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Netflix領軍的串流市場,過去兩年於疫情期間大幅成長,但任何細心的業界人士,甚至是一般消費者都可以看出來,Netflix憑著其極為不穩定的商業模式,能在鋼索上前進這麼久簡直是奇蹟。
緩慢從疫情陰霾復甦的好萊塢,在四月底可以說是度過了相當不平靜的一週。當週終於完成合併的華納媒體集團與Discovery,火速將上線不到一個月的CNN+關門,讓先前聲勢浩大宣傳的CNN+,僅僅營運短短幾週便壽終正寢。
接著Netflix公布的2022年第一季財報中,迎來一個所有人心底都相當清楚總有一天會發生的現實:Netflix超過十年來首次訂閱數減少。加上分析預估接下來第二季時,Netflix恐怕會再損失200萬訂閱戶,使得Netflix股價在一天內重挫將近40%,市值一夕之間蒸發超過540億美金。
即便在Netflix領軍的串流市場,過去兩年於疫情期間大幅成長,但任何細心的業界人士,甚至是一般消費者都可以看出來,Netflix憑著其極為不穩定的商業模式,能在鋼索上前進這麼久簡直是奇蹟。
Netflix不惜欠債的惡性循環
此話怎說?Netflix每隔一陣子,總要大肆宣傳投注數百億美金製作內容的新聞,背後透露的正是這家以《紙牌屋》起家的串流巨人,表面之下正是一間名副其實的紙牌屋,直到今日,Netflix雖然是坐擁最多訂閱戶的串流平台,但其財務仍有看不見底的債務,原因正是因為Netflix幾乎將所有營收都投入內容生產的砸錢矛盾。
去年的專欄文章〈【串流大平台】解密Netflix的前世今生:一則顛覆傳統、不斷逆境求生的叛逆故事〉便曾提到,收益來源極為單純的Netflix,股價完全被訂閱數牽著鼻子走,造就其對訂閱數的偏執追求,結果便是公司每年在內容上,必須投入極高資金以確保訂閱數的穩定。
另一方面,Netflix帶起的「追劇」(binge-watching)風潮,使得其原創影集必須單季全集同時上線,這項堅持使得Netflix每週都必須推出具有足夠噱頭的新節目,才能持續守住訂閱數,看出來這個逼得Netflix不惜欠債,也要將收益全部丟入汪洋的惡性循環了嗎?
面對這艘終於撞上冰山的「串流鐵達尼號」,Netflix執行長Reed Hastings在大會上列出了兩項公司的因應措施,目的就是希望能趕緊補上漏洞,以免沈入無情的串流大海之中,一是Netflix將大刀闊斧整頓共享帳號「亂象」的亡羊補牢之計,根據Netflix統計,北美約有三千萬用戶有共享帳號的現象,想當然耳,將收益的減少歸咎在共享帳號的問題上,多少能舒緩股東們跳船的緊繃神經。
專題下則文章:
【隨點隨看串流+】《樂動心旋律》的奧斯卡封頂之路,將為串流產業帶來哪些影響?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