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特別報導

空污與電廠——你所不知道的關鍵細節

減煤減排四階段到燃氣新機組,台電中火逐步達成減排78%

2020/11/28 ,

評論

廣編企劃

Photo Credits: TPC PR
廣編企劃

廣編企劃

由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業務團隊》製作,由各品牌單位贊助。業務與行銷相關合作,歡迎與我們聯繫。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空污季來臨,面對灰濛濛的天空,不少民眾會把空污問題指向發電廠,然而這並非事實全貌。本篇以台灣的地理位置與氣候綜合歸納出空污原因,並盤點台中電廠近年來為減煤減排所做的努力。

一片灰濛濛的天空,似乎是台灣中南部的秋冬印象。邁入秋冬,隨著東北季風吹來,台灣的空氣品質也開始變差,每年10月到3月正是台灣的「空污季」,若遇到大氣擴散條件不佳時,PM2.5懸浮微粒濃度「紫爆」,更是直接危害到人體健康。

為何空污季總是在秋冬?

台灣秋冬的空氣,為什麼總是特別差?原因可能與我們的「護國神山」——中央山脈,脫不了關係。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地方,往往不一定是排放源所在地,還得看風往何處吹。

台灣西部地區為例,冬天受大陸冷高壓影響,東北風速強勁,境外污染物容易飄散入境,雖然影響時間短,但污染物濃度高,加上東北風往南吹拂時會遇到中央山脈地形阻擋,風速漸弱,產生繞流現象。尤其,嘉南平原位於中央山脈背風側,當大氣中逆溫層較低時,空氣污染物質容易隨之沉降累積,更無法垂直擴散。

換句話說,夏天中央山脈是阻擋颱風的「護國神山」,但到了秋冬季, 卻也是讓空氣污染物容易滯留台灣的原因。若又遇到東北季風或大陸冷氣團南下,將中國的霾害帶到台灣,北台灣更是首當其衝。

shutterstock_1411911797
Photo Credits:shutterstock

地形、風速、風向,這三大條件在在影響台灣的空氣品質。台灣地形複雜,不同季節又吹著不同方向的盛行風,連帶影響著各地的空氣品質變化。

而第四個影響空氣品質的因素,則是「污染排放源」,其中包含「移動污染源」及「固定污染源」,前者像是小客車、大客車、機車……等道路車輛排放,後者則像是工廠、發電廠、露天燃燒等。

台中電廠的發電量與空氣品質的關聯性低

許多人認為火力發電廠是台灣的空氣污染源之一,但,火力發電廠的影響真的這麼大嗎?

攤開環保署的監測數據,近幾年空氣品質已有逐年改善的趨勢,以2019年與2014年相比,全台空氣品質指標(AQI)平均值皆呈現逐年下降的狀態,大於100的比率整體下降了超過一成。

若將台電台中電廠、興達電廠的「逐時發電」數據與環保署的「空氣品質即時污染」指標相比,就可以更清楚火力發電量與空氣品質的關聯性不大。台灣在夏季時用電量高,台電中火的發電量大,但此期間的AQI值卻相對低;可是,在AQI相對高的月份,如空污季,台電中火的發電量卻相對較少。

若再進一步分析,將2018年AQI大於100的時段,與台電中火進行降載的時段相較,就可以發現,火力電廠對於空污改善有限,即使是降載時段,其AQI仍然大於100。而影響這段期間的空氣品質根本原因,除了地形、風速、風向等因素,可能正是佔據空氣污染來源三分之一的境外的污染源

事實上,台中電廠在完成各項空氣污染防制改善計畫後,空污的排放量也早已逐年下降;2019年空污排放量19,004噸,相較2014年的39,099噸已削減約51%,台中電廠一至四號機的環保改善工程已於今年初完成,機組排放符合台中市府現行的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加嚴標準。台電規劃於2022年至2024年間啟動台中電廠第五至十號機空污改善工程,透過改善既有空污防制設備並加裝當代最佳控制設備,每年空污排放量將可持續下降。

31092700654_5dae4ba16f_o
Photo Credits: TPC PR

減煤減排四階段到推動燃氣新機組,台中電廠逐步向前達成減排78%

早在2017年開始,台電便一直努力兼顧穩供與環保,從「減煤減排1.0」,在秋冬「空污季」時配合空品預警讓火力機組降載。緊接著,進入「減煤減排2.0」,空污季只運轉8部機組。從2018年起,台中電廠10部機組同時運轉的天數較前一年減少近4成,去(2019)年10部機組同時上線運轉的天數更是歸零,正式告別「全廠火力全開」的時代,進而邁入「減煤減排3.0」階段,在不影響供電的前提下,讓一整部機組完整停下來,進一步擴大減煤減排幅度。

台中電廠減煤減排三階段成果卓著, 且2017年開始,配合環保署空品預警進行降載,只要不影響供電,在空氣品質不良的時候,盡量讓火力機組降載。總計台中電廠2017年11月至今2020年10月,共降載1116次,減發超過130億度電。2019年減少發電度數66.4億度,為前一年減發度數的2.2倍,且空污排放量相較2014年已減少超過五成。

今年更透過「擴大自主減煤方案」,進入到「減煤減排4.0」。10月一開始,讓全廠最多運轉機組數從先前承諾的8部機組減為7部機組,更限制全廠總發電量不超過6部機滿載發電量的330萬瓩。10月下旬甚至一度僅6部機組運轉,總發電量不到全廠裝置容量一半,30日至31日發電量更低於220萬瓩,換算下來等同僅4部機滿載。

台中電廠10月發電量約20億度,是近十年來新低,用煤量86萬公噸,較去年10月的96萬公噸,減少近10萬公噸。過去一個月,台中電廠全廠運轉機組數與總發電量不只遵守方案承諾,表現甚至可謂「超標」。

台中電廠除現有10部燃煤機組,已規劃再設置兩部高效率的燃氣複循環發電機組。既有燃煤機組空污防制設備升級及二部燃氣機組商轉後,屆時空污排放量和2019年相比,還可以再減少一半排放量; 簡言之,屆時空污排放量與2014年相比,將減少空污排放量78%。台電以逐步踏實作為證明供電與環保是可以兼顧的。

(台電廣告)


空污與電廠——你所不知道的關鍵細節:

秋冬來臨,惱人的「空污季節」又來了!空氣污染是無邊界公害,其中PM2.5(細懸浮微粒)更是令人聞之色變。這幾年社會各界要求政府持續減煤、改善空污,火力電廠常成為被要求檢討改善的對象;事實上空污來源眾多,環保署的研究顯示,電力業僅佔境內PM2.5貢獻度4.5至9.9%,火力電廠與空污的關係,真的值得好好了解一下。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