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要不是參加此次的工作隊,我也不會擁有反思的機會」,無論是對於我還是Annie,這是我們參與偏鄉藝術教育工作隊珍貴的收穫。
文:鄭詩遠
說到「偏鄉」,你會想到什麼呢?在教育部的定義下,偏鄉學校乃指「地域位處偏遠且交通狀況不便者,或數位學習不利地區之學校」。而在我的想像中,偏鄉就是位處於高山上,附近沒有便利商店、交通必須倚靠吊橋,是距離我很遙遠的地方吧。
2016年暑假,我參加了教育部舉辦的偏鄉藝術教育工作隊,花了兩個月的時間走進台灣的偏鄉學校。起初,並沒有抱持著什麼偉大的理想,只是單純想要利用暑假做些特別的事情,藉著這個機會到聽說中的「偏鄉」瞧瞧。在營隊中,我被分派到第二區隊,服務的主要地區是台灣中部,我們到了台中、南投、雲林、彰化以及金門離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定義偏遠地區鄉鎮名單可點此)。
硬體資源充裕的金門
我第一個抵達的偏鄉學校,是位在金門的多年國小。相較於台灣本島便利的交通,金門算是比較偏遠的地區。抵達金門,我的心情是非常雀躍的,好像是來到了一個全新的國度。多年國小位於較偏僻的地區,周圍沒有任何一間店家,穿越樹林走了長長的白色水泥步道才來到了大門口。在多年國小是我第一次聽到「黑光劇場」這個名詞,是要使用特殊燈光及道具才能完成的戲劇表演。我心裡很納悶,多年國小怎麼會有這麼特殊的器材?
原來是使用教育部以及金門縣政府補助偏鄉學校的經費所購買的,但是買了這些昂貴的器材,擁有足夠完善的物力資源,學校卻沒有任何一個藝術老師可以指導學童運用,好的器材就這樣被堆積在廢棄的教室。這讓我們看見金門地區人力資源的匱乏。人力資源缺乏狀況除了發生在學校外,同時也發生於金門學生的家庭,有一定比例的小孩是隔代教養。
幾天後來到了第二間學校,是位於金湖鎮上的金湖國小。學校周邊比起多年國小熱鬧許多,校內規模也較完善,有著漂亮的校園、體育館以及活動中心。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當我走進美術教室時,映入眼簾的是各式各樣的畫具以及充裕的顏料,學校的負責老師特別告訴我們這些美術用品全部都可以拿去用。這讓我更加確定金門縣的資源是相當充裕的,最缺乏的是人力資源。
想像中的偏鄉?
很多事情在經歷以前都只是「以為」,在這次深入走進偏鄉後,我學到很多新知識,也藉由此次機會扭轉我很多的「自以為」。
「偏鄉」學校的規模比較小,班級數少。有部分學校的操場還是紅土操場,尚未改成PU跑道。並不是每所偏鄉學校都是在高聳的山上,有些在交通方便的海邊,只是距離熱鬧的市區較遠。環境並沒有想像中匱乏,許多孩童都已經擁有智慧型手機,學校的設備也都很完善。偏鄉學校課程的規畫方面比較偏向地區性,會針對地方特色做些微調,比如說,南投山區的同富國中,因學校泰雅族的原住民學生特別多,所以課程的安排上面會增加泰雅族文化、歌曲…等等。很明顯地,台灣雖然有「偏鄉」一詞,但是差異並沒有想像中大。
既然「偏鄉」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偏僻、資源匱乏,且跟在偏鄉教書的正式老師聊過,暑假除了我們工作隊以外,還有很多大學生會來學校帶著小朋友們玩團康遊戲。很多金門的學生會利用暑假參加台灣的暑期夏令營,或是到本島拜訪家人,導致我們到偏鄉了辦營隊,卻撲空了。
這讓我開始思考,為什麼教育部還要特地舉辦工作隊到定點作教育服務呢?每個點僅僅停留三天,我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真的可以帶給他們不一樣的生活嗎?還是,其實是我們工作隊的隊員體驗的更多? 起初,我們參加工作隊的願景是教育孩子,把我們擁有的藝術知識傳遞給孩子,但是最後的成效似乎沒有預想中高,收穫最大的反倒是我自己,遠離了都市的舒適圈,體驗鄉村生活。
我認為很多事情只是理想上而已,與實作起來似乎還有很大的差異。「偏鄉」及「教育」的核心是我們必須重新思考、斟酌及衡量的。
轉換跑道,追尋理想——勇敢的女孩Annie
在營隊其中,我認識了一位勇敢的女孩Annie。她是我在培訓期間的室友,那時候正就讀交通大學應用藝術所,但是大學是就讀成功大學統計系,這樣一個跳脫的科系,令我對她印象深刻,同時心中有所疑惑,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她踏入了藝術的世界?又是什麼原因讓她決定參加偏鄉工作隊?
