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新南向」本意當然是好的,但總結黃志芳主任的兩場演講,卻可歸納「新南向政策」仍停留在「我們希望、我們計劃」階段。
台上主講人繼續倡談近期最夯的東協議題,這已是一個半月內我參加的第二場新南向論壇,一次是暨大東南亞學系和天下獨評所舉辦,本次則是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第238次公亮紀念講座,而講者都是新南向辦公室主任黃志芳。
我們是從兩年前開始做東南亞新聞、專欄,過程中最令人驚豔的,是緬甸的脫胎換骨,歷經曼德勒之亂、淹大水到見證緬甸仰光證交所開幕(當然KFC開幕也是大事一件),和那持續看漲的驚人投資數目和項目,此外,也一窺東亞各國及美國對東南亞的運作:從中日印尼高鐵大戰、中美菲越的南海衝突(台灣也因太平島共相盛舉)到歐巴馬赴越嚐河粉,都顯示東協大戰已早早開打。
而當我們還停留在日本以「安倍經濟」解決國內困境,卻不能忽視日本早在多年前就著手佈局緬甸,例如仰光證交所開幕時,除國營的緬甸經濟銀行(Myanma Economic Bank),共同創立還包括日本大和證券(Daiwa Securities)旗下的大和研究中心(Daiwa Institute of Research)及經營東京證券交易所的日本交易所集團(Japan Exchange Group),這些早早佈下的天羅地網,慢慢已至收割階段。
在此脈絡下,蔡英文於去年(2015)民進黨黨慶外交使節酒會上,承諾將於上任後推出「新南向政策」,表示強化對東協和印度的關係「是理所當然的選擇」,並預告未來將成立「一個專案小組」,以執行此政策目標。
此「專案小組」便是如今我們熟知的「新南向辦公室」,而眼看多國都在經營東南亞,具備地理優勢的台灣,有此政策本是再自然不過,然而,新政府520上任後,直到6月都還傳出辦公室尚未建制完備,所提報告被質疑延續舊制,而在參與兩場論壇後,我對「新南向政策」的發展也由期待轉為憂心,對政府的執行力有些捏把冷汗。
在了解「新南向政策」前,我們可先回顧一下「南向政策」:
1994年3月,政府通過《加強對東南亞地區經貿合作綱領》,對象包括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新加坡、越南、汶萊,而1994年對東協的出口值,從1993年93.9億美元增加到114.2億美元,1994年的進口值,則從1993年69.1億美元增到86.4億美元,菲、馬、越、汶、柬也設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並簽訂「投資保障協議」。
時至今日,「南向政策」歷經中國崛起、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台商逐漸轉移至中國,直到2010年代中國工資及經營成本上漲,南向政策又再度受重視,而與「舊南向」相較,「新南向」談的是「以人為本」和雙相交流,「人」包括培育東南亞的專業人才,而交流則希望增加從東南亞來台的觀光客。
「新南向」本意當然是好的,但總結黃志芳主任的兩場演講,卻可歸納「新南向政策」仍停留在「我們希望、我們計劃」階段。
我好奇的是,新南向政策早在總統選舉前就已提出,籌劃至少一年,為何政府上任後不是直接上路,而是停留在「願景」?黃主任那日在演講中甚至表示「將與台商組織會面」,期望台商能發揮政策遊說的功能,試問,這難道不是選舉前就該敲定的事項?現在才與身處第一線衝鋒陷陣的台商協調,是否為時已晚?
此外,黃志芳主任提出成立「東協南亞智庫」的想法,那日,我與一名長跑東南亞的政府智庫人員請教,他表示,至今團隊都未有機會與「新南向辦公室」直接會面討論,只從新聞或相關演講接觸,這讓我十分震驚,畢竟台灣現有智庫已有龐大的東南亞研究資料庫,但「新南向辦公室」似乎仍未整合現有人才資源;而另成立東協或南亞智庫,豈不疊床架屋且浪費寶貴時間?
如果今天你是間新創公司,你會用「一天等於一周」的效率,去補強落後的資金和進度,而政府在推行政策時,是否也該用這樣的速度和魄力去追趕?新加坡在緬甸成立職業培訓學院、韓國有「東協基金」、日本投資緬甸鐵路⋯⋯台灣在東南亞政策已落後他國一大截,卻仍停留在願景而非端出產品,這樣的速度和執行力,該如何與他國競賽?
相關報導:
- 單打獨鬥的東南亞政策:從經貿政策到登太平島,台灣怎能單兵作戰?
- 看看韓國想想台灣,「新南向政策」不是弄幾個商展官員剪幾次綵就夠了
- 在菲台商這樣看「新南向政策」:商場上根本不需等政府推行政策,台商們自己就會逐水草而居
更多的東南亞新聞、專欄,請見關鍵評論網東南亞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楊之瑜
專題下則文章:
台灣「新南向辦公室」到底在搞什麼?黃志芳用十件事告訴你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