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特別報導

【毛小孩 你的生命夥伴】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德國的狗比較幸福?談德國飼主管理政策

2017/04/24 ,

評論

關懷生命協會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關懷生命協會

關懷生命協會

基於「眾生平等」之信念,以提倡動物權、為動物爭取福利,保育野生動物與維護生態平衡為宗旨。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德國寵物福利好,如果當狗就要當德國狗,真的如此嗎?在德國,如果養寵物,需要有什麼樣的條件呢?德國究竟有什麼的環境與法規,能做到「動物友善」,並且解決流浪動物問題。

口述:王毓正 (成功大學法律系副教授)
整理:蕭業庭

德國寵物福利好,如果當狗就要當德國狗,真的如此嗎?在德國,如果養寵物,需要有什麼樣的條件呢?德國究竟有什麼的環境與法規,能做到「動物友善」,更重要的,徹底根除流浪動物的問題。

關鍵在於良好的飼主責任教育,讓全民都意識到「養寵物不簡單」,如果沒有萬全的準備,不該輕易貿然飼養。「如果看到遊蕩的狗,一定是走失或棄養,不可能是無主犬。」曾在德國攻讀法學博士的王毓正教授說道,德國的流浪野犬數目非常少,街上幾乎看不到流浪狗的存在。德國人認為狗不該平白無故出現在街上,看到遊蕩犬多半會主動查看,從小的生命教育也做得非常扎實,他們很清楚狗狗貓貓不只是「寵物」而已,而是「同伴動物」:既為同伴,理當照顧重視牠們的需求,若要將其納入家庭,也必須想辦法讓牠能融入生活,因此,犬隻的社會化是需要的。

先天環境條件佳,法治與教育雙管齊下

「要養狗得先考試。」德國地方可制定適用於各邦的動物法,依各邦的社會條件,有些許差異。北萊茵-西伐利亞邦政府制定了一套題庫,法規規定,想要養狗,必須通過考試取得飼主證照。這套題目分為三個部分:

  • 犬隻培訓(58題):讓飼主了解狗狗的情緒表現及習性,並設計一些情境題,讓飼主知道遇到這些情況時該如何應對。 例題 Q:觀察狗的身體的哪一個部分能夠最快判斷出狗的情緒?選答:A.脖子上的毛 B.耳朵 C.尾巴 D.眼睛
  • 醫學知識(48題):狗狗的生理知識,讓飼主了解一隻狗需要哪些注意及照顧才會健康。 例題 Q:幼犬在什麼時候會對周遭的印象或是環境的刺激特別敏感?選答:A.第3到14週 B.第1到3週 C.第6到9個月
  • 相關法律知識(10題):飼養犬隻之相關法律規定,針對特定犬種可能有特殊要求。 例題 Q:哪個犬種必須經當局的批准而飼養?答:A.德國牧羊犬 B.美國鬥牛犬 C.杜賓犬

可以看出,德國很重視「飼主是否了解狗」。希望讓飼主了解養狗需要有所準備,了解牠的需求是一種義務,且是長達數十年的責任,當有了這個意識,就不會貿然決定要養狗,也比較不會有棄養的情形發生。

Exam
Photo Credit: Alberto G.flickr, CC By 2.0

認養是狗挑人而非人挑狗

德國養狗有兩條途徑,來自繁殖場或收容所,法規規定種犬必須有足夠的伸展空間,所以繁殖場通常都設置於郊外;收容所裡的狗隻數不會太多,但並非可以隨心所欲的指定狗認養。

領養前第一件事,是「當志工」,必須擔任收容所志工,幫忙遛狗、照顧狗、清理狗舍,所內人員會依照你跟狗狗的互動及你的生活環境,「分配」一隻狗給你。你有機會跟自己喜歡的狗狗互動,但若要成功帶牠回家,可就要看看牠願不願意親近你了!因此,領養過程可花費數個月時間,雖然冗長,卻也確保動物與主人的合適程度。

不可否認,德國能建立如此完善的飼主觀念,先決條件是沒有流浪野犬問題,當狗的數量少,控管動物與精緻化領養程序都變得相對容易,台灣流浪動物問題複雜許多,我們要走的路更長更遠。

雖然無法將德國經驗直接套用至台灣,但可以發現,如果全民對飼主責任意識都有共識的時候,對於問題的解決會是一大進步。當我們開始思考,什麼是正確對待同伴動物的方式?以動物的角度出發,試圖同理牠們,想像他們有什麼需求,就是負責任的開始。

你了解你的狗嗎?

