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11年後,莫斯科和其他俄羅斯城市的街頭示威活動越來越多,普亭的統治日益脆弱。當這類政權無法繼續依靠實現經濟繁榮時,它們的未來便會因為反對派中出現新的英雄而面臨威脅。
文:Robert Skidelsky(英國上議院議員,現為華威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
最近,我看了一部關於俄羅斯異見政客鮑里斯・涅姆佐夫(Boris Nemtsov)的紀錄片《太自由的人》(The Man Who Was Too Free)。2015年,涅姆佐夫在克里姆林宮大門口被槍殺。20世紀90年代,涅姆佐夫是一位年輕英俊的政治新星,後來他拒絕向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的極權主義低頭,而轉向了反對派,自己也因此而被騷擾、羈押和殺害。影片讓我想到英雄主義和勇氣在現代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少,也讓我思索俄羅斯的命運。
英雄主義是極端情況的產物——以戰爭和暴力為典型。當今西方生活方式沒有極端情況,英雄主義也不再那麼有價值。但英雄主義的存量在世界其他地區(包括俄羅斯)越來越多。
英雄是高貴的,也是自我毀滅的。他寧可光榮而死,也不願猥瑣而生;寧可英年早逝,也不願帶著得來容易(也容易被忘記)的榮譽苟延殘喘,長命百歲。荷馬史詩《伊利亞德》中的赫克托爾說「我死了,但我死得偉大。」英雄的生命註定悲劇;不朽是唯一的獎賞。
涅姆佐夫便是這一命運所鑄就。據影片中的一些受訪者說,作為曾經的政府部長,同時也是葉爾欽(Boris Yeltsin)更中意的俄羅斯總統繼任人選,他相信自己永遠不會被暗殺。但在我看來,他是故意挑釁普亭政權以求一死。
和英雄主義不同,勇氣未必一定悲情。但它的命運也差不多。戰爭是展現勇氣的主要場合,其重要性早已今不如昔,今天的戰爭不再是人力密集型,而更多地依靠機器。儘管我們也仰慕個人的英勇之舉,但已不再要求它是必備的公共美德。我們不再期待我們的政客要像御駕親征的國王,而只要求他們有足夠的技能和恰到好處的厚臉皮。
道德勇氣不同於身體勇氣,它屬於文勇而非武勇。一個人也許害怕身體傷害,但在道德上無所畏懼。但相比身體勇氣,道德勇氣總是得不到多少仰慕,因為這需要冒天下之大不韙。統治者討厭它,因為它「向權力訴說真相,」老百姓不喜歡它,因為它與他們的偏見對立。
從倫理角度,道德勇氣在自由時代被視為勇氣的最高形式,因為它是有意為之而非出自本能。但其價值隨著表現道德勇氣所受的懲罰的減小而減小。曾經被認為充滿勇氣的觀點,現在僅僅屬於「爭議性」,它們可能導致你丟掉飯碗或朋友,但很難與火刑風險相提並論。
17世紀60年代,哲學家湯瑪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預言了公共英雄主義和勇氣的衰落,他寫道,公民「膽子越小越好,不管是對全體國民,還是對他們自己都是這樣。」專業主義的成長,以及和平商業和製造業的普及,讓我們不再那麼需要英雄或勇氣之舉。現代科學和社會組織的總體趨勢是讓勇氣和其它美德不再那麼必不可少。至少在西方,英雄主義和勇猛的行為如今只能從舞臺和螢幕上尋找,我們可以仰慕它們,而不必承受它們的後果。
英雄主義和勇氣想來被視為陽剛美德。在西班牙無敵艦隊時代的蒂爾伯里(Tilbury)演說中,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利用這一刻板印象,宣佈「我知道我身體上只是一位若不驚風的女人,但我擁有國王的心臟和肚量。」擁有男人的心臟的女人被認為是例外。反之,霍布斯認為, 「有著陰柔之氣的男子」應該免服兵役,因為他們可能會臨陣脫逃。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擔心商業會讓人口變得「陰鷙」,他不是唯一一個作如是觀的人。
女性所具備的大量未加利用的勇氣儲備,特別是道德勇氣,基本上被(男)作家們所忽視。但婦女解放便是女性勇氣崛起的結果。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在20世紀30年代逃離了希特勒德國,她在寫作其1963年的著作《艾希曼在耶路撒冷》(Eichmann in Jerusalem: A Report on the Banality of Evil)時表現出了道德勇氣典範。該書是對大屠殺策劃者的庭審的記錄。年輕女性,包括最近的少女格蕾塔・塔恩伯格(Greta Thunberg)成為綠色政治領袖也不應該讓我們感到驚奇。因此,女性正在填補公共生活中男性勇氣的衰落,而這讓許多男性深感不安。
這讓我的思路回到了涅姆佐夫和俄羅斯。1996年,涅姆佐夫是唯一的認為剛剛被顛覆的共產黨——當時仍在民調中處於領先——應該被允許角逐俄羅斯總統競選的「自由派」俄羅斯政客。他說,這是樹立權力的合法過渡傳統的唯一辦法。俄羅斯其他自由派認為涅姆佐夫瘋了。在這次選舉中,葉爾欽依靠賄選取得連任,而他的繼任者普亭這通過某種「軟獨裁」一直讓自己掌權。但涅姆佐夫可謂有先見之明,宣揚真正的民主才是唯一合法的現代統治之道。
2011年後,莫斯科和其他俄羅斯城市的街頭示威活動越來越多,普亭的統治日益脆弱。當這類政權無法繼續依靠實現經濟繁榮時,它們的未來便會因為反對派中出現新的英雄而面臨威脅。這不但是俄羅斯給我們的教訓,也是中東和東亞給我們的教訓。
在世界大部分地區,英雄主義的價值再次浮現。未來很可能並非繫於政客和外交官身上,而是繫於不懼犧牲的人——無論男女——身上。
© Project Syndicate,2019.—公共英雄主義的興衰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川普不會給脫歐後的英國任何好處,但他非常渴望歐洲失敗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