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代都市人口組成的轉變,使都市內傳統祭典的影響力日益減少,今日僅有艋舺青山宮仍保留擲筊選出爐主頭家,為青山王舉辦迎神賽會。
文:邱翊(台北城市散步執行長 )
漢人移民定居台灣,同時也將家鄉神明迎至台灣, 因此早期漢人聚落的發展與信仰密不可分,如北港朝天宮、大甲鎮瀾宮、大龍峒保安宮等,人們的生活場域以廟宇為同心圓擴散。不管是地方政治、經濟都深受影響,成為台灣特有的文化發展脈絡及生活型態。
然而隨著現代都市型態影響,都市人們的生活逐漸與地方脫離,及人口組成移動與快速轉變,使得都市內傳統祭典的規模與影響力日益減少,過往祭典由信徒或組織為感念神明保佑、籌資舉辦,今日已逐漸轉變為廟方管理單位出資策劃。
台北三大祭典大龍峒保安宮、大稻埕台北霞海城隍廟及艋舺青山宮,今日僅有艋舺青山宮仍保留擲筊選出爐主頭家,為青山王舉辦迎神賽會。
靈安尊王來台
1854年艋舺地區發生瘟疫,在此定居的泉州惠安人士迎請家鄉靈安尊王(又稱青山王)至艋舺,相傳尊王經過西園路時,神輿就無法前行,並指示就地建廟,1856年於現址間廟,今為國定三級古蹟。青山王具有司法及驅疫神格,巡視地方、驅邪避瘟,故從間廟之後即有小規模遶境,逐漸演變為艋舺地區最重要的遶境活動。
日治時期《日日新報》對於青山王迎神賽會有多篇報導,1914年12月11日時紀載著以下文字,記錄當時的盛況數十藝陣參與,足以媲美大稻埕台北霞海城隍爺繞境祭典。
......首尾延長不下數里。通過須ㄧ時間餘。詩意閣五十餘閣。蜈蚣閣三閣。......人員之多。不減稻江五月十三。城隍賽祭......

艋舺大拜拜
農曆10月23日是青山王誕辰,當日是為艋舺大拜拜,地方家戶皆會宰殺牲畜,在騎樓、路邊辦桌招待親友客人「吃拜拜」,當日午後,台北各地民眾陸續湧進艋舺,警察需協助進行交通管制,全盛時期估計超過30萬人,然而此一習俗今日已消失。
目前青山王遶境主要於10月20、21兩日進行暗訪(註),22日則為正日遶境,遶境的規模與範圍,從日治時期原有的艋舺,逐漸擴大至北邊西門町、南邊加蚋仔,走遍整個萬華地區,仍是台北市內最重大的迎神賽會之一。當青山王起駕時,總有許多地方政治人物參與,以期待拉抬自己的聲勢。
2003年SARS疫情在萬華地區醫院爆發,艋舺青山宮即與萬華地區30餘間宮廟舉辦法會,並實施百年來首度舉辦的「放王船」儀式,王船行經萬華各地區,最後送至淡水河岸焚燒,象徵將SARS送走。

爐主頭家與路關
「路關」是遶境前廟方公告的遶境路線說明,路是隊伍行經路線,關則是地點,如廟宇、紅壇等,青山王遶境路關通常第一天暗訪會走訪萬華南區,包括一部分艋舺及加蚋仔,第二天暗訪則是部分艋舺及西門町,第三天正日遶境則以艋舺及周邊地區為主。信徒相信青山王巡視至自家,可驅邪避凶,故每年遶境路關是地方的角力,拖延難產的狀況時常發生,路線安排還需考量爐主、副爐主及頭家擺設的紅壇香案。
每年農曆10月23日青山王祭典結束後當日,在神明前擲筊選出次一年度的爐主一人、副爐主兩人及頭家數十人,爐主頭家們必須出資負擔祭典的相關費用,通常爐主頭家多是艋舺地方仕紳,有趣的是2007年一位法國籍青年連續擲得15個聖筊,榮膺爐主。


尊王駕前護衛
每年青山王繞境必定於駕前護衛的有青山宮八將團、義安社、義英社及鳳音社,四個社團都有豐富的歷史淵源。
八將團是由還願將腳慢慢組成,1962年左右確認為九人的編制延續至今,由八位手持各種刑具扮演八位將軍,中間有一位兒童擔任引路童子,青山宮八將臉譜最大的特色是,由枷將軍領頭四位紅臉譜將軍,鎖將軍則帶領四位率臉譜將軍。
1921年西門市場(今西門紅樓)的肉販商四大金剛組成義安社,恭塑「謝大爺」、「范二爺」傳承至今,其特色是上揚的鬢角,展現神將氣魄。義英社則是西門市場魚販所組成,有三對范謝將軍,鳳音社則有文武判官、陰陽司、增祿司神將四尊。前兩日青山王暗訪僅有八將團、義安社、義英社、鳳音社隨侍出巡,正日遶境時才會加入其他各地陣頭隊伍。




文化資產包括有形與無形,有形是歷史建築、古蹟、聚落等,無形則是民俗、技藝、藝術等,相較於古蹟建築容易被看到、重視,一般人較難有機會接觸無形文化資產,屬於萬華地區最重要的「艋舺青山宮暗訪暨遶境」已登錄為台北市民俗文化資產,祭典期間行經萬華,可見到人們沿路搭設香案、紅壇,等待迎接青山王的到來,表達神明與信徒之間的深刻聯繫。
遶境前導的頭燈上書寫五位神明:靈安尊王、觀音佛祖、清水祖師、天上聖母、保儀大夫,則代表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台北天后宮等參與祭典。然而相較大甲媽祖遶境,多數台北人並不知道艋舺青山宮的文化重要性,期待更多人認識、參與青山宮遶境活動,讓此一重要無形文化資產能保存傳統。
(註)暗訪:在台灣民間信仰上是個非常特殊的宗教儀式,其意義有二,一是上蒼(玉皇大帝,俗稱天公)降旨,請王爺或其他神明將瘟神和惡鬼送出境外。二是城隍爺或地方大神為了視察民間善惡,接受冤魂陳情,故在誕辰或廟會慶典前幾日暗中出巡,類似「微服出巡」的意味。
參考資料:
- 《迎神在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民國102年
- 《八將》呂江銘註,民國94年
- 《民俗慶典活動與集體記憶的探討─以艋舺青山宮為例》陳雅芳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碩士班,民國99年
- 艋舺義安社
責任編輯:李牧宜
核稿編輯:翁世航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