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風險與機會:東南亞跨境電商

新加坡投資公司淡馬錫與Google共同發表的《東南亞數位經濟調查》預估,東南亞數位電子商務購物市場2025年將攀升到880億美元(約2兆6,700億新台幣),預期成長14.6倍。東協擁有優渥的人口紅利。總人口6.6億人,年均增長1.6%。更重要的是東協70%人口為40歲以下年輕人,加上經濟成長快速、中產階級平均所得逐漸提高,帶來龐大的消費需求。然而,看似「處處是機會」的東南亞,卻也處處充滿風險。不瞭解當地風俗民情貿然進入,很有可能鍛羽而歸。我們訪談了第一線在東南亞當地經營成功的台灣品牌,以系列報導,整理出進入東南亞市場必須掌握的五個成功關鍵,讓讀者對快速崛起的東南亞市場有初步的概況與認識。

TheNewsLens 自製專題

專題目錄

7

製作團隊 製作人、專題企劃、記者:吳易真/編輯:吳易真、王銘岳、楊士範/首圖設計:李妍慧


2018/04/12 | TNL Brand Studio

要在快速崛起的東南亞佔有一席之地,品牌主必須掌握的五個成功關鍵

看準東南亞新興市場的龐大商機,近幾年全球各大電商平台,紛紛搶進東南亞國家展開比以往更激烈的電商大戰。我們製作了一系列的專題報導,根據第一線情報,彙整進入東南亞市場必須掌握的五個成功關鍵。

2018/04/12 | 廣編企劃

「Go South, young men!」前進東南亞,台灣年輕人的決勝點在哪裡?

50、60年代,最流行台灣的一句話是:「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當年最優秀人才,都紛紛西進前往美國。而現在,「Go south」前進東南亞成為台灣年輕人「逐機會而居」的一個新興選項。

2018/04/12 | 精選轉載

【資訊圖表】從世界看東協:半世紀的人口與經濟趨勢(1967-2016)

人類的社會與經濟活動愈來愈複雜,但我們同時也有愈來愈多方法可以一窺這些複雜活動的面貌。本文利用東協過去50年的人口及GDP(國內生產毛額)資料,與全球數據逐一對照比較,提供讀者觀察東協國家的另一參考線索。

2018/04/12 | TNL Brand Studio

泰國》亞洲設計電商Pinkoi:不只是平台與廠商,我們要連結的是「社群」

成立於2011年8月,Pinkoi網羅許多台灣與海內外獨立設計師品牌到上面「開店」,遊戲化的紅利點數累計方式、順暢的電子商務購物流程、不定時的消費回饋,暖心的設計,收買許多消費者的心。然而,他們不只將眼光放在台灣。經過多年耕耘,Pinkoi成為泰國政府極為重視的電商平台之一。這讓我們不禁好奇,他們是怎麼成功的?

2018/04/12 | TNL Brand Studio

菲律賓》快時尚電商平台Sesura:網路之外,打造最貼心的消費者體驗

快時尚電商平台 Sesura 成立於2013年,看上菲律賓在跨境電商營運上的優勢,原先將公司設立在台灣的 Sesura 毅然決然將營運中心轉到菲律賓。Sesura 創辦人胡為民認為,只要拋開過去在台灣的舊有思維與操作模式,找到新市場的切入點,肯做、肯投入,就有成功機會。

2018/04/12 | TNL Brand Studio

印尼》跨境電商加速器Rocketindo:最難的不是打通金物流,而是如何「在地行銷」

2016 年成立的跨境電商加速器 Rocketindo 創辦人劉仕豪曾在不熟悉印尼投資環境、又誤信合作夥伴的情況下慘賠台幣 2,000 萬元。後來,他將親身經歷的失敗經驗,轉化為創業的最大利器,成立 Rocketindo 要讓有意進軍印尼市場的台灣品牌加速起飛。他說:「尊重與瞭解,是融入當地的最好方式。」

2018/06/13 | TNL Brand Studio

越南》大A跨境電商孵化器:市場瞬息萬變,你不「在地化」就會喪失領先優勢

大A越南跨境電商孵化器、同時也是美妝服飾多品牌集合官網 QueenBox 創辦人郭祥毅,十年前就到中國去做電商,卻在去年(2017)決定轉戰越南。他平常不玩遊戲,但他笑說自從轉戰越南後每天都在打怪。他說:「每天都有不同的怪會出現,但也是因為市場的不成熟,才同步有機會存在。成熟的市場也許不用打怪,但你要面對的是更大的競爭對手。風險與機會,是一體二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