對於教育都充滿熱情的我們在那年暑假沒能有時間好好聊,令我覺得相當可惜。最近得知她成為了Teach For Taiwan(簡稱TFT)的受訓教師,跟我的報導也有密切的關係,於是開始了我們的對話…...。
Annie對藝術與教育的喜愛
「從小就對藝術有極大的興趣,一方面好奇統計與藝術是否能有連結;另一方面想要試著發展資料 視覺化與科技藝術」,這個答案絕對是肯定的,從她的藝術創作中可以看見她對藝術的熱情,那股真誠深深打動了我的心。
那麼,又是怎麼接觸到教育呢?Annie說她大學參加了服務性社團,常常在寒暑假及學期間到偏鄉教導孩童,在做偏鄉服務的時候,每每都感動於自己的心在當中越來越柔軟,也因此從來不覺得教育者是單純的給予者;每一次進入偏鄉與孩子相處,兩方都不知不覺中的得到了一些收穫。因此對教育產生了熱情,當她在學校看到偏鄉教育工作隊在招募隊員時,毫不猶豫的決定報名了。
Annie說一方面是可以拎著相機在鄉間小道到處亂竄,找到好幾種沒有7-11、沒有連鎖店也可以在當地生活的方式,也變得很會跟鄉下的老人家聊天。然而,這種簡單的生活方式一直到回到城市後,才發現有多麼純粹和珍貴;另一方面是遇到很多合拍的、同樣喜歡藝術的、關心教育不平等議題的朋友。我相信她這兩個月的偏鄉生活一定很充實,比起繁雜的都市,在鄉村小道更能找到簡單又樸實的生活。但是Annie最大的收穫跟我一樣,好像都是在於自己本身,對於偏鄉小朋友的部分似乎少了點。

怎麼能期望他們在小小的年紀就懂得我們出隊的目標呢?
Annie的這句話點醒了我,讓我重新開始反思關於偏鄉工作隊的目標以及我的看法。Annie說工作隊的規劃,是要在一個多月內拜訪十間學校,平均每三天就要跟一群小孩告別一次;這樣大量且密集的告別,到後面幾所學校時其實越來越難過。「如果連我們都會有這樣的感覺了,那孩子呢?這樣短暫的偏鄉服務真的是雙贏的嗎?」她堅定的說道。她記得其中一間所謂的「明星偏鄉小學」,也就是很常有營隊拜訪的學校,當中有個孩子在營期前兩天各種耍任性、不上課、哭鬧,但只要有老師過去一對一的照顧,她就好了;到最後一天,她跑去抱了好多的老師,親她們的臉頰,說「老師我愛你」。
對於這樣三天內的轉變,當下會覺得她「好可愛」、「其實是很貼心的」,但會不會有這樣的可能性,孩子其實開始培養了一套面對這些「短暫的訪客」的模式呢?Annie說:「一旦想到這裡,心情是很複雜的,一方面希望在營期間孩子會喜歡自己,但一方面真的不希望孩子們太過喜歡我,因為我們會離開」。
是阿,三天之後我們終究會離開他們,倘若一開始帶著一顆熱誠的心,不小心也會走向疲乏,如果沒有實質上的效益,那麼這樣還有意義嗎?
與TFT連結
天時地利人和之下,Annie開啟了TFT之路。偏鄉工作隊算是更堅定了她要參加TFT的關鍵因素,由於她過往的背景和經驗,身邊有非常多的朋友分享偏鄉教育的文章,而其中TFT更是頻繁的被提及,因此吸引她去關心這個組織。在工作隊結束後,Annie有了很多的反思,在此之後決定要參加TFT的教師徵選。
除了教育部和NGO之間的差別,對Annie來說最核心的是與孩子之間的關係。相處的時間相差很大,一者為三天;而另一者則是兩年。工作隊密集的、重複的換學校,反而更讓她正視到若沒有真正的跟小孩建立起信任關係,即使帶著滿心的良善到那裡,恐怕那樣的服務還是有點瑕疵的。我個人認為,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愈長,彼此之間的連結愈牢固的可能性則越大,當然這並不是絕對。Annie強調,她並不是在批評工作隊,只是經過工作隊的考驗,讓她學會反思,反思之後她看到自身的問題,帶領她往TFT前進,所以終歸還是要謝謝工作隊的體驗。
教育部大專青年偏鄉藝術教育工作隊:汗水下的果實
「要不是參加此次的工作隊,我也不會擁有反思的機會」,無論是對於我還是Annie,這是我們參與偏鄉藝術教育工作隊珍貴的收穫。為期兩個月的偏鄉生活其實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雖然在教育上面還有些瑕疵,但是隊員們的用心是無可否認的。透過視覺、表演、科技藝術等藝術教育,與偏鄉的學童共同創造美感生活的經驗與播撒美感種子。經過這次偏鄉教育的經驗,我知道在「教育」這條船上我不是一個人。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偏鄉教育重點不只是要有在地特色,還有是否可以給小朋友能「帶走」的能力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