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西方、尤其是美國,對創造伊斯蘭國成長茁壯的環境要負起相當程度的責任。只有改變美國和歐洲的中東政策,才能降低恐怖主義升溫的風險。
作者:Jeffrey D. Sachs
無論是在西奈半島上空擊落俄國客機殺害224名乘客、奪走129條無辜生命的巴黎恐怖屠殺,或是炸死102名維和人士、悲慘的安卡拉爆炸案,這些對平民的恐怖襲擊都是危害人類的罪行。我們必須阻止這些恐怖事件的背後組織——這次是伊斯蘭國(ISIS)。但想要成功達成這一目標,需要清楚認識聖戰士的殘酷網絡的根源。
雖然承認事實很痛苦,但西方、尤其是美國,對創造伊斯蘭國成長茁壯的環境要負起相當程度的責任。只有改變美國和歐洲的中東政策,才能降低恐怖主義升溫的風險。
最近的恐怖攻擊應理解為「反彈式恐怖主義」:歐美過去在中東、北非、非洲之角和中亞地區,一再進行隱蔽和公開的軍事行動,推翻當地政府,並扶植符合西方利益的政權,「反彈式恐怖主義」就是這些行動無意間造成的可怕後果。這些行動不僅破壞了目標區域的穩定,造成極大痛苦,還導致美國、歐盟、俄羅斯和中東民眾面臨嚴重的恐怖主義威脅。
關於賓拉登、基地組織或伊斯蘭國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崛起的歷史真相,一般大眾到現在都被矇在鼓裡。從1979年開始,中央情報局動員、招募、訓練和武裝遜尼派青年,在阿富汗與蘇聯作戰。中情局廣泛招募穆斯林(包括歐洲穆斯林)成為聖戰士,這是一支由多國遜尼派穆斯林組成的戰鬥部隊,目的是將蘇聯異教徒趕出阿富汗。
來自沙烏地阿拉伯富裕家族的賓拉登,被招募協助領導和支持聖戰士行動。這是中情局的典型做法:依賴沙國富裕家庭臨時提供的資金和當地走私及毒品貿易的收益。
透過鼓吹聖戰捍衛伊斯蘭領土免受外來侵略的核心願景,中情局招募的成千上萬年輕人組成了一支強悍的戰鬥力量,這些在戰爭中流離失所的年輕人渴望參與戰鬥。正是這支最初的戰鬥部隊——及其背後的意識形態——到了今天仍構成遜尼派聖戰叛軍的基礎,其中也包括伊斯蘭國。雖然聖戰士最初的目標是蘇聯,但今天的「異教徒」包括美國、歐洲(尤其是法國和英國)以及俄羅斯。
1980年代末,隨著蘇聯從阿富汗撤軍,聖戰部隊部分演變為「蓋達」(Al Qaeda)(阿拉伯語意為「基地」),指的是賓拉登和中情局在阿富汗建造的訓練場地和軍事設施。蘇聯撤軍後,「基地」一詞從代指某個具體軍事基地,轉變成代指聖戰活動的大本營。
聖戰士對美國的反擊始於1990年代波灣戰爭,當時美國創建並擴大了在伊斯蘭地區的軍事基地,特別是在伊斯蘭教發源地、擁有眾多聖地的沙烏地阿拉伯。上述的美國軍力擴張是對中情局竭力培養的核心聖戰意識形態的詛咒。
2003年美國對伊拉克的無端戰爭釋放了惡魔。美伊戰爭不僅建立在中情局謊言的基礎之上,還試圖建立順從美國的什葉派政權,因此激怒了遜尼派聖戰士,和更多準備好拿起武器的伊拉克遜尼派穆斯林。近年來,美國、法國和英國推翻了利比亞的格達費政權,美國還和驅逐穆斯林兄弟會民選政府的埃及軍方合作。在敘利亞,總統阿薩德2011年暴力鎮壓和平抗爭後,美國、沙國、土耳其和其他地區的盟友協助煽起了一場軍事叛亂,將敘利亞推入混亂和暴力的惡性循環。
這些行動一再遭遇災難性失敗,無法在當地建立合法的政府甚至最基本的穩定。相反地,顛覆伊拉克、利比亞和敘利亞雖然獨裁但根基深厚的政府,並動搖被視為敵視西方的蘇丹和非洲其他地區的穩定,西方國家在很大程度上助長了混亂、流血和內戰。正是這樣的混亂使伊斯蘭國得以佔領並鞏固敘利亞、伊拉克和北非的部分地區。
要擊敗伊斯蘭國和其他暴力聖戰分子,需要分三步來做。首先,美國總統歐巴馬應該停止中情局的秘密行動。利用中情局作為破壞穩定的秘密部隊有著漫長、悲慘的失敗史,但這些失敗在中情局的神秘面紗下不為公眾所知。結束中情局造成的混亂,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動盪、暴力和反西方仇恨繼續助長恐怖主義。
第二,美國、俄羅斯和聯合國安理會其他常任理事國,應立即停止內訌並建立一套促進敘利亞和平的框架。對抗伊斯蘭國符合他們共同的迫切利益;所有國家都是恐怖主義的受害者。此外,針對伊斯蘭國的軍事行動只有在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和支持下才能成功。
聯合國框架應包括美國、沙國和土耳其立刻停止推翻阿薩德的相關行動;促成敘利亞停火協議;組建聯合國授權的反伊斯蘭國軍;以及在聯合國共識而非美國意志的基礎之上,支持透過非暴力方式促成敘利亞政治轉型。
最後,要解決地區性政治動蕩,促進當地永續發展才是長久之道。困擾整個中東的不僅有戰爭,還有不斷惡化的發展問題:淡水供給日漸吃緊、沙漠化、青年高失業率、糟糕的教育體系和其他嚴重的發展障礙。
更多戰爭——尤其是中情局支持、西方主導的戰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相反地,區域和全球擴大投資教育、醫療、再生能源、農業和基礎設施,才是打造中東和世界更穩定未來的真正關鍵。
作者Jeffrey D. Sachs現任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所長,並擔任聯合國千禧年發展計畫特別顧問,著作包括《終結貧窮》、《永續發展新紀元》等。
本文獲Project Syndicate授權刊登,原文於此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林佳賢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貿易戰讓各種調查數據更顯重要,但川普對此不屑一顧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