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其實近幾年,獨立創作風氣日益興盛(如自造者Maker、Fablab 等組織紛紛成立),看著這股趨勢,我想到除了渴望有一個工作室,並且能找更多人來一起做也分擔工具,一起創作之外,也開始逐步構想所謂的創作空間可以如何呈現,和身邊許多朋友討論後,找到了有空間設計、網站設計、財務管理、活動企畫、諮詢顧問專業的五個夥伴,成立「星球實驗創作空間」。
兩年前,幸運的參加了香港環球設計營(World Design Summer Camp),在為期十天的活動裡 ,遇見來自歐亞美洲頂尖設計學院共兩百多名優秀師生,也交到了許多朋友;發現雖然同為設計的背景,讓彼此擁有相似氣質,卻因文化背景的相異,不管是合作創作、提案方式、講座提問都不盡相同,過程中感受到設計語言是可以有更多不同的面貌與可能,受益良多。
也因此激勵了我隔年,又再次與同學們一同參加了瑞典家具設計展的外圍展(green house);起初是憑著一股熱血恣意的創作,後來幸運的被選中,有了一次可貴的經驗可以實際走訪遙遠的瑞典,旅途中除了看到自己的許多足與不足外,也開始思考,設計展覽的目的究柢為何?希望的成果是什麼?是否不同的地域文化其實也各有其適合的推廣設計的商業模式。
兩次旅程後,歸結消化的心得讓我對所謂的文創有了些想法,「創意」根本不是重點,真正吸引人的其實是文化間的歧異與多樣性,那些各種生活環境、地理、文化、民情所形塑出的群體特殊性,包括使用習慣、觀察眼光,和選擇邏輯,例如食器也會因各地料理型態、本地食材、飲食文化和消費習慣而有所不同,其實文創於我,就是運用文化的能量去創造出價值。

Photo Credit:星球實驗創作公司
其實近幾年,獨立創作風氣日益興盛(如自造者Maker、Fablab 等組織紛紛成立),看著這股趨勢,我想到除了渴望有一個工作室,並且能找更多人來一起做也分擔工具,一起創作之外,也開始逐步構想所謂的創作空間可以如何呈現,和身邊許多朋友討論後,找到了有空間設計、網站設計、財務管理、活動企畫、諮詢顧問專業的五個夥伴,成立「星球實驗創作空間」。
硬體部分,我們一籌好資金,本著設計師(缺錢)的製造精神,所有工程捲著袖子自己來,遇到不會的就開始Google,瓷磚、泥作木工、設防水牆和粉刷牆壁無一外包。工程比想像中浩大,過程也比想像中繁瑣,但就像一場冒險,旅途遇到妖怪,也遇上前來救援的朋友,每完成一件任務都特別有成就感 ;當時大家因各自忙著不同的事,籌備共花了四個月的時間。

