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非洲融資缺口令人擔憂地不斷擴大。光是基礎設施保守估計,非洲年融資需求就高達1300億美元,而可用資源只能覆蓋不到一半。
文:Guillaume Arditti(巴黎政治大學國際關係講師)
2018年行將結束之際,美國將現有發展機構合併為美國國際發展融資公司(IDFC)。這家新機構擁有600億美元股本和債務融資能力——比它的各家前身高出一倍有餘——按日程將在今(2019)年年底投入運營,這是美國發展政策的一個大動作,特別是針對非洲的大動作。它還反映出世界日益認識到,巨大的投、融資缺口是非洲未來的一大生存威脅。
非洲的潛力毋庸置疑。在過去20年中,非洲進入了結構性變化時期,目前正在加速的起點。進步的——雖然並不平均——政治穩定讓眾多非洲國家不再那麼依賴原材料出口,開始成為消費經濟。比如,麥肯錫(McKinsey)預測,2015-2015年非洲消費者支出將增加6450億美元。
但仍然存在艱巨的挑戰。IMF最近預測,到2035年,非洲每年必須創造2000萬個新工作崗位——是當前速度的兩倍——才能吸收新進勞動力大軍。這需要巨量投資。但現有的三大主要非國家融資來源無法滿足這些需要。
流向非洲的官方發展援助(ODA)在2014-2016年間有所下降,隨後基本不變。本地金融部門,包括非洲大銀行,都受到了大宗商品價格下降的影響,大受掣肘。國際銀行也因為新監管標準提高了非投資級國家的成本和資本消費量,而從非洲大量撤退。令人驚訝的是,這一全球金融危機的附帶傷害並沒有引起熱議。
因此,非洲融資缺口令人擔憂地不斷擴大。光是基礎設施保守估計,非洲年融資需求就高達1300億美元,而可用資源只能覆蓋不到一半。據麥肯錫研究,2015年實際資本支出為4150億美元。非洲平均年GDP增長預計將超3%,未來10年需要額外的7500億美元資本支出融資。
現有主要融資資源都無法克服這些挑戰。IDFC的目標是制衡中國影響並與歐洲機構競爭,但它也無法大幅改變非洲國際融資流模式。
非洲需要新類型的投資者。好消息是另類資金源正在積累,這是前所未有的現象。普華永道(PwC)預測,全球退休基金、保險公司、主權財富基金和高淨值個人所持資產價值,將從2012年的115兆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195兆美元。
這些投資者顯然對近幾年來歐洲和美國市場非常低的收益率不滿意。此外,流動性資產仍然波動極大。許多投資者現在都對非洲交易屬於「高風險」的標準觀點敬而遠之,只將它們與高收益率的美元或歐元投資相比較。
這一感知上的變化有資料支撐。2016年,穆迪(Moody’s)發佈報告指出,1983-2015年間非洲項目融資違約率為世界第二低,只有2.7%,這反映出這些項目相對較高的戰略重要性。因此,通過更加保守的工具,而非「高風險,高回報」的私募股權交易來投資非洲的概念正在逐漸穩固。
私人部門債務基金是這類投資的最好的工具。這些基金全球總規模接近6400億美元,但市場仍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歐洲。儘管私人債務基金在2017年募資規模高達1000億美元以上,但流向非洲的資金少之又少。
因此,這些資金投資非洲的潛力巨大。哪怕非洲未來10年的7500億美元的預計額外投資需求只有三分之一通過債務融資,也意味著2500億美元需求。這說明,為尋求為能提供長期穩定回報的實體資產融資的投資者,與需要融資的專案牽線搭橋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但是,即使他們對非洲違約風險的感知已經改變,潛在新來者仍然對非洲的名聲和形象望而卻步。他們無可厚非,因為非洲國家在全球治理、營商便利程度和腐敗排名的媒體報導不絕於耳。
在這方面,發展金融機構可以在讓仍然害怕「非洲風險」的新投資者免于擔心方面扮演核心角色。流向非洲的年度ODA規模超過500億美元,投資於54個非洲國家中的大部分的公共和私人部門,其出資者常常包括世界級工業巨頭。DFI也是促進非洲私募股權投資的工具,2012-2017年總規模接近240億美元,投資對象包括基礎而是、電信、銀行和消費品等。顯然,在非洲體面地營商是完全可能的。
非洲投、融資缺口是對非洲的未來的一個重大威脅。國際上日益認識這一點值得歡迎,來自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幾十億美元額外發展援助亦然。但非洲需要新投資者,特別是私人部門債務基金,來填補缺口,實現其巨大的潛力。
© Project Syndicate, 2019.—填補非洲融資缺口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貿易戰讓各種調查數據更顯重要,但川普對此不屑一顧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