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低價團省成本的最主要方式就是嚮導隊員比,還有嚮導自己開車。這兩個是削價的最主要來源,其他包餐炊煮保險什麼的大家成本其實差不多。 當然還有一種是剋扣嚮導薪水。
想要爬山,又沒有經驗或是找不到適合的夥伴可以一起去,這種時候該怎麼辦呢?在google搜尋「玉山、雪山、合歡山」等關鍵字,就會立刻出現許多「登山旅遊行程」。這是近年來在登山界大行其道的「商業登山團」,也是許多新手剛開始接觸高山的入門途徑。
什麼是「商業登山團」?目前台灣沒有明確法律定義,簡單來說,就是以登山行程為主要服務內容,在山域中的商業觀光行為。
參加商業登山團,有什麼好處?
由於登山並不是在平地或室內活動,有一定程度的風險,對沒什麼攀登高山經驗的新手來說,跟著有經驗、專業技能知識的嚮導一起登山,會比較安心、有保障,也方便省事,也可以藉此機會在比較輕鬆的情境下,學習並體驗爬高山。
商業登山團提供不只是帶隊爬山的嚮導,還包括登山所需的準備,像是上下山的路線規劃、申請山莊、申辦保險,有「司機」負責將人從住家或車站接送到登山口,「揹工」協助登山者背負裝備,「協作」負責在山上炊煮食物搭帳篷等;讓整個登山行程變成更完整的「一泊二食」。日前紅極一時、要價9萬的「嘉明湖貴婦團」甚至包括精緻燭光晚餐、瑜伽課等。
如何選擇商業登山團?
台灣的商業團有非常多種,品質參差不齊,同樣形成的價格也有不小落差;對新手來說,該如何選擇登山團呢?訪問業者、資深山友和專家,有幾個重要的指標可以作為參考:
- 嚮導隊員比
1個嚮導要帶幾個隊員?除了玉山、嘉明湖、奇萊南華這些初級路線,1:8勉強可接受,其他最好1:6以內。如果1個嚮導得帶超過10個人甚至是15人以上,很難顧及所有人的狀況;嚮導能分配給每個隊員的心力,會直接影響到隊員的登山安全。

- 嚮導本身的專業、經驗和證照
嚮導本身爬高山、帶團的經驗;嚮導有沒有「野外急救」證照,BLS只需要1天訓練,而WAFA或WFR這種4天以上的國際證照更保險。也可在報名前確認,嚮導是專職還是外包、有沒有定期進行訓練,了解嚮導的登山和帶隊能力。
長期關注商業登山團的部落客「城市山人」指出,好的嚮導服務不只是代辦住宿、接駁、雇用協作,他熟知路線所穿越的山域、水源、營地、撤退點等,甚至連行進、打包、裝備、輕量化等等都有系統化的研究。除了查氣象預報外,還懂得觀察天候變化、定位導航技巧、對環境保護的態度與知識、野外急救、風險控管。這些都是可評估的要素。
- 嚮導有沒有身兼多職,可能「過勞」?
