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台灣樂團圈子中,大概沒有人不知道凌威這號人物。從八十年代就開始經營搖滾聚會所生意,凌威經手過的Roxy系列店家可說是啟發過台灣無數的樂手、DJ及聆聽同好。某些人甚至為此稱他為「樂吧教父」。
採訪:Shih Yuan、Kenzo、Bernie Cheng
聽音樂如果不喝點酒,總覺得不大痛快,尤其是聽充滿節奏與情感的搖滾樂時。在台北,酒吧與夜店何其多,各據一方山頭。但如果你總覺得知音難尋,想要暢快地在各類搖滾樂中釋放自己被壓抑已久的靈魂,甚至隨節拍舞動被束縛的身軀,那麼Roxy Rocker大概就是你不得不拜訪的地方了。
樂迷們不可忽視的傳奇老店Roxy
Roxy是台北音樂地景上一個獨特的亮點。1982年於公館開業後,歷經多次搬遷、開分店及更名,至今仍頑強地挺立於城市一角。目前Roxy家族在台北僅剩一處據點 ─ 落腳於和平溫州街口的Roxy Rocker,是愛樂者尋寶和年輕人飲酒談天的去處,以往也提供樂團進行現場表演。原本位在師大附近的金山南路上、後搬遷至捷運大安站旁的Roxy 99,則本著「聽搖滾樂就是要舞動身體」的精神,以搖滾之家「Rock House」的附舞池酒吧姿態,特立於一般人印象中不斷播放口水電音、嘻哈舞曲的信義區夜店。然而卻因經營困難,已在今年八月吹起熄燈號。
採訪當晚,我們來到Roxy Rocker,老闆凌威招呼我們進入店內一個適合訪談的小空間,在牆上的四位英國樂團齊柏林飛船(Led Zepplin)團員注視之下,開始記錄這間店的歷史源流。

Roxy Rocker店內一隅。Photo Credit:Bernie Cheng/關鍵評論網
在英國樂團齊柏林飛船的歌聲陪伴下,一起進入凌威一手創建的搖滾世界吧!
在台灣樂團圈子中,大概沒有人不知道凌威這號人物。從八十年代就開始經營搖滾聚會所生意,凌威經手過的Roxy系列店家可說是啟發過台灣無數的樂手、DJ及聆聽同好。某些人為此稱他為「樂吧教父」。然而,「教父」本人的形象,其實是個平易近人的性格大叔,總是穿著簡單的T-Shirt、牛仔褲出現,爬上爬下地處理一切雜務,大至服務人員調度;小到換燈泡、清掃環境,甚至躺在地上,像修車那般修理店內的投幣式點唱機。
一開始只是想和大家分享好音樂 ─ Roxy經營緣起
談起開店的初衷,凌威悠悠地說,「一開始只是想和大家分享好音樂。」由於早年在中廣擔任播音工作,凌威很幸運能在那個對外人理解甚少的年代接觸大量西洋音樂,也隨時日累積了可觀的黑膠唱片收藏。在戒嚴時代,人們無法像今日自由出國旅行,訊息亦不流通,「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開的店是bar,也不知道這種bar就是要賣酒,一開始只賣可樂,儼然像個冰果室。」後來有了外籍客人上門提點,才開始供應酒精飲料。
面對多年下來遇到的經營困難,凌威說,時代在變,生意越來越難做,願意來Roxy喝酒、聽音樂的人漸漸少了。現在的人更喜歡去台北東區或信義區的「潮流店」。而且酒吧畢竟不是東方人的文化,一提起賣酒的地方,人們腦中總會先浮現些負面印象,聯想到黑道或幫派聚集的場所。但凌威很有自信地提到,自己開店這麼多年來,最大的原則就是「方正」,恪守法令規範。
有趣的是,比起人們認知中的酒吧,他覺得自己其實更像在經營麥當勞,「就像我剛說的,我一開始就沒有認知到自己在開酒吧,只是想提供個空間讓大家放鬆聽音樂。說我是開酒吧,不如講我開的是有賣酒又放搖滾樂的麥當勞。」一切公開公正,不走歪路;對客人也以禮相待。「很多人都說我實在不像個『酒吧老闆』。」

