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閱讀提案

EP09|《好決策背後的潛思考》:經濟學家告訴你,為什麼用錢讓小孩做家事是錯誤的誘因

2022/09/28 ,

評論

楊士範

Photo Credit: JuJu攝
楊士範

楊士範

楊士範 / Mario Yang,The News Lens 內容長暨共同創辦人。 嗜酒、咖啡、音樂、棒球、籃球、跑步、電影、小說、寫作。 擅長科技世界中的人文觀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馬力歐實在太過熱愛經濟相關書籍,本週又選了一本經濟普及類書《好決策背後的潛思考》,書中有說明很多生活中決策或選擇上的經濟學思考方式,這的確可說是「潛思考」。書裡面提到的關鍵有2個,各種決策、選擇、判斷等等,第一就是找到「誘因」,另外就是要找到「訊號」。

閱讀提案是由馬力歐和JuJu每集輪流提案一本書,透過兩人聊天以及延伸討論,結合生活體驗,一起分享有趣的觀點和想法。

今天是馬力歐的分享,他要分享的書是《好決策背後的潛思考》,作者是泰勒.科文(Tyler Cowen):

上次本來說要講《雜訊》,但難度有點高,剛好馬力歐前陣子看書摘看到自己很喜歡的一位經濟學家新書《好決策背後的潛思考》,翻了一下目錄和內容,覺得應該可以當作經濟學在一般生活上應用的介紹,所以就選這一本。

比較有趣的地方是書名。一方面馬力歐覺得英文原書名很有趣:「Discover Your Inner Economist: Use Incentives to Fall in Love, Survive Your Next Meeting, and Motivate Your Dentist」。主書名直譯是「發掘你內在經濟學家」,很直覺的就是希望大家也注意到內在經濟學家的思考邏輯。

而中文書名在馬力歐把書看得差不多時,也覺得不是不能理解為什麼會選這個書名,因為的確書中有說明很多生活中決策或選擇上的經濟學思考方式,而這的確可說是「潛思考」。

如果用最簡單的方式抓重點,馬力歐覺得書裡面提到的關鍵有2個,各種決策、選擇、判斷等等,第一就是找到「誘因」,另外就是要找到「訊號」。

只是有些時候提出正確的誘因是很不容易的,而想到誘因雖然很容易想到金錢,但很多時候我們的選擇和決策是跟錢無關的。所以我們花了時間聊了更多經濟相關的邏輯思考,以及這些思考可以如何應用到工作或生活。

本週的延伸閱讀是Juju提的《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史丹佛最夯的生涯規畫課》,用「設計思考」重擬問題,打造全新生命藍圖》

你喜歡我們今天的內容嗎?快點到我們的FBIGApple Podcast上面留言給我們吧~
【社群傳送門|https://podlink.to/mjpitchabook

買書這邊請: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兩本書的購買連結在這裡: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EP08|《萬能店員》:我的便利、你的過勞,超商的社會代價 ​



閱讀提案:

《閱讀提案》(Pitch a book)每集以一本書為開頭,延伸一個主題的討論。我們想透過分享及討論多元的觀點,刺激你對於不同故事、經驗的想法,當然最棒的是希望你也可以對這本書有興趣,並在生活中開始這週的閱讀。本節目由關鍵評論網製作播出,是由喜歡在午餐時間讀書的馬力歐以及喜歡從閱讀認識世界的JuJu共同主持的網路廣播節目,每週三更新。【各podcast平台和社群傳送門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