這些養狗的基本常識,你都知道了嗎?可以先透過我們精選的德國考題試試身手。

再來看看你的回答是否正確。當然養狗的知識不只這些,可以的話,還是幫狗狗找到合適的家庭獸醫,穩定追蹤動物們的健康狀況最好。

(以下內容由中研動物醫院院長楊孝柏醫生提供)

Q1:認養狗狗後,多久要接種疫苗?一共要接種哪些疫苗?貓貓呢?

A1:狗狗時剛出生時要打三劑預防針。

第一劑

六周

八合一疫苗

第二劑

間隔一個月

八合一疫苗

第三劑

再間隔一個月

八合一疫苗(超過三個月大需再施打狂犬病疫苗 )

之後應每年施打「八合一疫苗+狂犬病疫苗 」。

貓滿兩個月施打三合一疫苗,或是無佐劑五合一疫苗。第二劑間隔一個月施打,之後每年追加一次。疫苗施打與動物健康狀況有關,建議施打前還是要與醫生討論。

Q2:遇到狗狗貓貓有壁蝨問題怎麼辦?

A2:可以每個月使用一次除蟲滴劑,或是口服外寄生蟲預防藥(分一個月或三個月型),可以驅避跳蚤、壁蝨。
若在寵物身上發現壁蝨,可以用鎳子小心夾起,放入密封袋,如果直接用指甲拔除壁蝨,可能會讓壁蝨口器斷在皮膚內造成發炎。千萬不可以直接捏爆母壁蝨,會造成蟲卵擴散。

Q3:狗用什麼鼻子來感知周圍的狀況,所以不能對狗狗的鼻子做什麼?健康的鼻子應該是怎樣?

A3:狗的鼻子是狗狗感知外在很重要的器官,鼻子非常敏感,不能拍打或敲擊,這對牠來說是很嚴厲的處罰。而健康的鼻子應該是濕潤、沒有分泌物的。

Q4:如何讓狗狗知道他做錯了?為什麼不能用打的?

A4:請記住八字箴言「賞罰分明,愛多於罰」,做對的時候就要熱切的鼓勵牠,做錯時要用嚴厲的語氣喝斥「不行」,讓牠知道做錯了。口氣和聲調要有差別。
打狗或是嚇狗會讓狗對主人產生不信任感,所以平常就要和牠建立互信關係。而鼓勵應該多於處罰,太多責罵會讓狗狗對主人產生排斥。

Q5:狗狗有好的表現後多長時間內表揚比較適合?為什麼要立即獎勵?他會忘記嗎?提醒他不行嗎?

A5:狗是很直覺的動物,行為發生五秒內就要立及獎勵或喝止。若沒有在事情發生後立即反應,狗會無法連結事情之間的關係,例如,回家後發現狗隨地大小便才處罰牠,牠會不明白為什麼,甚至可能會以為主人不喜歡看見大小便,而會有藏尿、吃大便的情況發生。

Q6:狗狗外出的禮節之為什麼要牽繩?遇到大狗跟遇到人有什麼差別?該如何反應?

A6:牽繩可以控制狗狗的走向,當處在不熟悉、擁擠的環境,狗狗可能會受到驚嚇、壓迫,套上牽繩是為了保護別人,也保護自己,避免狗狗暴衝、驚嚇路人,或是與其他狗「意見不合」,可以拉牽繩分開。

【毛小孩 你的生命夥伴專題】:

責任編輯:黃郁齡
核稿編輯:楊之瑜

專題下則文章:

【狗狗QA大作戰】─遇到狗狗就石化?養狗養了好多年?這些你都知道了嗎?



毛小孩 你的生命夥伴:

生活周遭,總是時不時能見到毛孩的身影,從認定主人的那一天開始,牠們陪伴我們、守護我們,用永遠純真的態度面對世界,直到生命結束。《打破牢籠》的作者Tom Regan:「動物,和人沒有兩樣,牠們有情感、有過去、有故事,像人一樣,每個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而不是可以隨意使用的東西。」台灣近年對動物的意識,可說於2013年電影《十二夜》上映後,引起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但台灣的流浪動物問題真的改善了嗎?或者,只是變得越來越難以輕易發現,越來越複雜,2017動保法修法上路,零撲殺也開始實施,此時正是加強飼主教育最關鍵的時刻,我們整理了一系列圖像、文章,不管你有沒有養動物,都希望你也能從中有所收穫。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