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4月底台塑名字逐漸與越南魚群死亡事件連上後到6月,台灣政府不管是外交部或是駐越南辦事處、經濟部,都處於一個「事不關己」的切割狀態,反倒是中國官員還曾主動關心「需不需要幫忙」。
文:姚惠珍(1998年投入媒體工作迄今,曾任《勁晚報》《商業周刊》《工商時報》《蘋果日報》《風傳媒》等多家媒體資深記者,資歷逾十五年。目前為獨立撰稿人專注調查報導。)
從4月下旬越南中部四省兩百公浬海域魚群死亡事件發生,到6月30日台塑越鋼認罪賠償5億美元,長達兩個多月的時間,台灣政府扮演著什麼角色?台塑越鋼大股東想了許久說道,認罪隔天(7月1日),媒體寫出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跟副總裁王瑞華被越南政府扣人施壓,「經濟部那天一早打了好幾通電話追問有沒有被限制離境這件事,我們都已經要付贖款了,才來關心,會不會太晚了些?」
據當地台商透露,台塑越鋼廠的事件從一開始說是赤潮導致魚群死亡到後來台塑越鋼認罪,長達2個多月的時間,台灣政府不管是外交部或是駐越南辦事處、經濟部,都處於一個「事不關己」的切割狀態,反倒是中國官員還曾主動關心「需不需要幫忙」?該名台商透露,曾聽台塑越鋼廠員工說過,駐越南的台北辦事處代表最常作的事,就是幫越南政府轉呈公文,打開密字文件後,發現裡面的公文根本就是2天前越南政府給台塑越鋼的資料」。
駐越南台北辦事處充當越南政府的「信使」,台灣外交部跟經濟部在整個協商過程完全靜默未發聲,但在台塑越鋼30日認罪表達願意賠償5億美元後,台灣政府各部門「回魂」了。外交部火速在第一時間發布新聞,呼籲「台商企業應遵守當地環保法規,並勇於承擔企業社會責任,以免損害我國整體形象,甚至影響對外關係」。而總統府新南向辦公室主任黃志明第一時間也強調:「新南向政策不變」,嚇得越南台商一身冷汗。
隔日媒體報導「越方扣人施壓,台塑忍辱買單」,凸顯出前一天打小孩給外人看的外交部根本狀況外,完全不清楚台塑越鋼是在「被認罪」情況下同意賠償。而始終神隱的經濟部也在看到新聞報導後,一個早上打好幾通電話給台塑集團確認「有沒有總裁被限制出境一事」,台塑集團主管私下揣測「經濟部官員可能是要回覆立委們的詢答才開始關注我們的。」
究竟政府有關部門對於台塑越鋼廠一案,是否有出面了解或協助?對此,經濟部次長楊偉甫表示:「這個事情是由經濟部投資處或是國貿局負責,我有間接了解,但沒有負責這個業務。」致電經濟部投資業務處處長連玉蘋詢問「經濟部對於台塑越鋼案是否有提供協助」時,連玉蘋表示,在事發的一時間,政府都是跟台商站在一起,「從一開始,我們就有請駐越南台灣代表處出面溝通、聯繫與協助,代表處也有拜會越南政府的科技部跟資源環境部,請他們確保調查的公平與公正,也請越南公安部門確保台商安全。」
但對於「是否陪同台塑越鋼與越南政府協商」「是否掌握越南政府指控台塑越鋼排放有毒廢水的證據」等問題時,連玉蘋不斷重申「我們有請外交部的駐越南台北辦事處出面協商了解」,最後強調:「事情發生在越南,也只能請駐越南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大使石瑞琦協助與了解,我們這邊就是接獲他所傳回來的電報。」連玉蘋指出,大使石瑞琦在5月17日曾拜會過越南的科技部與資源環境部,「越南政府保證他們會找國外學者來檢測。」但事實上,由越南政府主導的三次檢測早在石瑞琦大使拜會的前兩天(5/15)結束。