Photo Credit:Bernie Cheng/關鍵評論網
「無論如何都要保住Rocker!」─ Roxy的驕傲與困境
從生意講到客群,凌威說,會來Roxy消費的客人,平均年齡大概都在25歲以上,比起「潮流店」的18到25歲階層年長不少;但老外客人倒是沒有想像中多,主因在台北的外籍人士多半分為兩種群體:遊客和學生。遊客停留時間本就不長;附近台大、師大、政大的外籍學生則都是短期交換為主。更何況學生多半節省,若能去便利商店喝,大概也不會特別想進來消費。不過時光回溯至80、90年代,外國客的確是Roxy的顧客主力,那時台北同類型的場所不多;現在選擇豐富了,倒也不必非來Roxy不可。
此外,2002年出現的「喝到飽」入場模式,大大衝擊了台北的夜店文化。酒吧或夜店經營者紛紛效法,逐漸演變成削價競爭及追求最大來客數的「畸形」商業型態。在台定居的老外老闆們則是新崛起的競爭者,藉由人際關係影響,帶走了不少外籍客人。「不過在台灣開酒吧並不容易,對於那些能把店做得有聲有色的同業,我都相當佩服。」凌威說。
凌威自承Rocker經營得很苦,但即使環境日益艱難,他仍鼓足中氣宣誓「無論如何都會保住Rocker」。採訪當時,頂讓大安站Roxy 99店面的消息已公布一段時間,期待找到有能力的買主將該場地繼續經營下去,但未果。至8月初,Roxy 99正式歇業。
「Rocker是一個寶庫,放棄它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凌威自信地說著,滿牆的黑膠唱片和書籍任客人自由點播、閱覽,這在台北的同類型店家中是絕無僅有;駐店DJ群更是由凌威親自面試並長期培訓,「我們的DJ絕對是華人世界最棒的搖滾樂DJ!」他興奮道。
Roxy的DJ通常每播三、四首歌就得更換類型,以滿足現場不同樂迷的需求。而擁有這樣「無縫接合」對拍能力的DJ,必須具備充足的音樂知識及紮實的臨場訓練,「我們的DJ都得先在旁邊聽三、四年的歌、抄歌單,才會准他上DJ台。」數十年來,這樣的環境培育出了如馬奎元、林志堅等業界能手。
值得一提的是,Roxy一向歡迎聽眾向DJ點歌,「但我們不保證會放。」凌威說,Roxy DJ對音樂的堅持一向不變,這個觀念也影響了台北大多數的音樂吧後輩。「不過我們的DJ也因此挨過揍,或被人潑水,毀了好幾台機器。」他無奈道,但幸好三十年間也僅發生了四次。「和人吵架次數倒不少。」

凌威,在店內的黑膠唱片牆前。Photo Credit:Bernie Cheng/關鍵評論網
「怎麼不是由我來華山開酒吧?」凌威談文創
除了客源逐漸流失的難題外,談到政府對「Live House」產業的模糊態度,乃至更大層面上的「文創」議題,凌威也以經營者的身分表達了他的洞見。
從表演者的工作限制開始談起,早年Roxy時常邀請人在台灣的外國樂手上台演出,他們的表演能力都極具水準,且有相當的舞台專業。不過,他們常常居無定所,也不見得專靠商業演出維生,很多時候更像是在「玩音樂」。但卻總被人舉發為「非法勞工」,對店家及表演者都造成極大困擾。
凌威說,政府在這方面的法令上一直沒有積極作為,表演者們總在灰色地帶間遊走,偷偷上台表演、偷偷地和本地藝術家交流。而要是沒有這些海外先進願意和台灣的表演者們交換經驗,恐怕今日的台灣音樂圈也不會發展地如此繽紛。
凌威希望政府若要搞文創,起碼能在樂手「非法打工」這件事上從寬認定,將之制度化,並建立公正的執法標準。「我完全認同政府必須保護本地人勞動權益的立場。而以一個業主的角度來說,我們給外籍表演者一些車馬費應是人之常情;他們有些甚至還只是在台灣的外籍生,要被硬說成是非法打工,這實在沒有道理。」
再談到文創產業的商業榮景,凌威說,有錢人經營的是「文創」,是金雞母;窮人就只能搞些溫暖人心的「藝術」了。「以華山文創園區來說,我那時去看了一下,明明都是些酒館、義大利麵店和賣些『小物』的商店,他們叫文創,那我到底算什麼?」話音剛落,全場大笑。
審核標準不明又無人聞問,讓凌威對政府大推的「文創」感到懷疑。「說真的,華山那附近晚上一片死寂,若有幾間小酒館的溫暖燈火確實蠻可愛的。但怎麼不是讓我來搞咧!」凌威自陳,他是個很膽小的人,開店素以符合政府法規為最高準則,旗下店面皆達到土地區段及消防等安檢要求。這些都必須投入大把資金才做得到,他卻沒收過政府一毛錢補助;而進駐文創園區的商家,卻能享受相對低廉的場地成本,「真的是不能理解啊。」

Roxy Rocker店內另一隅。Photo Credit:Bernie Cheng/關鍵評論網
老店不死,只是逐漸凋零 ─ Roxy的未來展望
被問到經營Roxy這麼多年下來和客人的互動,凌威不避諱地說,「Roxy確實是凋零了。」他非常感謝一路以來給予支持的老顧客們;也提及許多顧客曾告訴他,Roxy如何占據他們人生中無法抹滅的一角。「我想是因為這個地方曾經磁吸了非常多的人,並讓他們在這裡找到了和彼此的連結吧。」
儘管店面版圖已退守至Roxy Rocker,凌威仍不斷嘗試要為搖滾樂發聲,並把觸角伸向網路世界。成立多年的RoxyRocker 搖滾客網站,至今擁有五名全職編輯,每日為讀者提供國內外音樂圈的最新消息及相關評論,未來也將擴大經營,矢志成為華語世界最豐富的搖滾樂媒體平台。
至於老店還將玩出什麼新花樣?凌威眼神閃爍著光芒,「要請讀者和所有朋友們拭目以待了。」
*
你心中是否也有一首能代表自己世代的歌呢?配合關鍵評論網全新推出的「海島上的聲響」音樂專題,我們邀請來自每個世代的人們,書寫屬於自己同輩的音樂故事。並有機會獲得KKBOX贊助的BOSE耳機等大獎!詳情請見「代表我們這個世代的一首歌」徵文比賽活動頁面。
核稿編輯:鄭少凡
專題下則文章:
小清新不是從陳綺貞開始的:回首民歌40年,看一群文青如何造就台灣獨有的音樂風景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