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空污與電廠——你所不知道的關鍵細節

「增氣減煤」台中電廠新增燃氣機組——成為減煤減排的好推手

2021/02/25 ,

評論

廣編企劃

Photo Credit:TPC PR
廣編企劃

廣編企劃

由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業務團隊》製作,由各品牌單位贊助。業務與行銷相關合作,歡迎與我們聯繫。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政府對於追求環境永續不遺餘力,啟動能源轉型進程,逐步增加再生能源與燃氣發電,規劃在2025年達成燃氣發電占比50%的目標。為兼顧穩供與環保,台電將配合政府政策全力推動「增氣計畫」。

電力是現代文明的象徵,也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早在1888年,台灣就開始採用燃煤發電,由清朝台灣巡撫劉銘傳開設第一台小型蒸氣燃煤發電機,點亮了「台灣第一盞電燈」,雖然為時僅有一個多月,但也堪稱當時社會創舉,自始開啟台灣電業史。

由於工商業經濟發展,用電年年成長,火力發電在推動台灣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配合政府能源多元化政策,台電公司火力發電採用之燃料為煤碳、重油及天然氣等。但隨著對環境永續的追求,政府開啟了能源轉型進程,整體能源轉型路徑以「逐步增加再生能源與燃氣發電,降低燃煤比例」為發展方向,因此在能源發電結構配比中,燃煤及燃氣的比例從2019年的46%與33%, 逐漸調整配比規劃,預計2025年燃煤及燃氣的比例將會變成27%與50%

為配合政府發電結構配比,台電在北中南陸續推出新增燃氣機組計劃,以台中電廠為例,目前所規劃的燃氣機組以「複循環機組 」為主,即是結合氣渦輪機組與汽力機組的發電方式。由氣渦輪機組帶動發電機發電,再利用氣渦輪機高溫排放出來的熱氣,經由熱回收鍋爐回收部分熱量,產生蒸汽回送至汽輪機帶動發電機,以進行第二次發電。

內文-1
Photo Credit:TPC PR

此外,複循環機組不僅能夠以一部氣渦輪機對應一部蒸汽輪機結合轉換電能,也能以「二對一」或「三對一」的方式進行。加上建置時程較短,從採購、生產、建置,到機房興建、正式商轉,前後所耗費的時間約三年。再者,複循環機組具有高效率、起停快速、負載反應快之優勢,加上是天然氣或輕柴油的燃料特性,在排放時的空氣污染物也較少,更能降低每一度電的碳排放量,新增燃氣機組將是未來減煤減排等環保精進措施的重要推手。

為什麼有燃氣機組,燃煤遲遲不能退役?

燃氣與燃煤發電各有其優缺點,看到這裡,很多人不禁疑問:「為什麼有了燃氣機組後,燃煤機組仍遲遲不能退役呢? 」由於台灣的能源將近98%仰賴進口,容易受到國際情勢、能源價格波動及天候影響,一旦遇到預期外的因素影響,天然氣存量可能會吃緊。這也是為什麼明明已有燃氣機組,燃煤卻遲遲不能退役的主要原因。

車子的備胎,平時幾乎不會使用,但有緊急狀況時就可以救急,又或像是小時候出去玩,媽媽總會多準備一套盥洗衣物,需要時就能派上用場;燃煤與燃氣機組正是如此,未來燃氣機組將逐步成為主力,而燃煤機組慢慢轉為備用,可確保在緊急的狀態下仍能穩定供電。這些特殊狀態或許發生機率不高,但台電站在穩定供電的立場,仍必須「做最壞打算,做萬全準備」。

內文-2
Photo Credit:TPC PR

「增氣才能減煤」支持台中電廠新增燃氣機組—延續好空氣

台中電廠在109年的空污排放量約為16,154噸,相較於103年的39,099噸,減排接近六成。然而近年來台中市用電成長率提高,108、109年台中市用電量皆超越各縣市,成為全台第一城市。為兼顧供電穩定與環保,「台中電廠新增燃氣機組」必須盡快上線,如此才能進一步擴大減煤及減排幅度。

內文-3
Photo Credit:TPC PR

目前台電從北到南推動的各項燃氣計畫中,像是大潭電廠及興達電廠皆已施工,而台中電廠燃氣機組自109年1月20日通過環評至今1年多以來,尚未動工。

因此,台電期盼中市府能夠共同協助推動「台中電廠新增燃氣機組」,支持「增氣減煤」計畫,一起優化減煤減排的成效。台電願與社會各界一起努力,為空品盡一份心力,延續好空氣。

(台電廣告)

專題下則文章:

火力發電如何減排?看台中電廠如何運用AQCS精準達到效率與減排並進


空污與電廠——你所不知道的關鍵細節:

秋冬來臨,惱人的「空污季節」又來了!空氣污染是無邊界公害,其中PM2.5(細懸浮微粒)更是令人聞之色變。這幾年社會各界要求政府持續減煤、改善空污,火力電廠常成為被要求檢討改善的對象;事實上空污來源眾多,環保署的研究顯示,電力業僅佔境內PM2.5貢獻度4.5至9.9%,火力電廠與空污的關係,真的值得好好了解一下。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