越南總共三度進駐台塑越鋼廠進行水質檢測,第一次與第二次檢測報告都是符合官方標準,其中第二次就是越南官方邀請8名國外學者進廠調查,至於第三次5月15日的調查則由越南官方自行檢測,且迄今「有毒廢水」的數據皆未對外公布,經濟部投資處所掌握的訊息可能與事實不符。連玉蘋強調:「這個是石大使回報的內容,我們只能就他所提供的訊息了解。」記者進一步詢問,「經濟部是否掌握越南官方第三次檢測有毒廢水的數據」時,連玉蘋強調:「越南政府與台塑越鋼達成協議,都是根據這個檢測結果與事實得來。」
至於經濟部仰賴甚深的外交部,則是在記者詢問「是否真的在4月底到6月底期間對台塑不聞不問」後,透過公關體系提供回應:
針對「台塑越南河靜鋼廠污染案」媒體相關報導,外交部說明如下:
一、台塑高層並未遭越南政府限制離境:
本案台塑與越方談判期間,台塑集團王總裁及王副總裁均自由進出越南,6月18日王總裁在談判未獲共識之情況下仍逕自返臺。嗣台塑河靜鋼廠4名幹部則因配合調查需要,暫時遭禁止出境,惟仍可自由行動。據悉相關限制出境處分期限暫訂為8月12日。
二、政府就本案之積極協處作為如下:
(一)本案發生第一時間,外交部即指示駐越南代表處密切關注案情發展,力促越方秉公調查處理,務必維護廠商各項救濟權益。
(二)外交部另指示駐越南代表處須與越南政府保持密切聯繫,尤其是公安部門,以確保在越台商台僑之生命財產安全。7月7日越南廣平省發生群眾抗議事件,越南公安即加強保護河靜鋼廠,防範未然,並與抗議民眾積極協調,予以平息。
(三)為維護我商在越投資權益,駐越南代表處在外交部指示下積極居間協調,促成河靜鋼廠與越南環境資源部就解決方案達成共識。
(四)有關本案之實質議題(包括:越南政府調查報告內容、賠償金額估算之根據等…),基於商業機密等考量,台塑未曾要求政府涉入。三、本案不會影響政府「新南向政策」之執行:
(一)外交部再度強調,本案純屬個案。未來倘有類此案件,政府仍將促請越南政府秉公處理,並提供我廠商充分資訊及完整救濟管道;政府並已促請越南政府持續保障所有在越臺商合法投資權益,同時應加強保護其人身財產安全。
(二)越南計畫投資部外人投資局局長杜一皇本(105)年7月13日在經濟部舉辦之「臺灣-東協投資策略夥伴論壇」受訪時強調:越南政府極重視台商在越南的投資,並願站在台商角度提供協助;台塑河靜鋼廠汙染事件純屬個案,不會影響台灣在越南投資待遇。
(三)政府刻與越南政府洽商更新「台越投資保障協定」,以爭取在法律層面予我商更完善之保障。
但是,當記者進一步詢問「第一時間」是否就是4月底越南當地社會開始懷疑台塑導致魚群死亡事件之際,則是到截稿時間仍未得到外交部的回應。
一名多年來往返越南從商的台商指出,越南海關欺負台商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每次通關,他只要看到是持台灣護照的,就會跟你要錢,不然就要扣押你的東西,但是對於外籍旅客或是中國籍商務客,越南海關就不敢開口索賄,「這是越南台商都知道的事情,難道台灣政府不知道?」
另名在越南投資多年的台商無奈地說,2014年的513排華暴動,馬政府的官員突發奇想印製「我是台灣人」的貼紙給越南台商,那一年400多位台商總計損失130多億元,損失比在越南的中國台商還慘重;今年上台的小英政府喊出「新南向政策」的口號,卻對台塑越鋼廠的事件袖手旁觀,「不管藍綠、新舊政府,沒有人真正在意越南台商的安全,弱國無外交,台商也只能自求多福。」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楊之瑜
核稿編輯:吳象元
專題下則文章:
【插畫】「新南向」賺東南亞的錢,在台灣欺負東南亞的人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