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兒子國中二年級上到吳哥窟,就很驕傲跟同學說:上禮拜才從那邊飛過來。要如何不強迫孩子,尊重媽媽的家鄉,是很多媽媽們努力的目標。
立法院質詢台上,那帶著堅定且不疾不徐的聲音,提醒前行政院院長張善政:
新住民二代在國中小學有20多萬人,這批孩子在進入大學後,就會是很好的人才資料庫,而政府應該要提前準備,未來不管是政府或公司到東南亞,都會是人才。
她是林麗蟬,1997年從柬埔寨嫁來台灣,2015年接受國民黨徵召,於不分區立委中排名第四,並在今年大選過後,成為中華民國史上第一位具新住民身份的立法委員。
走進林麗蟬的立法院辦公室,處處可見東南亞風味的裝飾,有泰國大象、越南斗笠、柬埔寨國旗和圍巾,還有關心新移民團體One-Forty的宣傳文案,而辦公桌後的大幅照片,則是她在彰化扇形車庫擔任講解志工的火車頭。

因母親的決定,20歲的林麗蟬成為彰化花壇媳婦,連戲劇《牽手出頭天》是她對台灣的印象,然而初來乍地,台語、中文尚不靈光,只能比手畫腳和鄰居慢慢熟識,直到陪孩子走入校園,發現自己有很多不足,「孩子會問說媽媽你懂嗎,不是說歧視,但不是對我很信任,因此我在小孩小四那年去考大學念美容系,身邊同學都很時髦,頭髮都很酷,這讓我了解他們的立場,終於不是直升機媽媽,讓他們可以自由發揮。」
投入公共服務,從彰化花壇鄉開始
大學生活讓林麗蟬的領導特質逐漸浮現,她開始到圖書館做排書志工,還去偏鄉義剪,在班上因年紀最長成為班長,後來就一路當了四年,老師也將許多移民署計劃交辦給她。
「我們的社區服務中心叫『報紙中心』,因為那裡都被報紙包起來。」開始投入公眾事務的林麗蟬,也將目光放回夫家所在的花壇鄉,她發覺有許多需協助的老人家,遂著手改造社區服務中心,成立圖書會、辦讀書會,先後創立「花壇鄉長春社區發展協會」和「台灣新移民發展與交流協會」,還擔任理事長。因偏鄉少有活動,舉辦活動時許多長輩還流下眼淚,對此她表示:
「我們辦活動沒有經費,都是使用者付費,很多講師都是新住民,有男有女,有些做音樂治療,或帶領長輩伸展身體,還有做口述歷史,談生活的故事,聊山村老樹和你的關係,而新二代就拿相機記錄,並透過攝影展方式呈現,這也是全國第一個和新住民結合的計劃,後來縣政府還跟我們詢問靜態展。」
這些經歷讓林麗蟬於2013年獲選十大傑出青年,但她並未就此停下腳步,一位縣府科長不經意的一句「台灣的志工都做不好,你一個新住民可以做什麼?」激勵林麗蟬到靜宜大學進修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又因擔任協會理事長,對NGO(非營利組織)產生興趣,決定報考國立暨南大學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研究所,「我的研究主題是柬埔寨的青年NGO,很多人說那就是60年前台灣NGO的樣貌」。她在2015年取得碩士學位,今年又考上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博士班。
「他是扮演一位天使的角色,但是是用不同方式表達。」談到當年那位科長的質疑,林麗蟬如此回應,也表示自己有時挺叛逆,後來成為行政院青年顧問也衝撞一些事,「中間不是每個人都喜歡你,是因政務委員馮燕推薦才走到現在,她告訴我:『你是女性、你是新住民,但關心的不只是新住民,還有很多面向,所以我認為你可以。』」
我認定的政治人物,是要代表人民
許多人都認為林麗蟬主要關注新移民議題,但她其實還身兼彰化扇形車庫導覽志工,今年清明連假期間回鄉導覽,讓許多人非常驚訝,「每次我去講扇形車站,還有人會哭,他們會說為什麼台灣的文物,是由從柬埔寨來的人在保護,但其實文史工作者們都做很久了,只是有時透過一個外籍的人來分享會比較有用。」
她說到,做志工是新住民與社區互動最快的方式,因為新住民需要多與在地接觸,需要文化碰撞,「我們常說不要歧視,但一定要透過活動才會更了解,例如辦鐵道研習營,而我這個人不怕被笑不怕丟臉就會上台分享。」談到台灣文資保存,林麗蟬感嘆道:「這是很衝突的,從文物保存來看是無價,但經濟考量則是要拆除。現在是保留處理,但保留方式有分活的、死的,活的是有呼吸,未來如果改高架,那一塊就會取消,還有人想在那邊蓋百貨公司。」
談起從學講台語、開車、美容、做新娘秘書到成為十大青年、協會理事長到成為台灣立委,林麗蟬說是「一股傻勁」支持她走到現在,而從鄉里服務到為國服務,林麗蟬對「政治」仍保有來自花壇鄉的那份樸實:
「我對政治人物這件事其實不熟。台灣政治人物有很多面向,有時很搞笑、嚴肅,也有不合情理的時候,而我認定的政治人物,是要代表人民。成為立委後,會希望做到全面溝通,這是和其他立委不同的地方,我們除了提案,還會實際做推廣,服務選民還是需要,但我們也要在自己專業上花時間深入。」
新住民媽媽努力的目標:如何讓孩子尊重媽媽的家鄉?
許多台灣早期移民婚姻,因中文都還沒學好,更別談讓孩子講母語,而林麗蟬從柬埔寨來到台灣,兩個孩子從小都是以台語為主,「那時母親來台灣,我女兒還跟她講台語,到最後我媽媽還會講一點台語」,但因女兒有回柬埔寨上課的經驗,孩子學習語言較快,慢慢地可和當地溝通:
「當然回來就忘了,但語言忘了文化不會忘,譬如吃鳳梨沾辣椒鹽巴,現在還介紹給同學。而除了文化的影響,還有人的關係,譬如女兒就比我跟哥哥的小孩更熟,透過網路就會學習彼此的語言,像我哥的小孩也去補中文,去年她去泰國比賽,就line我說跟舅舅講好了,比賽結束自己搭車回柬埔寨,舅舅會去接她。」
林麗蟬接著說道:「這其實就是辦新二代培力的意義。這些新二代回到媽媽故鄉,不是觀光,而是跟當地親人來往,我女兒現在比我認識的人還多。」

