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南海仲裁案便可以看出,中國雖有影響東協一致對外的影響力,但東協「各國」卻各自有外交算盤。
南海仲裁案判決結果出爐,菲律賓幾乎舉國歡騰,連帶越南也開始升高反中情緒,醞釀強化「菲律賓模式」訴諸國際法院解決南海島嶼爭議。 其餘東協國家更掙扎東協應該團結對外表達立場,還是屈服於中國經濟利益的兩難外交抉擇。
近年來,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國協(ASEAN)10國的競合關係不斷,由於《東協憲章》延續東協10國過去「互不干涉」傳統,尊重各成員國的獨立、主權平等,以及領土完整,並主張透過和平方法解決爭端。南海仲裁案結果一出,更讓東協各國不同意見浮出檯面,罕見不發表共同宣言,避免升高與中國的緊張情勢。
目前,東協由寮國輪值主席國,已宣布東協不針對南海仲裁案發表共同宣言。不是南海爭端當事國的東協會員國,面對中國大陸的政經壓力以及東協內部的團結考驗,加上菲律賓、越南等域內國家呼籲一致對外,不想得罪任何一方,紛紛採用「鬼打牆」般的重覆外交辭令:「希望南海爭端透過和平方式,協商解決」。
中國在南海議題的外交爭奪戰
中國近年在東南亞的政經影響力漸增,由於地緣、經貿,以及過往歷史發展,在大陸東南亞(中南半島)的影響力較海洋(島嶼)東南亞更大,卻仍無法讓所有國家俯首稱臣。
中國外長王毅在今年4月,聯合汶萊、柬埔寨、寮國發表「四點聲明」,提到「中方和三國都認為,南沙部分島礁存在爭議,不是中國和東盟之間的問題,不應影響中國─東盟關係」,並且堅持應由當事國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爭議。 中國努力在南海仲裁案前,替國際法庭或外國介入的「外力」裁決打預防針,並企圖破解東協10國共同合作對抗中國的可能性,拔樁成功。
今年6月,在雲南昆明舉行的東協與中國外長會談,作為東協代表輪值的新加坡外長維文(Vivian Balakrishman),在中國試圖推動共同宣言的前一刻放棄出席記者會,東協改為發表共同宣言,卻因為柬埔寨等國極力反對而流局。
即使馬來西亞另行發表一份針對中方在南海填海造島的共同宣言,表示東協外長「強烈擔憂」此事件,中方片面在南海填海,將有損東協與中國的信任關係。這份措辭較過往強烈的宣言,在馬國發表不久後隨即抽換,外交消息指出,是柬埔寨與寮國屈服中方壓力,要求東協撤回。
走鋼索的東協各國 在中國與東協整體尋求平衡
新加坡外長維文曾表示,南海仲裁案是菲律賓內部事務,菲國沒有與東協其他成員國進行協調,在仲裁結果宣布後,新加坡更表示不是南海仲裁案的聲索方,並不會在各方之中選邊支持。
泰國外交部在仲裁案結果宣告後,隨即發表聲明,緊抱「南海各方行為宣言」(Declaration on the Conduct of Parti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DOC),呼籲各方透過和平方式協商解決方案。
東協大國印尼則在仲裁結果宣判隔天,宣布加強印尼在南海的納土納群島(Natunas)的軍艦巡弋任務,強化島嶼周圍的飛彈與雷達佈署。雖然中方此前已公開承認納土納群島主權歸於印尼,但中國宣稱的南海九段線專屬經濟區與納土納群島重疊,中國船隻經常未經申請進入群島領海,升高印尼當局不滿。
相較部分東協國家的曖昧不明,菲律賓和越南在仲裁結果出來後,呼籲中方尊重裁決結果,並協調東協成員國支持國際法院裁決;而柬埔寨則表態反對仲裁案判決,輪值東協主席的寮國更宣布此案不會發表共同宣言,卻也加深部分東協國家對於中國施壓的不滿。

中國因素影響「新南向政策」 不如想像強大
台灣政府的「新南向政策」企圖強化與東南亞的全面關係,但從南海仲裁案可以看出,東協與歐盟的決策制度有所不同,也不如歐盟緊密,除了東協成員國的「互不干涉」傳統,中國在東南亞各國程度不同的影響力,更影響「東協」走向。而東協並沒有向歐盟一樣建立一套有約束力且共同遵守的制度,卻也是「東南亞」特色的展示。
東協10國之中,台灣目前尚未設立官方代表處的柬埔寨與寮國,更是與中國大陸交好,除了中國在寮國大量投資貿易額,仍是社會主義體制的寮國與中國官方關係緊密,寮共和中共更頻繁地進行政黨外交;柬埔寨則是中國在東南亞的堅定友邦,1990年代台灣駐金邊辦事處曾在柬國壓力之下被迫關閉撤館。
在國際現實之下,兩岸關係是台灣對外關係的重中之重,但台灣仍然有與東南亞各國發展全面關係的空間,尤其台灣政府受限中國的政治壓力,但與個別國家推動投資便利、自由貿易協定、免簽證、通航、文教交流及觀光等領域尚猶可為。
東協各國在面對中方壓力下也會有不同的回應,台灣與東南亞各國深化全面交流,和兩岸關係的發展並不是零和比賽,台灣與「東協」的政治發展空間有限,與各國開展全面關係仍大有可為,卻不可能單靠政府之力推動。
南海仲裁案更可以看出,中國雖有影響東協一致對外的影響力,但東協「各國」自有外交算盤,強化對台關係,符合東協多數國家利益,而政府的南向宣示,只是一個信號,看衰「新南向政策」並不會讓台灣變得更好,與東南亞國家發展全面關係,只是在台灣的外交困境跟經貿平衡之下的必要選擇之一。
新南向政策揭櫫的以「人」為本,提示民間社會才是推動新一波南向的關鍵力量,政策談判交給政府,多數仍要靠台灣人民與東南亞的互動中找出新方向。困難的是,台灣社會似乎沒有做好全面準備,去迎接東協時代的到來,只期望政府能夠鋪好一條前往東南亞的康莊大道,終究只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也弱化「新南向」所需要的各項資源。政策宣示不慢,慢的是民間的心態,若落後於整天指責的台灣政府,才可能是台灣無法擺脫當前困境的最大負擔。
相關報導:各國角力下的南海紛爭:一張圖表告訴你中國東協怎麼看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闕士淵
專題下則文章:
台灣「新南向辦公室」到底在搞什麼?黃志芳用十件事告訴你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