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大象會跳舞》引用自1950年代台影新聞片中的動物園廣告,如獅子跳火圈;猴子被穿衣戴帽,在鐵籠裡騎著單車繞圈,或者穿戴面具;山羊踩著滾動的鐵桶因踩空而折彎腿。鐵籬外,看檯站滿萬頭攢動的人群⋯
文:許古拉
由公共電視與國家電影中心合作企劃的「時光台灣:翻檔案」,黃庭輔交出的實驗短片《大象會跳舞》,從老檔案裡翻出了獵奇的動物雜技,也翻出了現代動物的籠中憂傷。全片以動物影像為主,沒有對白,音樂情緒輔助了整體的敘事進行。
動物有情緒嗎?動物有意識嗎?將人類使用的自然語言(Natural language)投射動物的表情或者動作,究竟是一種不科學的虛妄想像?還是提醒我們得重新思考其他的語言形式,從而更靠近他者的心靈意識?
動物園,一個仿擬自然環境的人造樂園,監視器、玻璃帷幕、鐵絲與電網,讓動物與人類隔離出安全的界線。鐵幕圍籬之內的百獸懨懨,各個顯得困乏無力,不具什麼威脅性,原始性慾已成了無生趣的無聊玩弄;至於外界每日千百雙眼睛的注視,或者各種試圖引發牠們注意的挑釁動作,在這亞熱帶炎炎欲睏的日頭下,除了偶而噴水器噴發的涼意,捉弄非我族類的誤闖小輩(一隻松鼠誤入猴園),都抵擋不了滿園瀰漫的厭世消極。
音樂成為引領情緒的主旋律,循環的固定節拍,琴聲雜揉悠揚的洞簫,低鳴哀戚的音色,催眠般,動物闔上欲睡的眼皮,風吹水波,波紋漫開,深深沈沈地帶著動物園的百獸們溯洄過往以雜技度日的時光。

這些引用自台影新聞片,是1950年代的動物園為了招徠顧客所拍攝的廣告,這些片段像是獅子跳火圈;猴子被裝扮擬人,穿衣戴帽,在鐵籠裡騎著單車繞圈,或者穿戴面具、雙手舞劍,模仿時下漫畫《諸葛四郎大戰雙假面》;山羊踩著滾動的鐵桶因踩空而折彎腿。鐵籬外,看檯站滿萬頭攢動的人群,他們如此全神貫注的注視表演,以至於癡迷呆看而忘了闔嘴。這些表演動作,一次、二次、三次的被重複放映,彷如無止盡,昔日的動物脫離了雜技的苦役,如今仍脫離不了受制的牢籠,繁衍數代後,身體的創傷記憶仍不斷的被複製,在夢寐時分無法停止的回想再現,如此剪接,黃庭輔稱之為動物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天落雨,這為動物一成不變的現實環境帶來偶爾的變化。一隻仰首伸舌接雨的猴子,固然是接收外界環境變化所得訊號而做出的相對探索,但在這持續約莫20秒的記錄時間內,音樂被抽離,即使我們並無法真正明白此刻的猴子在想什麼,但總會被牠那樣更接近、接收更多雨絲的探試,莫名被觸動。

既然自然語言在此成為無效溝通,那麼就讓紀錄影像來乘載牠們的靈魂吧,來看看動物的處境。如果我們從先前動物園裡的種種生活情境之中,感到動物的無聊,或者其實是感覺到自己的無聊(差別在於人類可以選擇走出戲院),這是否反映著脫離單一環境的移動能力,同時意味著更接近自由,脫離單一環境的能力這看似小事,卻是動物園內的動物難以想像的大事。
結尾落在一系列的動物凝視,被展示牢籠內的動物,直面鏡頭破壞了窺看銀幕的安適主體,有的意識到被鏡頭直視的,則左右顧盼,迴避神色宛如人化,畢竟面對這樣冒犯的侵犯,牢籠中的百獸也是奈無可為。

一隻抓著黃枯葉,頹喪著肩的紅毛猩猩,最終背過了身,作為微弱的抵抗,牠始終抓著失去綠意的枯葉,像是握著與原生自然的一絲脆弱連結,枯萎但尚存一抹希望的餘光。
思考動物的處境,這是黃庭輔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專心觀察動物園裡的動物生活,並且不受動物學範疇下的知識體系束縛,造就這幅動物日常圖譜,為凝視動物的影像課題新添思路線索。影片出色的音樂設計,來自林桂如的實驗音樂,帶來的不僅僅是憂傷的調子,間或帶有戲耍的情境跳脫。
林桂如受古典音樂的科班洗禮,而後轉向跨領域的音樂創作,遍跡劇場、影像、舞蹈、裝置藝術等等,她和黃庭輔最早的音樂合作於《台灣魔朵》(2000)。有段軼事是,黃庭輔這次原訂合作的音樂設計無故斷了音訊,由於時間短促,他只能就近翻找手邊適合的音樂,再花上一個月的時間剪接。
這也意外地讓林桂如這齣沈寂20年的,原名「焦慮的咕咕鐘」(1998)的劇目曲重新浮出檯面,巧合的是,光是曲名就與《大象會跳舞》的意旨不謀而合,不是嗎?
【臺灣電影聚落串聯行動】詳情請點擊
請於首場放映的前一個月5號至電影聚落官網完成線上申請,並繳交展演規劃,須至少規劃四場以上之本中心典藏影片放映(請見影片目錄)
責任編輯:游千慧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小心懷舊:反省臺語片的回顧框架和時代意義(下)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