除了讓兒女與家鄉繼續保持聯繫,林麗蟬也下載柬埔寨的廣播App,有音樂台、體育台、娛樂台,「有些節目很可愛,會先跟外國人打招呼、會跟和尚打招呼,口氣和說法都不一樣,那我女兒常會笑翻,因為兩分鐘都在打招呼。」而柬埔寨同輩的兄弟姐妹,也常分享當地童謠給在台灣的兒女們,孩子們因而建立起彼此的語言。
每年暑假都會帶兒女返鄉的林麗蟬,今年因時間被立法院綁住無法待太久,但仍幫孩子安排到養豬場和米廠實習,「大家會覺得柬埔寨養豬場很髒,但其實沒有,另外還有參觀米廠,我們家族就是做這個,會希望他們到當地了解食品業。」在耳濡目染下,兒女從語言、文化慢慢了解媽媽的家鄉,也產生認同:
我女兒對身為柬埔寨孩子感到驕傲,還曾告訴我想去柬埔寨念大學,我爸爸有十個兄弟姐妹,我媽媽有七個,是大家族,她會覺得去那裡很快樂,我兒子國中二年級去吳哥窟,就很驕傲跟同學說「上禮拜才從那邊飛過來。」然而,要如何不強迫孩子,卻能尊重媽媽的家鄉,是很多新住民媽媽們努力的目標。
相關報導:


核稿編輯:楊之瑜
專題下則文章:
台灣「新南向辦公室」到底在搞什麼?黃志芳用十件事告訴你
最新發展:
-
教育部澄清「新住民語文課程」錯誤報導:只是多一種選擇,沒有一定要修2年前
-
除了印尼文、越南文選舉文宣,你知道新住民如何參與這次大選嗎?3年前
-
她曾是難民 如今成首位在美國當選公職的柬埔寨美籍女性4年前
-
《我的火星媽媽》微電影介紹:她不想讓同學知道母親來自印尼,因而撒了個小謊......5年前
-
2016「台灣的東南亞」事件回顧:首位新住民立委、趙德胤、全台移工慶開齋5年前
-
【這不是懶人包】從周子瑜,到川蔡連線——2016年台灣人「絕不能忘」的9件事5年前
-
專訪「十大傑出青年」何景榮:要證明給所有人看,身為新二代絕對沒有比任何人差5年前
-
林麗蟬談新南向:鼓勵孩子多認識新二代同學,除了解東南亞也學習尊重不同文化5年前
-
她21歲嫁來台灣,在第二任丈夫滿滿的尊重與愛之中,紀錄著新移民姊妹的生活6年前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