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歐盟與各國民粹政府互不信任,普亭樂見活生生的歐洲地獄

2018/10/10 ,

評論

Project Syndicate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Project Syndicate

Project Syndicate

Project Syndicate produces and delivers original, high-quality commentaries to a global audience. Featuring exclusive contributions by prominent political leaders, policymakers, scholars, business leaders, and civic activi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e provide news media and their readers cutting-edge analysis and insight, regardless of ability to pay. Our membership now includes nearly 500 media outlets – more than half of which receive our commentaries for free or at subsidized rates – in more than 150 countri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極右翼民粹主義者在幾個關鍵國家中的崛起,對抵抗俄羅斯侵略的安全機構而言是極大的打擊。情報共享需要互信,但曾為信任提供基礎的同盟,正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文:Guy Verhofstadt(前比利時首相、歐洲議會歐洲自由民主黨團主席,著有《歐洲的最後機會:為何歐洲人需要一個更完美的聯盟》)
譯:王國仲

近年來,歐洲極右翼民粹主義政黨的崛起,常被視為對傳統歐洲政治體制的威脅。現在,問題更加嚴重:透過深化與俄國(由普亭〔Vladimir Putin〕把持)的關係,民粹主義政府正對每個歐洲公民的人身安全構成明顯的威脅。

布魯塞爾和歐洲的區域安全,現在主要仰賴北約和相互防禦原則,以及各國情報部門間的合作,來保障人民與國家資產不受暴力侵害。但處在一個威脅來自國內極端分子、敵對國家、還有非國家行為者都試圖破壞民主制度的時代,這並不足夠。

近年來,情報共享成功阻止伊斯蘭極端主義分子和極右翼團體的無數陰謀。不過,跨國界情報分享的失敗,也導致布魯塞爾、曼徹斯特和其他城市的可怕襲擊。

儘管為時稍晚,歐洲安全部門也開始關注俄羅斯對民主自由構成的威脅。在最近的幾個選舉週期中,克林姆林宮在破壞民主進程、操弄公眾議題方面可說相當成功。更糟的是,極右翼民粹主義者在幾個關鍵國家中的崛起,對抵抗俄羅斯侵略的安全機構而言是極大的打擊。情報共享需要互信,但曾為信任提供基礎的同盟,正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在歐洲,證據俯拾即是。德國的前情報單位負責人最近向《圖片報》(Bild)建議,只要奧地利的右翼黨派自由黨(FPÖ)還是聯合政府的一員,他們的情報部門就無法被信任。畢竟,自由黨籍的內政部長2月才做出特殊決定,命令警方突擊搜查奧地利的主要國內情報機構,並刪除文件和敏感資訊。

2016年以來,自由黨和普亭的統一俄羅斯黨簽署了「合作協議」。最令人擔心的是,該協議規定了針對雙邊和國際關係問題的情報共享。如果我們有理由相信,情報正從奧地利傳遞至莫斯科,有關打擊極端分子、恐怖主義的大量資訊就不該被透露給奧地利。然而,此舉會傷害所有歐洲人民的安全。

在義大利,極右派民粹主義政黨五星運動(M5S),同樣也和統一俄羅斯黨簽下合作協議。聯盟黨領導人,內政部長兼副總理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反對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常常造訪莫斯科,更多次穿著普亭的T-shirt拍照。

RTS1VE3M
義大利聯盟黨領導人薩爾維尼|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鏡頭轉到匈牙利,薩爾維尼和美國的「右翼傳教士」巴農(Stephen Bannon)都曾受到奧班(Viktor Orbán)總理的歡迎;據報,俄國情治單位多年來也一直與極右翼團體保持密切的聯繫。此外,奧班和他的政黨——青民盟(青年民主主義者聯盟-匈牙利公民聯盟,Fidesz)控制大部分媒體,毫無保留地傳播俄羅斯相關的政治文宣。

最後,1月份才被革職的前波蘭國防部長馬切雷維奇(Antoni Macierewicz),被指控與親克里姆林宮的極右派組織,以及俄羅斯黑幫份子莫吉列維奇(Semion Mogilevich)有所聯繫。任職期間,馬切雷維奇試圖重組軍隊和國防部,此舉導致其他北約盟國不安,懷疑能否依靠波蘭來對抗俄國。

在這些例子中,極右翼民粹主義者不僅在國家情報部門之間造成摩擦,他們還成功地將歐洲安全所依賴的機構和法條通通政治化。

例如,正如克里姆林宮將政治帶入國際刑警組織、在國外騷擾政敵一般,波蘭的執政黨——法律與公正黨(Law and Justice,PiS)利用自己在歐盟的否決權,阻止該黨的批評者之一——烏克蘭人權活動家柯茲洛夫斯卡(Lyudmyla Kozlovska)進入歐盟申根區。

一個人權主義者可能因為批評政府而被禁止進入歐盟,想像起來十分荒謬;而像巴農這樣的極右翼白人民族主義者,卻可以自由地在歐洲大陸趴趴走,煽動極端主義、仇視伊斯蘭教。歐盟當局必須調查波蘭政府的動機,確保歐盟的安全架構不被用於政治目的。

自從2014年3月入侵烏克蘭東部、併吞並克里米亞以來,普亭一直在和西方進行複雜的混合戰爭,結合情資、網際網路和活躍的特務行動來干擾歐洲各機構。為此,克里姆林宮積極支持歐洲民粹運動和政黨,製造歷史性的緊張局勢,在歐盟內部製造分歧。

這樣的分裂正中普亭下懷。分裂的西方,代表更少的情資合作、受攻擊的風險更大、更容易受極端主義影響、也更容易對政府失去信任。普亭樂見歐盟變成一個活生生的地獄。

政治人物和民眾該如何因應?首先,歐盟顯然得針對俄國干涉歐洲一事進行全面調查。它們將和特別檢察官穆勒(Robert Mueller)在美國進行的調查相得益彰。另外,必須徹查俄羅斯對歐洲民粹主義團體的資金援助,歐盟內部的混合戰爭非停不可。

再者,歐洲刑警組織應被賦予更多權力,以追查顛覆歐洲利益的有心人士。歐洲需要自己的聯邦調查局——一個執法和反情報機構,能夠跨國運作,並和國家級機構一起合作。

然而,沒有什麼能夠取代警醒的公民。在這個民主的黑暗時代,我們都必須要求政府承擔責任,並堅持維護法治,和我們珍視的制度。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18.—Europe’s Populist Fifth Column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投資非洲年輕的腦袋,跟投資基礎建設一樣重要



關鍵全球視野:

關鍵評論網和全球頂尖評論網站Project Syndicate取得內容授權,每月將刊登4-8篇關於全球視野的獨家中文評論文章。Project Syndicate旗下有超過600位供稿者,其中包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政界領導人、商界領袖、頂尖大學教授、學者、國家外交官、公民活動領袖等等。對於關心全球議題脈動讀者的是每個月不可獲缺的精神食糧。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