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特別報導

出版趨勢觀察

【出版趨勢觀察】蓋亞文化:與CCC合作展開本土漫畫新篇章,從課本以外的視角看見已失落的台灣記憶

TNL+ 2023/11/14 ,

評論

TNL特稿

TNL特稿

TNL特稿

關鍵評論網編輯邀請專家撰寫特稿,歡迎讀者參與討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以漫畫為生或許很浪漫,但要持續產出才得以維生,尤其作畫需耗費的物理時間原本就較長,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把生硬的歷史資料或劇本文字轉化成兼具準確、趣味的圖像,更是需要豐富的知識與無窮創意,遇上挫折罷筆的漫畫家不在少數,而能夠耐住創作的孤獨,持續成長的漫畫家,已經開始讓作品帶著自己飛向更遠的地方。

文:李亞倫(蓋亞文化漫畫部總編輯)

提到漫畫,大家耳熟能詳的不外乎《灌籃高手》、《鬼滅之刃》、《航海王》等等日本漫畫,其實台灣漫畫也曾經輝煌過一段時期,但有點像早期的台語電影,盛極一時,也產出了不少成為五至七年級生共同回憶的作品,但從90年代後期開始,很快被大量、快速、低成本,娛樂性極高的日本漫畫淹沒,西元2000年後10年,在台灣進行連載的原創漫畫家,屈指可數。

2010年前後,蓋亞文化首度出版了《柯普雷的翅膀》、《北城百畫帖》等以台灣歷史為背景的漫畫,並獲得了極好的迴響,在這樣的地基上,那時還是在中央研究院執行計畫下的《CCC創作集》成員,帶著自行編印的樣書踏進了蓋亞文化的辦公室大門,也敲開了台灣漫畫的新篇章。

近十幾年來,雖然閱讀模式、娛樂消費的模式變遷極大,日本漫畫佔據的市場仍然高達九成,但蓋亞文化以人文、歷史、社會議題、職業、共同記憶等為鋪墊,以台灣人的情感及溫度所創作出的約兩百本原創漫畫,還是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

其中的「畫話本」系列,時代跨度從史前《玦-孿生》、荷西殖民《1661國姓來襲》、《蘭人異聞錄》、清治《異人茶跡》、《守娘》、日治《芭蕉的芽》、《蕉兵戰時記》、戰後《畫電影的人》、《女伶回憶錄》到現代《神之鄉》、《貓與海的彼端》等,幾乎涵蓋了台灣各個重要的時期。

348225412_603797215046001_15727921390844
Photo Credit: 蓋亞文化

故事內容有原始部落孿生姊妹的成長、被歷史課綱刪除的濱田彌兵衛事件、荷蘭人視角的鄭成功攻台之役、以清代女性議題顛覆最強女鬼陳守娘的故事、陶德與李春生的台灣烏龍茶傳奇之旅、日治時期高校生對自由的追求、台語片黃金時期的職人群像、到現代思鄉與童時的感人回憶,這些漫畫作品扎根於台灣的人文和歷史,並成功引起了廣泛讀者的共鳴。

除了上述作品,畫話本系列的合作單位有CCC創作集及農業部林業試驗所《採集人的野帳》、國立台灣博物館《雲之獸》、國立台灣美術館《無價之畫》、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月亮的名字》、國家檔案管理局《青空下的追風少年》、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消逝的後街光影》等官方機構。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專題下則文章:

【出版趨勢觀察】樂金文化:開拓韓國投資書新藍海,驚喜發現許多操盤手完全不藏私



出版趨勢觀察:

台灣多元而豐富的文化面貌,在出版產業即可見到。這些出版主題當初是怎麼誕生的?出版社從構思、邀稿、引進,到最後成書、行銷的過程,又有哪些不為外界所知的心裡話?他們又懷抱著什麼樣的願景,帶領讀者繼續探索閱讀的世界?如果你對上述的問題感興趣的話,別錯過我們推出的出版趨勢觀察專欄,讓眾出版人為你一一解惑。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