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特別報導

隨點隨看串流+

【隨點隨看串流+】Netflix串流神話已死?以《紙牌屋》起家的串流巨人,商業模式也是名副其實的紙牌屋?

TNL+ 2022/05/10 ,

評論

賈小米

賈小米

賈小米

90年次,非資深影迷,只是比一般人較會囫圇吞棗,現於好萊塢從事電影發行,從此人生被電影填滿。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Netflix領軍的串流市場,過去兩年於疫情期間大幅成長,但任何細心的業界人士,甚至是一般消費者都可以看出來,Netflix憑著其極為不穩定的商業模式,能在鋼索上前進這麼久簡直是奇蹟。

緩慢從疫情陰霾復甦的好萊塢,在四月底可以說是度過了相當不平靜的一週。當週終於完成合併的華納媒體集團與Discovery,火速將上線不到一個月的CNN+關門,讓先前聲勢浩大宣傳的CNN+,僅僅營運短短幾週便壽終正寢。

接著Netflix公布的2022年第一季財報中,迎來一個所有人心底都相當清楚總有一天會發生的現實:Netflix超過十年來首次訂閱數減少。加上分析預估接下來第二季時,Netflix恐怕會再損失200萬訂閱戶,使得Netflix股價在一天內重挫將近40%,市值一夕之間蒸發超過540億美金。

即便在Netflix領軍的串流市場,過去兩年於疫情期間大幅成長,但任何細心的業界人士,甚至是一般消費者都可以看出來,Netflix憑著其極為不穩定的商業模式,能在鋼索上前進這麼久簡直是奇蹟。

Netflix不惜欠債的惡性循環

此話怎說?Netflix每隔一陣子,總要大肆宣傳投注數百億美金製作內容的新聞,背後透露的正是這家以《紙牌屋》起家的串流巨人,表面之下正是一間名副其實的紙牌屋,直到今日,Netflix雖然是坐擁最多訂閱戶的串流平台,但其財務仍有看不見底的債務,原因正是因為Netflix幾乎將所有營收都投入內容生產的砸錢矛盾。

去年的專欄文章〈【串流大平台】解密Netflix的前世今生:一則顛覆傳統、不斷逆境求生的叛逆故事〉便曾提到,收益來源極為單純的Netflix,股價完全被訂閱數牽著鼻子走,造就其對訂閱數的偏執追求,結果便是公司每年在內容上,必須投入極高資金以確保訂閱數的穩定。

另一方面,Netflix帶起的「追劇」(binge-watching)風潮,使得其原創影集必須單季全集同時上線,這項堅持使得Netflix每週都必須推出具有足夠噱頭的新節目,才能持續守住訂閱數,看出來這個逼得Netflix不惜欠債,也要將收益全部丟入汪洋的惡性循環了嗎?

面對這艘終於撞上冰山的「串流鐵達尼號」,Netflix執行長Reed Hastings在大會上列出了兩項公司的因應措施,目的就是希望能趕緊補上漏洞,以免沈入無情的串流大海之中,一是Netflix將大刀闊斧整頓共享帳號「亂象」的亡羊補牢之計,根據Netflix統計,北美約有三千萬用戶有共享帳號的現象,想當然耳,將收益的減少歸咎在共享帳號的問題上,多少能舒緩股東們跳船的緊繃神經。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專題下則文章:

【隨點隨看串流+】《樂動心旋律》的奧斯卡封頂之路,將為串流產業帶來哪些影響?



隨點隨看串流+:

一場肺炎疫情加速了「串流」崛起,OTT(Over The Top)的模式衝擊全球影視產業,好萊塢大片廠以及科技產業相繼投入競爭;而回望台灣,也有無數串流競爭,朝著分眾市場而來。串流影音群雄割據,讓影視產業充滿無數可能性;跟著【隨點隨看串流+】,掌握現今浪潮以及未來趨勢。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