鄚天賜拒絕西山朝招降,反而親自到嘉定為出逃的阮福映護駕,全力擁護阮主復辟,富國島因而成為舊阮早期流亡政權的根據地。阮福映後來中興復國,在越南的千秋大業中,鄚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9
Photo Credit:BJ周
河仙鎮的入口,設置了一尊鄚玖雕像

順便一提,1949年中國大陸赤化,國民政府退守台灣,中華民國陸軍將領黃杰率軍三萬多人,從湖南撤到富國島駐守,人稱「復台部隊」,直到1953年6月才撤回台灣。

我在河仙的路上,特別注意四下行人住家,據說此地早期華人以明末遺民(或其第二代)占大多數,所以直到 18 世紀 70 年代,河仙地區仍有明香社。後來的中國商民更多,被越南人稱之為「唐人」,以與 「明鄉人」區分。

河仙吸引華人絡繹不絕,當然跟鄚玖有關,地方文獻記載鄚氏父子在河仙積極招攬賢才,致力推廣中華文化,他們蓄髮,戴網巾紗帽,服蟒袍角帶,當地居民文質彬彬,以寬袍大袖的漢服為常服,相見時合掌為禮,融合了明朝與當地的風俗特色。

我也看到當地許多商家民宅的門前貼著中文對聯,以及在門邊香爐插香敬天法祖的傳統習俗。可惜靠近一問,沒有人會聽會講華語。但比起我去過許多鄉鎮所見,河仙出現的中文已經算是多的了。

其實鄚玖的兒子鄚天賜已是中越混血,鄚天賜的後代可能就逐漸失去漢學基礎。這由鄚氏家族墓園內家族墓碑上的刻文,從早先工整的漢字到後來的越文拼音,大概就能了解融合的變化。

8
Photo Credit:BJ周
鄚氏家族墓園佔了一面山丘,最頂端是拜天祭壇(右下),接下來是鄚玖大墓(上)可以看到維護得很好,還有鮮花、香爐、祭酒,再低一層是鄚玖子孫,輩分低的置於底層。

即使去到鄚玖廟(忠義祠),寫著中文的匾額楹聯甚多,看守管理的人員卻無一人能識其意,只能由慕名而來的華人賞析,偏偏不辭千里專程而去的訪客不多,望著一室空寂,我不免悵然,但至少欣慰鄚玖深受當地華僑和越南人的尊崇,從其祠堂和墓園都被維護得很好可以看出。

4
Photo Credit:BJ周
奉祀鄚玖的鄚公廟
5
Photo Credit:BJ周
鄚公廟內是忠義祠,這裡就是鄚氏祠堂

鄚玖過世之後,受阮主追封為開鎮上柱國大將軍、武毅公,又追封樹功順義中等神,其子鄚天賜晚年為阮主政權殉節,其孫鄚子泩也為阮主對抗西山朝,鄚氏一門忠烈,越南官修史書《大南實錄》記載阮主感戴鄚玖世代開發河仙,以及為越南政權做出貢獻的功勳。

我攀登河仙鎮外的石洞,站在高處俯瞰河仙的綠野美景,是那百年前先人刻苦拚搏,才使一片蠻荒成了良田千里,想起在鄚玖廟側堂的供桌上,見到明鄉人等牌位,他們應該曾經思鄉情切,但日久他鄉成故鄉,他們便振作投入,在越南移民的歷史上,留下不可抹滅的一頁。

6
Photo Credit:BJ周
正殿上的鄚玖牌位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李牧宜

專題下則文章:

【明鄉人】為什麼胡志明市的發展,跟華人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反清反到越南的「明鄉人」:

這段歷史或許你從沒聽過:中國明朝滅亡後,一群拒絕降清的舊臣遺族和擁護者向南遷徙,率眾投靠越南「廣南國」,在中越順化、會安登陸,最後紮根當地為越王效力、協助開拓疆域,甚至獲越王受封。【反清反到越南的「明鄉人」】 專題除了回顧這段過往,也要帶你在今日越南找尋這群「明鄉人」留下的重要遺產。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