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梵蒂岡教宗方濟各將於11月底訪面臨羅興亞難民危機的緬甸和孟加拉,也為本此次到訪製作了不同的徽標。象徵基督徒和佛教共同的價值為「愛」,盼「和諧與和平」能促進不同的種族、宗教在孟加拉和諧共處。
新聞整理:周慧儀
11月26日至12月2日,梵蒂岡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將到訪面臨羅興亞難民危機的緬甸和孟加拉,成為第一位訪緬教宗以及繼1986年教宗若望保祿(John Paul)後,第二位訪孟加拉的教宗。
方濟各也許將在緬甸分別與總統碇喬(Htin Kyaw)與翁山蘇姬私下會面。據資深梵蒂岡官員表示,軍方領導人將參加一個單獨的公開會議,而方濟各也預計會在這場會議裡發表此趟訪問目的的演說。
方濟各此次到訪緬甸和孟加拉,分別製作了不同的徽標。如下,左圖為緬甸、右圖為孟加拉的徽標:

方濟各訪緬的格言為「愛與和平」,象徵著基督徒和佛教共同的價值為「愛」。愛心的左、右半部分別代表著緬甸國旗黃、綠、紅線條以及梵蒂岡國旗的黃、白線條。而被愛心包圍的緬甸地圖輪廓由七色彩虹線條所圍繞,象徵許多語言、方言、種族和文化存在於緬甸。
對於孟加拉,方濟各的格言是「和諧與和平」,希望促進不同的種族、宗教在孟加拉能和諧共處。由綠、黃、紅線條所勾勒出的鴿子輪廓則取自於梵蒂岡和孟加拉的國旗顏色,內部則是十字架和孟加拉國花睡蓮。
產生「反效果」的訪問行程
今年8月,方濟各曾譴責緬甸對於「羅興亞弟兄們(brothers)的迫害」,並呼籲善心男女們幫助這一些難民,賦予他們完整的權利。方濟各此舉激怒了緬甸境內民族主義者的不滿,因這一些民族主義者認為羅興亞是孟加拉人,根本無權居住在緬甸。
針對方濟各的訪問行程,緬甸極端種族佛教保護聯合會(Ma-Ba-Tha)領導人阿欣威拉杜(Ashin Wirathu)譴責這只是一場政治煽動,並指出「緬甸並不存在羅興亞族,但教宗卻認為他們源自緬甸,這是錯誤的。」
身為激進的佛教徒,阿欣威拉杜曾針對穆斯林發出煽動言論,如「你可以充滿善意和愛,但你不能睡在瘋狗旁邊。」利用穆斯林也許將超越緬甸人的說法,阿欣威拉杜推動緬甸民間對於少數穆斯林的迫害,也因此被《時代雜誌》冠上「緬甸賓拉登」之名。
雖然方濟各和翁山蘇姬可能希望透過此番會面促進和解,然而可能也會產生反效果。因緬甸軍方仍主要控制國內行政機構的重點領域,包括國內安全(internal security),因此方濟各的訪問可能將給予軍方所渴望得到的尊重,或許也將被描述成他們在國際舞台上被接受的證明。而這可能會讓翁山蘇姬更難遏止軍方的迫害行為。
教宗方濟各的訪問行程
據《梵蒂岡廣播電台》,方濟各此次的訪問行程如下:
- 11月26日:方濟各將於晚上9點40分啟程,預計27日下午1時半抵達仰光國際機場。
- 11月28日:上午前往緬甸首都內比都接受歡迎儀式,會見總統和最高當局。下午,他將在國際會議中心向緬甸公民、駐該國外交使團發表演講,晚上返回仰光。
- 11月29日:上午在吉坎桑運動場(Kyaikkasan Ground)主持彌撒聖祭。下午將面緬甸最高佛教僧侶組織 (Sangha Maha Nayaka)及緬甸的主教們。
- 11月30日:在聖瑪莉亞主教堂為緬甸青年主持彌撒聖祭,後續將前往孟加拉,參訪薩瓦民族烈士紀念碑(National Martyr’s Memorial di Savar)以及到孟加班都紀念館(Bangabandhu Memorial Museum)向孟加拉國父致敬。晚上,他將會見政府當局、公民和外交使團。
- 12月1日:方濟各將主持彌撒聖祭和晉鐸典禮、參觀主教座堂、會見孟加拉的主教,及參加促進和平的跨宗教和大公性會晤。
- 12月2日:將私下訪問德蕾莎修女的愛德之家,並於下午在聖母公學會會見青年。下午時他將離開孟加拉,預計晚上11時抵達羅馬。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 聖座新聞室公布教宗方濟各牧靈訪問緬甸和孟加拉國的行程《梵蒂岡廣播電台》
- 教宗將於今年11月27日至12月2日訪問緬甸和孟加拉《梵蒂岡廣播電台》
- Pope Francis to meet top Buddhist monks in Myanmar, address military《The Straits Times》
- Pope's Myanmar visit may be the help Aung San Suu Kyi needs《The Guardian》
- Extremism Rises Among Myanmar Buddhists《The New York Times》
責任編輯:周慧儀
核稿編輯:李牧宜
專題下則文章:
東南亞史的風風火火,如何為羅興亞人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