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如果有機會能講一堂課關於越南的課,我會先打破成見,到現在還有人問我,越南人是不是矮矮黑黑?是不是天天吃河粉?」
一位是東語系越語組畢業、講話飛快的譚龍,一位是少年老成、跑一趟緬甸就意外出家的何則文,他們於2015年6月創辦「亞細安研究會 」,談起東南亞都有一籮筐的故事,而他們另個正式身份,是中華民國外貿協會(International Trade Institute,ITI)受訓成員,相較於許多年輕人嚮往歐美,他們卻把目光放在東協,為什麼?
外貿協會的受訓歲月
譚龍在高雄大學東語系越語組期間便習得越南話,在那東南亞語還非常冷門時期,還常被人質疑「學這個有什麼用」,但她不以為意,聽說ITI開設印尼班和越南班,畢業後便考進貿協,和當時室友還是同期唯一會講越南話的學員。結果語言類課程並非外貿受訓重點,而是著重行銷、商管、經貿領域。
何則文進ITI前是約聘公務員,「那時我就在想這是不是我要的生活,當時看到一位學姊到國外實習,就好奇為什麼她可以到處走,後來就以進外貿為目標。因為我過去沒有財經背景,所以這對我影響很大;這一生最大的改變就是在ITI,不然頂多就在中研院。」
受訓過程,東南亞成了重要一課,除了派學員到當地實習,貿協也邀請許多研究東南亞的學者、業界台商,對譚龍而言,雖然最後並無達成精進東南亞語的期望,卻增強了她的專業能力,「許多校外專家前來分享,例如有在越南做房地產者,這些都是之前不會認識的。」

因著不了解,他們組成「東南亞讀書會」
譚龍在大學期間就到越南當交換學生,貿協受訓期間又再訪越南,也首度踏上馬來西亞、新加坡土地,未來將投入TenMax騰學廣告科技公司,「我們公司主推的RTB(Real Time Bidding)平台,目前已經推廣到馬來西亞、泰國,近期內將把這套系統推進越南,我想這是會是非常棒的機會,能幫助更多業者精準投放廣告,提高轉換率;我最後的目標,是想在東南亞做生意,現在需要增加對越南人事物和文化的了解。」
她進一步分析,「客戶在東南亞,要先抓地區,地區之間的差異就滿大,例如越南南部常接觸外國人,如果有明星代言效果會比較好,所以像星巴克是選擇從南部的胡志明進入,不是河內,而越南北部則比較注意品質,若要打廣告要重視產品的功能性。之前在河內唸書,覺得難打開他們的心,雖然最後還是有真正交了幾個朋友。」至於馬來西亞,譚龍以身處大馬地鐵為例,表示身邊被各種語言圍繞,卻保持「各過各的、和平共處」的氛圍。
ITI到東南亞的參訪,會拜訪台商、駐外代表、台貿,「很多朋友去了都很驚訝,和過去想像中的東南亞完全不同。」相較於譚龍對東南亞的啓蒙很早,何則文大學時期則完全沒有接觸,念歷史系的他,學習的都是西方、中國歷史,對東南亞曾抱有「殖民前都沒有歷史」的想法,後來慢慢認識到柬埔寨有吳哥、越南有占婆、泰國有高棉,這些國家都有很高的文明,「我對越南最感興趣,特別是大越史記讓我非常驚訝,都是中文。」
「我從一年前開始研究,發現有些困難,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台灣資源太少,許多書都是外國翻譯,就覺得疑惑,為什麼坐飛機那麼近的地方,我們卻不那麼了解,因此就和同學開始了讀書會,一起研究。」
這個讀書會就是「亞細安研究會 」的前身。對此譚龍回憶道,「我們第一期就是讀書會,大約有70幾位人參加,分為政治、經濟、歷史幾個主題,之後又想做一個平台去串聯ITI資源,外貿學長姐、在外的台商就是我們的指標,希望能幫助想前往東南亞的人了解,總比人過去了水土不服要好,而當他們需要我們時,也能找到我們,我們會是很好的幫手。」
至於未來,他們計劃繼續做企業採訪,因為這是最直接的資料,而下期會做模擬聯合國,模擬例如TPP等議題,討論各國對此的角度,或討論越南政府會開放紡織業哪一部分,「因為是網路平台,會繼續分享給想了解東南亞事務的人,另外也會邀請學長姐回來分享,但希望能有文化相關領域,而非全都是經貿,而現在貿協也會詢問亞細安成員的意見。」

了解東南亞不是因應新南向,而是作為一位世界公民應要做到的
回憶起在越南實習期間的體會,何則文表示:「真的認識很多當地人。我們部門很特別,除了主管以外,其他都是越南人,大家都很照顧我。有一天我只是坐在路邊,一位4、50的先生和我聊天,結果他是一位大學教授,後來還介紹他的學生給我,還有一位曾來過台灣的移工,中文說得很好,一聽我從台灣來一直和我聊天。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但其實越南人也很美,他們對我這麼好,我們卻這樣對她,讓我覺得很慚愧。」
譚龍對此則有不同看法,「實習期間,我們請當地同事包了一輛車、請了他的導遊朋友帶我們出去,結果翻譯亂翻, 還多收一倍的錢。我認為每個地方都有好人或壞人,但如果出發點認為他們不好,那你感受就會是不好的,重點是每個地方的文化都會是不同的。」
對於關心東南亞議題的人都在討論「新南向政策」,何則文表示立意是很好,但似乎還沒看到具體做了什麼:
「之前有聽到黃志芳說以人為本。而這不只是新二代的事,而是全台灣都應該要了解,很多事其實拉力早就在了,但不只是經貿,而是該從教育這著手,現在許多大馬僑生都還被歧視。我想舉個例子,當時去東南亞國家的學校,他們都會擺東協十國國旗,教導學生這是越南的服裝啊,我覺得這是我們要學習的,真的要從文化、人文這塊著手,美國為什麼打輸越戰,因為不懂越南的文化,而台商也因為不懂當地文化,要怎麼帶人就是個問題,而說不定20年後,就變成越南超越台灣,因為現在真的是爆炸性的發展。」
譚龍則表示,在上面發言的人,好像不是很了解下方的聲音,希望能多聽聽當地人的想法,而政府有沒有出力也很重要:
「日本他們是由政府帶著走,但如果要由政府帶頭,那就要更清楚的目標。另外文化是一個角度,但我覺得不只是移工而已。如果有機會能講一堂課關於越南的課,我會先打破成見,到現在還有人問我,越南人是不是矮矮黑黑?是不是天天吃河粉?台灣教科書上沒有東南亞史,但我們更應該了解,而這不是因應新南向,而是作為一個世界公民應該要做到的。」

相關評論:
核稿編輯:楊之瑜
專題下則文章:
台灣「新南向辦公室」到底在搞什麼?黃志芳用十件事告訴你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