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馬哈迪在2018年5月9日的選舉中,領導希望聯盟實現馬來西亞建國以來的首次政權論題,但隨著2020年2月底發生喜來登政變後,馬哈迪和安華再次下野。儘管外媒仍關注馬哈迪與安華在今年大選的政治動向,但就這幾年的馬哈迪與安華的種種政治作為,其實從朝野政黨到市井小民,兩人的影響力已大不如前。另一方面,隨著馬來西亞已實現18歲公民權投票,未來年輕選民對政黨生態的影響值得觀察。
正當人們在關注2022年台灣地方選舉時,遠在東南亞的馬來西亞不經意地跟上台灣選舉的節奏,於今年11月19日舉行第十五屆全國大選。
馬來西亞國會議席共有222席,馬來西亞的政治生態是無法有政黨單獨執政,必須組成政黨聯盟來聯合執政。馬來西亞的政治常與族群、宗教牽扯,眾多的政黨也讓非馬來西亞人難以理解這裡獨特的政治脈絡,不過對台灣讀者而言,談到馬來西亞政治必定離不開馬哈迪和安華(而國際外媒也多把焦點放在這兩人身上),因為這兩位崛起於上個世紀的領袖都是叱咤風雲之輩。甚至到今天為止,馬哈迪和安華,以及跟兩人有一定鏈接的政治人物,都在影響著馬來西亞政治發展的走向。
馬哈迪和安華的關係,其戲劇性程度足以拍攝一部電影,筆者之所以如此詮釋,首先得從兩人的簡歷說起。
庶民出身的馬哈迪
生於1925年的馬哈迪,自小在一個傳統的馬來穆斯林家庭長大,二戰結束之後,馬來社會掀起反抗英國統治的民族主義萌芽,馬哈迪也被捲入這股潮流之中,加入代表馬來穆斯林的政黨——巫統,開始涉足政治。1964年,剛在新加坡獲得醫學學位的馬哈迪代表巫統參加大選,後來卻因跟時任首相兼「國父」東姑阿都拉曼不和,馬哈迪遂遭開除黨籍。第二任首相拉薩在1970年上台之後,馬哈迪再次受用,並入閣擔任部長。1976 年馬哈迪被委以副首相職,然後在1981年擔任馬來西亞第四任首相,直至2003年卸任,其第一次任相掌權長達22年。
關於馬哈迪仕途,跟他主張馬來人至上的意識形態絕對離不開關係。馬哈迪1964年首次擔任國會議員時,就以巫統的激進派面向大眾,在國會辯論的時候充當政府的「打手」,專門跟在野的人民行動黨領袖李光耀對峙(新加坡於1963年9月16日成為馬來西亞的一員,但1965年8月9日遭逐出馬來西亞而被迫獨立建國)。
1969年大選前後,巫統、馬華公會和印度國大黨共組的聯盟黨「慘勝」,在國會喪失三分之二優勢,馬哈迪也這股反風中不幸落選,他直言聯盟黨選戰失利乃東姑阿都拉曼過度偏向華人,以及長期不重視馬來人感受的結果,認為東姑阿都拉曼必須交出黨政權柄,「國父」一怒之下便將他逐出巫統。
沒有巫統的支配下,馬哈迪返回家鄉吉打州從醫,但他依然關注政治,在1970年推出《馬來人的困境》一書闡述對馬來人危機和未來的觀點,並在書中批鬥巫統領導層。轉捩點發生在拉薩接任第二任首相後,馬哈迪因推動「國父」有功而被再受重用,隨後馬哈迪憑著其馬來人至上主義的姿態持續升官。
專題下則文章:
歷經兩年多的政局動盪與疫情衝擊,為何馬來西亞「終於」要舉行大選了?
最新發展:
-
背叛與政變交織下的馬來西亞政治,常一個閃神就跟不上政局變幻的戲碼3月前
-
馬來西亞前政府遭控挪用6000億馬幣資金,反貪污委員會稱將徹底調查3月前
-
馬來西亞新首相安華政治生涯跌宕起伏,前方道路仍將充滿挑戰3月前
-
【東南亞週報】李顯龍致電恭賀安華任馬國首相|賀錦麗訪菲重申共同防禦承諾|強震襲擊印尼西爪哇省3月前
-
專訪媒體人郭朝河:安華任馬來西亞首相,如何安撫保守馬來選民是最大挑戰3月前
-
【更新】馬來西亞最高元首宣布,任命安華成為第十任首相3月前
-
馬來西亞大選:反對派安華宣稱取得多數,前首相馬哈地53年來首次落選4月前
-
2022馬來西亞全國大選:各政黨聯盟摩拳擦掌,民調預測將無陣營可單獨執政4月前
-
讓年輕人參與政治玩假的?馬來西亞大選首次開放18歲公民投票,但國立大學仍禁校園談政治4月前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