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特別報導

【毛小孩 你的生命夥伴】獸醫Dr.Ellie:對毛孩最好的感謝,是給牠你所能成為最好的你     

2017/04/22 ,

評論

TNL特稿

Photo Credit: Depositephotos
TNL特稿

TNL特稿

關鍵評論網編輯邀請專家撰寫特稿,歡迎讀者參與討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動物比我們更清楚這個世界並不容易,而身為被動物選擇的人,我們能給動物最好的回應,就是經過理性思考後,盡所能,做出選擇,成為的最好的你。 

文:Dr.Ellie (臨床獸醫師,台灣小動物臨床醫師 D.V.M., NCHU、美國獸醫營養學會AAVN註冊之臨床獸醫會員、日本寵物營養學會JSPAN認證之寵物營養管理士,著有《 狗狗這樣吃最健康》)

你是否曾在狗糞便中發現寄生蟲後,猶豫過要不要照著網路上的大蒜驅蟲妙方來殺蟲?你是否曾經在狗、貓皮膚發癢的時候,拿椰子油塗抹牠全身,然後拍張照在 FB 上問醫生:「哈囉~幫我看一下我的狗/貓怎麼了?」

你的一下子 毛孩的一輩子

人的一生跨越近一世紀,生而在世的時光與一隻特別的狗或貓相伴的時間,大約只佔十分之一。多數人站在自己的維度上,分配時間給身邊的毛朋友,往往忘了停下腳步,攤開動物的時間軸,看看牠們十倍速度流逝的分秒時光。作為獸醫師,我與動物的邂逅,經常從一劑基礎疫苗開始。每個小朋友初次離開家,來到動物醫院,睜著一雙眼眸,閃耀對世界的期待,在經歷一陣肛門的不舒適感(測量肛溫)後,第一次發現這個世界並不容易。

這一天,是牠的大日子!第一次上醫院,第一次遇見穿著白色袍子的怪人,第一次看著家長和醫生交換教養心得、吸收衛教知識,一個嶄新的起點,未來十幾年的日子充滿無限可能。第一次診療,我對這些孩子寄予祝福,也對家長寄予厚望,盼望一眨眼的一輩子,我們相見總是只在年度健康檢查的這一天。

當一間醫院開業超過十分之一個世紀後,漸漸地,那些從小看到大的孩子也白毛蒼蒼了。年復一年,我們看見某些家長的轉變,孩子年幼時的細心呵護,到了成年後的隨性放養,有些人開始遺忘最初的承諾。約定好的再見,半年後、一年後,孩子不見蹤影,等到再次會面,已是氣喘吁吁,癱軟在家長懷裡,直送急診的模樣。

人類的主觀意識,影響狗貓世界

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在動物的世界裡,只有家長有權決定孩子的狗生、貓生。獸醫,作為一個權威角色,也只是扮演著艦隊上的領航員,協助艦長找到正確的方向,卻不能擅自主張,決定留下或放棄這條路徑。我在面對許多生命流逝之後,才逐漸發覺在這個知識爆炸年代中的正確資訊的不足、生命教育、家庭觀念的歧見,將導致人們走向截然不同選擇的殘酷現實。

小花,我遇見的一隻喜樂蒂(牧羊犬)女孩,在8歲時發現罹患乳腺腫瘤。當然狗的乳腺腫瘤並不全然是惡性,但小花就是較不幸的那一族群。那天確診後,小花家長斷然拒絕了所有的療程,留下一句「老了麻醉有風險」,就瀟灑離開了我們的視線。不禁啞然失笑,今天換做是年邁的家人,發現罹患癌症,也會因為忌諱麻醉風險而放棄任何治療,任由腫瘤侵蝕身體嗎?

我聽說他們積極地展開偏方體驗之旅,帶領小花嚐遍各式據說有療效的果汁、鮮食,敷上各種藥膏與貼布,並且樂觀的期待著腫瘤的消散。再次見面的時間比想像中快,一個夜晚接到急診掛號,此時癌症已轉移至胸腔,小花失去獲得氧氣的權力,痛苦而絕望的窒息喘氣,腹部的腫瘤也因為快速增長而突破皮膚,血水伴著濃汁與家長的眼淚流淌而下,惡臭瀰漫醫院候診區。不意外的,這次見面,家長請求一針「睡覺」。

在獸醫世界裡,以安樂死召喚死亡時機,必須考量的層面不單只是病患本身,而須衡量跨物種的生活品質與生命尊嚴。獸醫迎接新生命,也碰觸死亡的面容。儘管再不捨,謹慎評估與充分溝通後,動物最親密那人的決定瞬間,也只能尊重動物家人的選擇,共同承擔生命逝去的後座力,或消極的拒絕執行,沉默的抗議,呼籲懸崖勒馬,否則另請高明。

這樣轟轟烈烈的故事其實在動物醫院裡反覆上演,是否有截然不同的結局,關鍵點通常發生在確診的當下。有的家長願意選擇透過適當的醫療行為,擔起妥善照護的責任,用運動家精神勇敢地陪伴孩子走向終點線,即便我們終將與死亡面對面。

Arthur Ward stands with his Pyrenean Mountain Dog Cody during the first day of the Crufts Dog Show in Birmingham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判別正確知識的重要性

在思索如何幫助你的動物的時候,請停下來,理智的想一想,這件事情發生在自己的家人、孩子、父母身上時,你會怎麼做?你會帶著生病的孩子去喝大蒜水、塗椰子油?你會將身上的一塊紅腫皮膚拍照下來,傳到網路上問醫生、問網友?

