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萬年里長」的這個傳統在許多地區也說是見怪不怪,隨著時代的演變,里長其實可以分成幾類:樁腳型、服務型、開創型,而現代台灣最需要的是開創型的里長,用自己的創意帶動地方、創造出新價值。

Photo Credit: VOA CC 0
在民進黨的「民主小草」、台聯與福爾摩鯊會社的「鬥陣選里長」、種子文化協會的「大家來選村里長」活動強力號召下,社會開始有股青年參學村里長的風潮。
到底這群年底要「實戰」的年輕人,他們對里長的想像是甚麼?甚麼動機讓他們投入選戰?他們真的準備好打近身「陸戰」、用人際手腕和創新理念向里民拉票了嗎?
回到原鄉紮根 才是台灣改變的開始
將參選台北市內湖區金龍里的鄭允強,今年34歲,私立大學新聞系畢業,曾經在電視台擔任記者,也在顧問公司擔任專案經理,2012年的反媒體壟斷運動是他加入社運隊伍的開始。
318學運時,他也是第一批衝進立法院的人,但衝到一半,想到隔天還要上班,只好掉頭離開,但第3天也進到議場,並在3/28辭掉工作全心參與。
參與社運三年來,「衝」了許多社運「大場」,心理卻多了幾分內疚,因為他發現自己雖然從小到大都生長在內湖(除了唸書時到外地),從未真正關注過在地的議題,在一次苗栗大埔的抗爭事件時與陳為廷聊到,一個人無法關注所有社會議題,能做的是選擇切身最直接相關的議題投入,4/11退出議場、在中正一分局前他決定參選里長。
「包含慈濟內湖開發案、潤泰內湖捷運BOT案、內湖有很多古蹟要保留…」原來內湖在地議題也很多,鄭允強想用這三年來「衝」社運「大場」學到的議題操作經驗,應用到自己的鄉里,他若有所思地說:「我覺得紮根,真正瞭解自己的原鄉,無論你去外地讀書多久,回到起點才是台灣改變的開始。」
身為年輕世代,他參選的政見之一就是,創立一個關注內湖在地議題的媒體網站,不只可提供社區第一手生活資訊,還可監督政府,他還打算引進「沃草」的熱門產品「市長給問嗎?」模式,打造「里長給問嗎?」、「區長給問嗎?」行動APP,讓民眾隨時隨地可以拋資訊與問題即時和政府溝通,他也向「沃草」徵詢過,確認該網站是開放原始碼,可以加以利用。
從小在金龍里傳統市場旁長大的他,眼見傳統市場日漸沒落:生意不好,菜價因而日漲,造成客人更加流失,他打算引進街頭藝人、發掘市場人文故事,重新包裝找回傳統市場文化,並加以行銷。
最特別的是,鄭允強打算成立「青年里長換血陣線」,聯合同樣是內湖區的青年里長做資源整合,好達到互相支援補彼此資源不足的情況。
鄭允強認為,選里長是處理在地事務,和黨派沒太大關係,但他並不排斥吸收在野黨派的選舉經驗,目前他已是「青年佔領政治」、種子文化協會「大家來選村里長」、「樹黨」、民進黨「民主小草」聯合推薦的里長候選人。

青年里長參選人鄭允強
把許多小事好好解決 就可以讓生活環境變好
同樣是內湖土生土長的青年里長參選人、未滿30歲的吳仲民,台大心理系畢業後就到美國念心理碩士,並在當地擔任社工。
吳仲民坦承在台灣甚少關注社會議題,就像一般大學生一樣「吃飯、睡覺、上課、打電動」,反倒在美國,娛樂較少,才較關心台灣的情況,剛好從2012年以來台灣發生了多次大型社運,(反媒體壟斷、大埔事件的抗爭、洪仲丘事件…),社會意識種子開始在他心中發芽。
美國終究是他鄉,一年後他決定回台到NGO擔任研究員,回台後三個月318學運就爆發了,他的心情也隨之起伏,雖然沒進到議場內,從第二天開始卻也不忘到場外參與。
318學運成了他決定投入村里長選舉的關鍵點,因為他發現學運後許多訴求還是沒達成,覺得該用更直接的方式參與社會改變,所以決意參選里長。
吳仲民認為,里長最基本可以做的,就是監督政府在里裡做的大小事,他舉例,現在道路常被開挖,填補工作時常沒做確實,造成路面不平,民眾常抱怨卻又無能為力,吳仲民加重語氣表示,其實防止這事很簡單,若他當選里長,只要有道路施工,他會緊盯道路施工的情況,絕對會確保道路平整,「這是最簡單沒什麼成本、也不會冒犯到人的作法」。
不只是道路,對於里內的大小工程,他都會以里長的身份盡力監督,以避免弊案發生:「所以在這裡做的工程,標示牌上寫多久做完就要多久做完、要做到什麼程度就到什麼程度,工程開始時我會去看、施做中我會去看、結束後我會去檢查,下雨還會出現水漬這種事情不會在我的里內出現。」
除此之外,他發現社區裡的老人和年輕人間互動甚少,不同於一般社區會開設的很多課程,如土風舞班、書法班等等,大部分都是老人家參與,他主張開個不同的課程,讓年輕人與老年人能有充分的互動,吳仲民打算找年輕人教老人使用行動通訊設備、電腦、通訊軟體(臉書、Line等等),而找老年人來教年輕人自己擅長的技能,「我想做的是世代間的磨合,讓年輕人和老人能交換意見。」
里長雖然是最基層,但好好做也很有可為,吳仲民表示:「(里長看起來做的)很多東西都是小事,但小事若有人去想怎麼好好解決的話,就可以讓大家生活環境變好。」
雖然他入選台聯的青年選里長計畫,但對政黨和候選人間的關係分的很清楚,「不能把(政黨)投注的資源和我們參選人要怎麼做混為一談,我會接受(台聯)資金的挹注是因為我們已經明確表示,不會為了他們(台聯)去做什麼事情,當然,(台聯)有什麼提案的話,是對的我就會去做,但不會因為他們是台聯我就為他們做什麼事。」
編按:時間關係,我們只有採訪到兩位青年里長參選人的故事,如果你周邊有更多相關的青年里長參選人的故事,歡迎在留言區跟我們分享。
【專題文章】

青年里長參選人吳仲民
專題下則文章:
年輕人選里長是好是壞?正反意見比一比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