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特別報導

關鍵全球視野

貿易戰讓各種調查數據更顯重要,但川普對此不屑一顧

2019/08/31 ,

評論

Project Syndicate

Project Syndicate

Project Syndicate

Project Syndicate produces and delivers original, high-quality commentaries to a global audience. Featuring exclusive contributions by prominent political leaders, policymakers, scholars, business leaders, and civic activi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e provide news media and their readers cutting-edge analysis and insight, regardless of ability to pay. Our membership now includes nearly 500 media outlets – more than half of which receive our commentaries for free or at subsidized rates – in more than 150 countri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農業部下的兩大調查單位,是美國農民在全球市場保有高生產力的一大原因。在貿易戰導致農產品出口屢受干擾的現在,我們比以往更需要這些機構的數據。

文:Anne O. Krueger(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一副總裁、現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國際經濟學高級研究教授,以及史丹佛大學國際發展中心高級研究員)
譯:王國仲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專家和以證據為基礎的施政決策不屑一顧,而且毫不掩飾這點。如今,他正嘗試革除廣受美國各經濟部門依賴的數據收集機關——人口調查局(Census Bureau)和農業部(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內的兩個關鍵機構。

依照證據,而非迷信來做決策,是工業革命背後的原動力。統計數據也成為當代的金科玉律。21世紀,政府和企業都發現數據比以往更有價值。

某些情況下,數據應該(實際上也是)由私部門收集。但由於泛用性相當廣,許多資訊應該作為公共財,由政府進行管理。美國能長期位居世界經濟龍頭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政府長久以來持續收集被普遍認為值得信賴且公正的統計數據。這些資料在技術、醫學、社會政策和許多其他領域的創新上不可或缺。

然而,川普政權似乎認為專家和證據無關緊要。舉例而言,他在人口調查局正依憲法規定、實施十年一度人口普查時抽走其資金。美國人口調查局在國際享譽盛名,通常會在舉行普查的前幾年得到大筆預算挹注(結束後就立即減少)。但在川普領導下,機構預算相對持平,導致其無法嘗試不同的調查方法,或研發節省成本的新技術。

人口普查極具價值,不該遭受此等對待。美國企業仰賴人口普查結果,決定未來產出、人員招募和相關投資;政府也需要準確且全面的普查來預測往後收入、社會保障、醫療服務與保險計畫成本;獨立研究員和學者則利用普查數據提升我們對政治、經濟與社會行為的理解。

可嘆的是,人口調查局不是唯一一個受害者。其他部門,包括兩個農業部內備受崇敬的關鍵機構:經濟研究處(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ERS)與國家食品和農業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NIFA)也遭受影響。6月份,農業部長桑尼・帕度(Sonny Perdue)宣布,ERS和NIFA將失去在部門內的獨立地位,並從華盛頓特區搬遷到堪薩斯市。

政府對這些機構的侵害將對美國經濟產生深遠影響。農民依靠ERS數據評估作物前景、國際市場條件、天氣模式以及污染、土壤徑流與其他因素引起的問題。NIFA則是美國各贈地大學農業和環境研究的主要資助者。總而言之,這兩個機構(以及各州間的競爭)是美國農民在全球市場保有高生產力的一大原因。在貿易戰導致農產品出口屢受干擾的現在,我們比以往更需要這些機構的數據。

毫無疑問,ERS和NIFA的重新安置對他們來說是重大打擊。約500名雇員被告知他們的工作將在今年轉移到中西部地區。政府聲稱此舉能讓機構與客戶更接近(鬼才相信,農業和研究的範圍遍布全國,ERS和NIFA也必須與其他農業部單位以及外國行為者密切互動,才能得到農民依賴的可靠數據)。

被通知要搬遷的員工大多是在華盛頓特區上班的公務員、科學家與研究人員。儘管貸款、有其他工作的另一半、學齡子女和親友都在該地,他們只有33天可以決定要搬家或辭職。目前為止,三分之二的人選擇辭職。至於那些願意搬遷的人,政府甚至還沒告知確切的工作地點。

顯而易見,這不是對待員工的正確方式,更不用談政府管理了。但正如川普政權的其他所作所為,錯誤治理似乎就是其重點。在沒有縝密計劃之前,沒有哪個私人公司會冒著大規模損耗、對公司造成永久運作傷害的風險執行這樣的計畫。人們不禁懷疑川普政權的目的只是為了摧毀這兩個部門。

根據美國農業部監察長最近的一份報告,由於國會尚未批准預算,政府重新安置ERS和NIFA的計劃違反了2018年的綜合撥款法案。這些法律問題需要被解決。同時人民也希望川普能再好好思考,並取消這項甚至比貿易戰傷害美國農民更深的決定。

© Project Syndicate,2019.—Trump’s War on Evidence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當普亭這種極權政權無法再創榮景,就會面臨「英雄」的威脅



關鍵全球視野:

關鍵評論網和全球頂尖評論網站Project Syndicate取得內容授權,每月將刊登4-8篇關於全球視野的獨家中文評論文章。Project Syndicate旗下有超過600位供稿者,其中包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政界領導人、商界領袖、頂尖大學教授、學者、國家外交官、公民活動領袖等等。對於關心全球議題脈動讀者的是每個月不可獲缺的精神食糧。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