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特別報導

閱讀提案

EP59|《美味的科學》:味道是一種訊號,掌握訊號溝通的方式,就可以掌握味道

2023/09/13 ,

評論

JuJuJudy

Photo credit : JuJu
JuJuJudy

JuJuJudy

先解除鎖定,再按熱水。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影響我們去判斷是否「美味」的關鍵「化學成分」是什麼?從食材、烹調方式、香料、冷凍以及保鮮技術各方面都會影響!這本書真的是包山包海,但在這集,我們就先來聊為什麼覺得東西好吃吧!

閱讀提案是由馬力歐和JuJu每一週輪流提案一本書跟大家分享。希望透過兩人聊天和討論的方式,跟大家分享閱讀的心得、體驗和有趣的想法。

本集是JuJu提的:《美味的科學》,作者是佐藤成美。

▲本集內容

之前確診時,大家有短暫喪失嗅味覺的經驗嗎?我對於「味道是一種訊號」這一句非常有共鳴,原來感受到甜味或美味,本來就是大腦做出來的判斷,也因此我們判定「美味」,除了食物本身的味道、香氣,往往也會因為當下的生理、心理、飲食環境等各因素影響,導致每個人對於味覺的訊號及感受不同。

在米其林星星主要依據五項標準,分別為食材品質、廚師對味道與烹調技巧的駕馭能力、味道的協調性、主廚在料理中展現的獨特性、餐飲水準的一致性。在這集開頭的時候,我們也針對最近必比登、米其林星星、綠星的美食評鑑,來討論怎麼樣的風味判定比較不主觀。

而5種味覺的感受及刺激強度,又可以往下分類出:

  1. 「分解」後的成分讓香氣跟口味有所變化
  2. 蛋白質的各種變性與凝固狀態
  3. 一看到焦糖就覺得好吃的:褐變反應(梅納反應)
  4. 「乳化」後的濃郁口感

在生活中與味道有關這4種會影響我們感受到「美味」的化學變化。

這本書也分享食品科學中,如何避免主觀的判斷食物味道,若要以食物的味道本身來分析,可以從化學的面相;以及物理的感受。雖然是很科學的一集,但不知不覺就把這些味覺傳遞的「訊號」,以及烹調背後的科學原理等,就在一來一回的交流討論完了。

Untitled_design
Photo credit : JuJu
本集節目感謝由千代結酒造(千代むすび),搭配「白露」的節氣,贊助「柚子果實酒」,以大量果汁的柚子清酒,味道濃郁,一開瓶就讓錄音室充滿水果的香氣。不僅有清爽的柚子味,還帶著綿軟的甜味,會讓人一不小心喝太多。

另外我們還討論了:

  • 人的味覺可以品嘗到哪幾種味道?
  • 「進食中」香味變化的三個階段
  • 食品科學產業中用來測量美味的「味覺感應器」
  • 食材、烹調方式的不同會怎麼影響美味呢
  • 在八尺門中的紅酒配黑鮪魚,是否有解答呢?
  • 使用微波爐加熱的注意事項
  • 空腹是最佳的調味料!

▲延伸閱讀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最後....大家會因為本集敲碗「食品添加物」的主題嗎?快到我們的FBIGApple Podcast上面跟我們許願吧~【更多社群傳送門

責任編輯:楊士範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EP58|《你該殺死那個胖子嗎?》:聽起來好像一樣,但其實都不一樣的各種「電車問題」



閱讀提案:

《閱讀提案》(Pitch a book)每集以一本書為開頭,延伸一個主題的討論。我們想透過分享及討論多元的觀點,刺激你對於不同故事、經驗的想法,當然最棒的是希望你也可以對這本書有興趣,並在生活中開始這週的閱讀。本節目由關鍵評論網製作播出,是由喜歡在午餐時間讀書的馬力歐以及喜歡從閱讀認識世界的JuJu共同主持的網路廣播節目,每週三更新。各podcast平台和社群傳送門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