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2022菲律賓總統大選

「錯誤資訊」流竄被指有利小馬可仕陣營,為何菲律賓大選成了資訊戰的戰場?

2022/05/08 ,

評論

江順楠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江順楠

江順楠

美國加州大學聖塔克魯斯分校 (UC Santa Cruz) 社會學博士候選人,研究菲律賓的農業創新、營養政策以及營養不良問題之間的歷史連結。歡迎追蹤他的臉書頁「慢慢菲律賓」,一起慢慢了解菲律賓的一點一滴。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除了事實查核之外,推特、臉書等社群媒體也試著在這次選舉中更積極打擊錯誤資訊,同時也有網友自己發起行動來檢舉「錯誤資訊」,例如最近一群菲律賓裔美國人成立一個名為Troll Exposer的網站,主要是希望可以揭露社群網站上的錯誤資訊。

社群媒體和民主發展的關係,在這幾年有很大的轉折。有別於2010年的阿拉伯之春和後續社會運動中,社群媒體被認為是快速傳播資訊和促進動員集結的角色,在2016年之後,關於社群媒體的討論大多聚焦在容易透過社群媒體流竄的「錯誤資訊」(misinformation),這也成為這幾年世界各國的重要議題,包括正在發生的俄烏戰爭中。

在這個社群媒體定位的轉折中,菲律賓媒體界和學界,常常將2016年菲律賓總統選舉中錯誤資訊氾濫的問題,視為是錯誤資訊威脅民主發展的「零號病人」(Patient zero),也就是說,突顯了這樣的全球現象最開始出現的關鍵時刻。

菲律賓媒體界和學界對於自己國家的這個定位,不僅是因為2016年菲律賓總統選舉早於美國大選和英國脫歐投票,還因為社群媒體在菲律賓的超高滲透率。超過95%的菲律賓人使用臉書,而且平均使用時間比其他國家用戶還要長許多,某個程度上,這也歸功於臉書2013年在菲律賓推出的免費上網服務,在一些討論中,菲律賓也被稱為社群媒體之都(capital of social media),基本上,這代表的是社群媒體(尤其是臉書)在菲律賓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016年菲律賓總統選舉中的錯誤資訊議題,其實在過去幾年間其實引起一波廣泛的討論,有許多深入的分析。例如,來自美國和菲律賓的兩位學者Jonathan Corpus Ong和Jason Vincent A. Cabañes,在2018年發表了一份報告,詳細分析了「錯誤資訊」在菲律賓如何被生產出來以及相關的產業面貌,他們甚至訪談了專門製造「錯誤資訊」的受雇者,了解他們的動機以及他們在製造「錯誤資訊」時的道德邊界。這個議題在2020年也延伸到了外國勢力的介入,例如《外交家》雜誌討論了中國錯誤資訊對菲律賓政治的影響

也因此,在今(2022)年的總統選舉中,錯誤訊息的問題已經不是只能事後檢討的問題,而是選戰中持續出現的議題。在這個過程中,也有許多媒體界和學界的相關研究和應對。

AP22103557148276
4月13日小馬可仕陣營的造勢活動現場|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社群媒體平台與學界致力打擊「錯誤資訊」

首先,有更多研究錯誤資訊的研究出現,分析錯誤資訊的結構和整體產業鏈,也有更多研究是關於一般菲律賓大眾如何應對和看待這些錯誤訊息。例如,有一份調查指出,有七成的菲律賓人都認為錯誤資訊是嚴重的問題;也有研究指出,菲律賓的年輕人比他們想像中更容易忽略錯誤訊息的問題而誤信了這些資訊。

同時,也有一些媒體界和學界的團隊,試圖建立具有公信力的網站來散布正確的資訊,尤其是研究調查結果。例如,有一個名BOSES Pilipinas (Boses, Opinyon, Siyasat, at Siyensya para sa Pilipinas) 的團隊,他們號稱是菲律賓第一個由大學成立的民意調查機構,希望透過學術界的聲望來幫助建立民眾對於問卷調查的信任,也試圖生產更客觀的資訊來提供給大眾。

另一方面,事實查核當然也是許多媒體界努力的關鍵,例如Tsek.ph就是一個為了2022年舉而成立的一個平台,希望集合來自媒體界、學術界和公民社會的力量,一起針對網路上的資訊進行查核和澄清。如果進一步瀏覽這個網站上已經被查核過的資訊,就可以發現被澄清的錯誤資訊類型各式各樣,涵蓋了和選舉有關的特定事件或者候選人的生平、過去說的話等等,都有可能成為錯誤資訊的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Tsek.ph累積的數據,也成為進一步分析的基礎。根據Tsek.ph的數據,總統候選人羅貝多(Leni Robredo)是最常受到負面錯誤資訊攻擊的候選人;相對而言,和另一位總統候選人小馬可仕有關的錯誤資訊,卻常常是對他有利的正面資訊。

例如,有錯誤資訊指出馬尼拉國際機場和菲律賓綜合醫院都是老馬可仕時期的建設,又或者宣稱小馬可仕2016年副總統選舉落選的結果是被「偷」走的,甚至是刻意將日本和韓國的新聞報導錯誤地使用成是日本和韓國對於小馬克仕的支持等等。這樣的現象,也讓越來越多國際媒體關注,小馬可仕如何在社群媒體的資訊戰中攻擊對手獲得優勢

除了事實查核之外,社群媒體也試著在這次選舉中更積極打擊錯誤資訊,例如,Twitter和菲律賓的選委會COMELEC合作,推出一系列的活動,希望可能更被查核過的資訊和來自官方來源的資訊,可以有更明顯的標示。

臉書的母公司Meta在4月6日也發布了一個聲明,叫做「Meta如何正在為菲律賓大選做準備」(How Meta is Preparing for the Philippines’ 2022 General Election),裡面除了提及臉書的各種措施和政策之後,也提到臉書已經撤銷數百個可疑的帳號。除了社群媒體自己採取的行動之外,當然也有網友自己發起行動來檢舉「錯誤資訊」,例如最近一群菲律賓裔美國人成立一個名為Troll Exposer的網站,主要是希望可以揭露社群網站上的錯誤資訊

雖然這篇文章僅僅提到少數例子,但是已經可以一窺菲律賓的社群網路生態圈的活躍和複雜程度。所有上述提及的這些努力,在這次選舉中到底可以發揮多少作用,可能是選舉結束之後的分析焦點。不論如何,對於台灣而言,菲律賓的經驗應當有許多值得參考和借鏡之處。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杜晉軒
核稿編輯:羅元祺



2022菲律賓總統大選:

菲律賓總統大選投票日在5月9日舉行,本專題帶讀者們了解這場選舉的過程以及結果。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