Photo Credit:星球實驗創作公司
再一次次商討,星球輪廓也愈加清晰:我們企圖要打造一個讓獨立創作者能被看見和支持的舞台,從經營「設計駐點」的開始,讓來自不同地域的設計師在星球中,以月為單位共同交流,一起遊玩,我們也透過分享會、市集、工作坊、網路販售,打造讓旅者們發光發熱的平台,每星期還有固定影展,只是目前大部分前來的觀眾都是自己的朋友(笑)。
我們預計招募來自世界各地的創作者,並從三個方向宣傳:其一為旅行的據點,其二為可嘗試亞洲市場, 其三為可體驗台灣這個快速製造業的國度。台灣是個製造業發達的國家,會是吸引外國設計師來台創作的原因之一,而設計師在工作之外休假來此創作,我們也能幫他在台灣推廣他的作品,或是介紹他認識在地的創作者甚至彼此合作ㄧ些計畫,甚至幫忙記錄他們的創作過程。
共創是個讓創業門檻降低的新工作型態:「共」就像是開冷氣,然後借由「創」的價值,以自己的能力換取一項成果和所需,就像無黨籍代表,不必特別進入一個大的體系裡才能生存。但即便是無黨無派,也需要結盟關係。
台灣目前有很多的共創空間,大家彼此也都有連結往來,新平台(COOOSPACE 台灣的共同工作空間分享平台)也努力在把大家串聯起來。我覺得每個據點都有自己的特色是件很棒的事情:有些從對外開放做起,有些鼓勵冒險創業,有些推廣社區一起創作,當越多人一起投入,表示創造的價值日益被重視,而營造出來的氛圍也會讓大家一起變得更好,在其中,我們偏向是針對設計師本身的需求,定位在「離開一個地方,換一個環境」的創作型態,如同一趟遠離地球的探險,讓所有熱愛冒險與富有創造力的人們一同創作,就像在異地工作,一起享受做事不被限制與拘束的自由。
我們的第一位客人是從美國來的艾瑞克;他是個平面設計師,在台灣生活了三個月後,花了一個多禮拜時間從台北沿著宜蘭、花蓮,來到星球,並在一樓留下了壁畫創作和我們作為住宿交換,而最近透過成大教授的牽線,認識了荷蘭在台南的創作空間Dutch Design Post,他們的目標也是引入荷蘭的設計師來到台南進行體驗與創作,在向大家介紹我們的概念後,很多人都表示很喜歡也很願意再介紹給起他們的設計師朋友。

Photo Credit:星球實驗創作公司
身為星球負責人,同時也是駐點設計師, 如今終於能把「嚮往自由移動生活方式」的理念,實踐在這舒服的空間:我們有手作工作桌,也有適合討論的開放式的空間,我們提供小型工廠讓夢想家們把想法化為實際,還有個小型攝影棚讓創作者們能隨時記錄;最特別的,是星球提供帳篷作為旅者休憩的方式,回應星球是顆讓各式各樣遊牧的創作者能夠相遇的據點。
因為世界各地都有令人激賞的各地特色與各樣運作模式的製造業,我們希望先嘗試在台南建立起一個可運作的循環跟連結,接著要更進一步邀請世界各地的空間成立各式各樣的星球,建立起讓創作者可以自由移動的網路;當然過程也遇到一些問題,譬如我們仍會傷腦筋資金從何而來,以及如何更有力的把這個概念推廣到更多地方。

Photo Credit:星球實驗創作公司
雖然無意間選了一條看似辛苦實踐獨立意志的道路,卻也不寂寞地因此發現了世界各地與我們類似的工作空間。我猜想,每個空間就如我們一樣,是一群人的生活背景和生命歷練相互調和的作品,每個選擇和規劃也都關係著本地產業與創作者特色;各樣的空間或平台都令人感到興奮,驅動著我們要趕緊把成果展示並登台演出,我相信,接下來會是獨立創作者發光發熱的世代,在一個全球化的舞台上,一起燃燒綻放!
【編按】本文為關鍵評論網企劃專題「單打獨鬥的台灣文創」,我們邀請在藝術光譜中不同位置的工作者,談論關於台灣藝術產業的困境、願景、品牌、突破和未來:
- 十年插畫經驗的kowei,探討藝術創作者的權益
- 輔大應美系馮冠超教授,取經城市為世界設計之都而執行的文創政策
- alto創意總監張兆翔分享自米蘭歸來,在台建立品牌的故事
- 台南星球實驗創作空間負責人陳禹安,說明透過共同創作空間讓遊牧的創作者們能夠相遇
- 日本陶藝之森駐村藝術家簡郁文,講述遠離家園讓創作者找回對家的認同
專題引言請見:〈單打獨鬥的台灣文創:我們擁有世界級的文創人,為何無法成為世界級的文創國?〉
專題下則文章:
在台灣搞設計品牌,工廠和市場都是挑戰:什麼時候整個城市才是我的設計櫥窗?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