目前台灣伴侶動物的世界,有些角落仍瀰漫著一股淡淡的香灰味,揮之不去。拜現代醫療科技進步之賜,動物醫療也跟著人類醫療一起有了顯著的進步,檢驗科技、治療技術、學術研討會、專科轉診制度漸趨完善,動物醫療不再只是見老就安樂。可惜的是,別人都上太空了,在文明進步的台灣仍有部分人們還在鑽木取火。

也有些人夠認真,想盡力照護家中寶貝,但卻不夠謹慎,總攝取到來路不明的知識,這些人往往從一些小動作可看出端倪:比方每日只以水煮雞胸肉為主食的狗,只吃生魚肉的貓,也曾看過天天餵貓狗吃椰子油的家庭。

日復一日的小缺漏,將成為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在這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更須專注,關於寵物營養照護,各種傳言不斷,有人說獸醫推薦飼料,是商業利益考量。可是,狗貓一定只能吃商業化的乾糧嗎?當然不是!可是獸醫為什麼要這麼囉嗦?有些人寫信給我討論營養素,在討論的過程中,我發覺在台灣,對於狗貓飲食的謬思仍然存在,比方期待食物消滅腫瘤,期待吃珍珠粉治療皮膚問題。

也許你會感到驚訝,身處 21 世紀竟還會有這樣的都市傳說,事實上,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你我身旁發生。動物沒有自己選擇的力量,因家長是動物生命中唯一掌握主權的角色,每一次的決定動輒得咎,如何將正確知識傳遞出去,杜絕錯誤資訊,幫助大家做出正確選擇。

動物並非不能吃人的食物,相反地,動物有權力與人類一同享用地球上的各種飲食素材。只是現代都市動物的食物選擇權,全權交由人類主導,他們失去自己征討食物的沙場,只等待人類餵養,所以食物是否選擇適當,就是人類的責任。我們關心的是,動物照護者是否清楚了解自己準備的食物究竟蘊含多少營養素?如果有漏洞,照護者是否能即時察覺?如果你仔細了解過狗貓,你會對他們的飲食更加謹慎,並非只是肉菜飯 1:1:1 這樣馬虎敷衍,交代過去,你會開始擔心鈣質缺乏、鋅不足。

我感到最舒心的時光,是看著我的動物夥伴開心大吃的時候,也許出於渴望抒發工作壓力,我經常埋首學習,親手製作獻給狗貓的美食。新書出版後接到許多讀者回響,大家察覺自己的選擇,肩負無與倫比的責任。

最好的回應,是給牠 ……你所能成為的最好的你

我深信每隻狗貓都有牠選擇深愛的人,當動物選擇了你,表示牠信任你會為牠的生命負責,動物的這份愛,將無止盡的守護人走過一整個世紀。我們身而為掌握決定權的人類,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關係著是否能回應動物一輩子無所求的託付。請運用正確知識,這樣的知識,可能來自你信賴的動物家庭醫師,用智慧替你的孩子做出正確、不後悔的選擇,不論是醫療,或是飲食照護,或是日常教養、生活習慣的養成。

當然,不必被這樣的託付逼得喘不過氣。並非每個家庭都有足夠時間與金錢能做到頂級照顧,作為獸醫,守護著每個家庭,我們也理解每個人都有所極限。動物比我們更清楚這個世界並不容易,而身為被動物選擇的人,我們能給動物最好的回應,就是經過理性思考後,所做出最好的選擇,給牠你所能成為最好的你。

毛小孩 你的生命夥伴】專題

責任編輯:黃郁齡
核稿編輯:楊之瑜

專題下則文章:

【毛小孩 你的生命夥伴】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德國的狗比較幸福?談德國飼主管理政策



毛小孩 你的生命夥伴:

生活周遭,總是時不時能見到毛孩的身影,從認定主人的那一天開始,牠們陪伴我們、守護我們,用永遠純真的態度面對世界,直到生命結束。《打破牢籠》的作者Tom Regan:「動物,和人沒有兩樣,牠們有情感、有過去、有故事,像人一樣,每個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而不是可以隨意使用的東西。」台灣近年對動物的意識,可說於2013年電影《十二夜》上映後,引起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但台灣的流浪動物問題真的改善了嗎?或者,只是變得越來越難以輕易發現,越來越複雜,2017動保法修法上路,零撲殺也開始實施,此時正是加強飼主教育最關鍵的時刻,我們整理了一系列圖像、文章,不管你有沒有養動物,都希望你也能從中有所收穫。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