嚮導是否連續帶團沒有適當休息?嚮導是否身兼接駁車「司機」?除了帶隊外,有時候會遇到嚮導還得接送山友往返登山口和出發地;高山的登山行程大部分都需要2天以上,假設嚮導又要帶隊又要開車,過於疲憊下,通常比清醒時更容易犯錯或疏忽。有些登山團會透過種種方式「省下」接駁車成本,但這對登山者來說絕對不是好事。
- 有沒有「行前說明會」和做裝備檢查
出團前有沒有開行前會、是怎麼開的?線上還是面對面?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說行前會嚮導會跟隊員上1堂簡單的登山安全課,確認每個隊員的體能條件、經驗以及裝備清單,甚至請隊員帶裝備來做檢查,提出調整建議。舉辦行前說明會是降低風險的關鍵之一。
【圖表】郊山、高山大不同,3張圖搞清楚如何安心上山平安下山的裝備
- 行程內容和價格差異
詳細比較各家的行程的內容差異,有些商業團是食宿自理、交通自理(如需要先到某個車站集合才上山,有些則可以接送到府)、有些有把部分工作外包給協作(不需要自己背負公裝公糧、自己煮飯)、有些則是把所有不同服務的價錢「分開算」,要自行加總;比價錢要先確認清楚團費包含的項目,釐清自己需要準備和負擔的部分有沒有辦法做到。
另外也不要一昧執著於「低價」,低價可能代表某些成本得由消費者承擔更高的風險來換取。
- 交通運輸
從家中或是大眾運輸往返高山的登山口通常路程不短,而且不可避免的要開山路;所乘坐的車子是否適合開山路?是幾人座,有幾個人搭車,是不是有超載的情況?另外也可詢問車子是司機的「白牌車」(私家車)還是公司營業用的商業車,如果是私家車,恐怕沒有保乘客保險,路途上發生意外的話難以追究責任和賠償。
- 其他
有些登山團標榜會幫登山者拍下美麗的照片留下紀念;有些會在開始爬山前一天住較好的民宿休息;有些則會有「慶功宴」;有些把登山課程和行程綁在一起,教登山者如何高山生火炊煮、露營、各種不同地形的行徑和攀爬和地圖判讀技巧等,甚至是手繪課、攝影課、瑜伽課,這些都會影響到登山團的價格。

訪問多位業者都直言,「一分錢一分貨」;商業團要省成本,包餐炊煮接駁成本其實差不多,省不了多少。所以最主要就差在嚮導的「工作量」。嚮導是否身兼司機自己開車、帶領過量的隊員,是否被苛扣薪水。這是現在商業團削價競爭的主要變因。
目前台灣的商業登山團並沒有明確的法令管制,也沒有要求必須具備體育署的山域嚮導證照才能帶團上山;一但發生爭議只能透過消保管協調。想跟團的新手如果對於登山不熟,至少可以先針對不同商業登山團多在網路上搜尋口碑互相比較,再來決定。
從「消費者」變成「登山者」
參加商業登山團比起什麼都得自己來的自組團,當然輕鬆很多。付了錢,好像就把自己的風險分給了他人,有人帶著走,甚至幫忙背東西;只要體能夠、身體沒出狀況,迷路、疲憊的可能風險都因為登山團的協助和陪同而下降。
但登山團是否也會造成登山者「依賴習慣」;如果想爬高山的人,都只想付錢輕鬆當個「消費者」,卻忘了登山的風險最終依然得自己承擔,發生意外又該如何釐清責任歸屬,這些都是目前值得深思的議題。
「城市山人」表示,自己最早開始爬高山也是透過跟著少人數的商業登山團來體驗學習,跟到1個好嚮導可以獲得很多登山需要的知識和技能;但他也坦言,商業登山團的本質是營利事業,登山教育並非他們的義務,商家與客戶的關係本質上不同,見到客戶有踰矩行為擔心罵幾句以後可能賺不到錢,只能簡單勸告或視而不見也是可能的。
台大登山社的資深山友蔡日興也曾說:
登山教育和商業登山有個本質差異。登山教育是希望學員告別媽寶文化,慢慢能自己遨遊於荒野間,而商業登山也許比較希望客戶戒不掉奶嘴,一直當媽寶。所以雖然形式上兩者的第一次都一樣,但是心態不一樣,就導致很多細節不一樣。
目前台灣商業登山團的管理機制要建立,嚮導的資格要被嚴格認定,所有的消費資訊要公開透明等,這些目標仍是漫漫長路。不過,隨著登山熱潮持續,商業登山團也蓬勃發展,開始登山的人們也越來越多。想要登山的我們,除了參加商業登山團,仰賴嚮導之外,也可以進一步加強我們自身對登山知識的瞭解,跟學習如何在山中能自主和自保,才能更長久地持續登山,跟享受山的美好。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楊士範
專題下則文章:
【圖表】郊山、高山大不同,3張圖搞清楚如何安心上山平安下山的裝備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