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特別報導

袋熊的參謀本部

【中國的產權】8:國家想要長治久安,當然越多文人越好——這就是宋朝的邏輯

TNL+ 2023/05/21 ,

評論

魯汶的袋熊先生

魯汶的袋熊先生

魯汶的袋熊先生

淇水滺滺,檜楫松舟。駕言出游,以寫我憂。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亂世,讀書人們總執著想回到儒家學說裡尋找答案,好像只要統治者嚴以律己,就能政治清明,就能天下大治。但不要忘了,人性是靠不住的,統治者不嚴以律己怎麼辦?從西周一直到唐朝,沒有中國人知道怎麼辦。

唐朝以及中國歷代王朝的通病是什麼?是當統治者開始墮落時,根本沒有人能夠阻止他。阻止的方法也有,只不過很暴力,通常皇帝不會很喜歡玉石俱焚的革命,農業帝國的百姓更不會喜歡。當然也有稍微沒有這麼暴力的方案可供選擇,也就是發動政變。

政變發生後,新皇登基,位極九五,把持得住的人選擇建立新的政治默契,培養新的自覺;而把持不住的人則選擇驕奢淫逸,搜刮民財。

對統治者而言,這只不過另是一場棉花糖實驗;對百姓而言,這只不過是另一場劫難的開始。民脂民膏就是新任帝王的戰利品,有些人選擇餐前,有些人選擇餐後。

總而言之,沒有人對百姓的權利有任何興趣。中國歷史幾千年的治亂循環就是一場皇帝輪流當的遊戲,或者說,是一場爭奪最高特權的遊戲。這是一個特權社會,偌大的戲台,你方唱罷我登場,檄文裡的弔民伐罪不過都是搶財奪產的藉口,詔書裡的咬文嚼字不過都是儒家知識份子為皇權擦脂抹粉的證據。

因此,我們才有了安史之亂。而安史之亂帶來的破壞又導致了一系列的問題,包括藩鎮割據、宦官弄權、財政危機以及無休無止的黨爭......第一塊骨牌倒下去之後,接下來就只是下坡道而已。從唐末一路倒到陳橋兵變,殘暴而黑暗。中間的這些年,只是歷史的Ctrl+C;兵連亂結的五代十國,只不過是魏晉南北朝的變奏曲。

本來雍容華貴的唐朝人看著安史之亂後的斷垣殘壁,一臉欲哭無淚。五代十國的亂局標誌著中華文明第三次的思想大崩潰,唐朝開放的政治制度受到了挑戰,華夷大防開始復甦。在歸納歷史時,宋人撰修的《新唐書》評價安祿山和史思明:「假天子恩幸,遂亂天下。彼能以臣反君,而其子亦能賊殺其父,事之好還,天道固然。」

意思是說,安祿山和史思明的下場只能算是咎由自取。既然他們不把儒家倫理當一回事,他們的兒子看老爸這麼大鳴大放,自然也不會把儒家倫理當一回事。君不君,自然臣不臣;父不父,當然就子不子。要怎麼避免後世子孫重蹈唐朝的覆轍呢?這就是中國歷史的侷限了。很明顯,讀書人們還是執著的想要回到儒家學說裡尋找答案。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專題下則文章:

【中國的產權】7:真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回到盛唐的時代精神裡去



袋熊的參謀本部:

我沒有辦法飛F-16V,更沒有辦法參與兩奈米的先進製程,究竟能夠為台灣做什麼?我決定寫作:這個專欄就是一份作戰計畫,陪伴讀者打一場文化思想上的戰爭,打一場台灣的自衛反擊戰。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