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解決貧困這一難題沒有完美的方案,但某些方案比其他方案更好——常常要好得多。負所得稅也許是實現簡化、包容並不給納稅人造成沉重負擔的最佳辦法。
文:Martin Feldstein(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國家經濟研究局榮譽主席,1982-1984年雷根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
再過六個月,美國就要迎來新總統和國會,因此,是時候反思一下政府旨在幫助窮人的計劃了。當前選舉季反映出人們普遍擔心不平等性問題。減少貧困,而不是懲罰奮鬥得來的成功,才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正途。
目前,美國政府每年要花6,000億多美元用於扶貧計劃。這相當於美國總GDP的4%左右。這些支出中的一半用於衛生項目,包括醫療補助和根據2010年平價醫療法(所謂的歐巴馬健保)的醫療保險補助。另一半用於各種複雜的項目,包括食品券、住房補貼、低收入稅收優惠以及現金救濟。
考慮到這個GDP的4%,聯邦政府從個人所得稅中所獲得的總收入不到GDP的9%,這意味著近一半用在了這些基於收入調查結果的計劃上。這些計劃的支出也超過了防務支出(佔GDP的3.3%)和占GDP的3.3%的所有其他非防務自由裁量計劃支出總額。
但是,儘管開支巨大,官方估算的貧困人口比例仍在15%,與50年前基本持平。但是,專家們一致認為,政府的貧困指標不能正確反映所取得的進步,因為官方統計數字只關注現金收入,而忽略了幾乎全部政府轉移支付。
許多貧困人口,或若非如此就要淪為貧困的人口,也得到面向退休者和倖存者的社會安全福利以及面向65歲以上失能人口的醫療補助的支持。這些計劃的福利發放標準不取決於收入或財富,因此這些計劃的支出沒有包括在面向貧困人口的支出中。
現有扶貧方針需要改革。各種發放標準不一的疊床架屋的計劃讓貧困人口難以駕馭,形成了壞的工作激勵,也給納稅人造成了不必要的負擔。
十大基於收入調查的計劃中規模最大的一項是食品補貼計劃,現在稱為SNAP(補充營養補助計劃)。4,600萬人,大約相當於美國人口的七分之一,按月領取福利,總額高達每年750億美元。儘管該計劃使用廣泛,但政府估算大約只有70%的合格補貼對象能得到這項福利。
SNAP福利的資格限於收入低於貧窮線的130%的家庭,即三口之家每個月1,700美元左右。如果有兩個成年人參加工作,就有可能不再具備領取這項福利的資格,因此該計劃阻礙了就業,降低了所得收入。
SNAP被描述為一項營養計劃,但其平均發放規模每月130美元遠遠低於低收入家庭的食品開支。因此,該計劃其實等價於現金轉移支付。照此,它成為克林頓(Bill Clinton)總統實施的、以嚴格限制提供現金補助的計劃的主要組成部分。
1996年,克林頓宣布他將「結束我們所知道的福利」,他與國會一起推出了需要家庭臨時補助(TANF)計劃,該計劃要求受益家庭參加工作,並且一生中總受益月份不得超過60個月。這些條件所帶來的結果是這項170億美元的計劃規模縮水,並且合格家庭參與率不足50%。
扶貧計劃如何改變以增加參與率並避免給工作激勵造成不利影響?一個令人意外地獲得支持的壞主意是所謂的全民所得福利(Universal Income Benefit):向所有(65歲以下)家庭發足夠的錢讓他們生活在貧窮線以上,即使他們沒有其他所得。每個家庭獲得的數額取決於成年人和兒童的數量,而不是家庭所得或財富。
這一無條件轉移支付能解決讓所有美國人脫貧的問題。但它將無比昂貴。即使它取代除醫療計劃之外的所有基於收入調查的扶貧計劃,其淨成本也將超過每年1.5萬億美元或GDP的9%。要想支付如此巨大的數額而不增加赤字,必須將個人所得稅提高一倍。因此,全民所得福利絕不是好的開端。
幫助窮人的最好辦法是由米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芝加哥大學保守派經濟學家)和詹姆士・托賓(James Tobin,耶魯大學自由派經濟學家)首先提出的負所得稅計劃。所有65歲以下家庭,如果沒有其他所得,都將獲得讓他們生活在貧窮線以上的錢;但轉移支付的數額將隨著家庭所得的增加而下降。在到達了一定的閾值後,家庭將支付和今天一樣的所得稅;而在這一水平之下,所得「稅」為負。
轉移支付額的減少速度既要遏制負面激勵,也要保護家庭生活水平。窮人醫療計劃將繼續保留。
解決貧困這一難題沒有完美的方案,但某些方案比其他方案更好——常常要好得多。負所得稅也許是實現簡化、包容並不給納稅人造成沉重負擔的最佳辦法。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15 - 減少美國的不平等和貧困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之瑜
專題下則文章:
虛假的經濟承諾:「全球治理」只是保護既得利益全球計劃的代名詞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