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亞洲與東南亞共產主義的發展有相似之觸,在二戰前後,人們加入共產黨的理由其實很單純。對不識字的工人來說,南下的共產部隊,教導他們一筆一畫寫出自己的名字;對窮人家庭而言,加入共產黨讓小孩還不至於餓死在街頭。廖克發的祖父就是在這個時代中加入馬共的。
採訪:曾傑、張馨云、周慧儀;撰文:張馨云、周慧儀
電影開頭搭配著浪漫的印尼情歌,畫面定格在廖克發的父親身上,手上拿著一幅爺爺的畫像,他的家庭圖像總有一個缺席的位置。爺爺加入馬共,在父親年僅3歲時就去世,從小父親就對「公公」(馬來西亞華人對祖父的稱呼)沒有記憶,而被歷史課本定位成「恐怖分子」的馬來亞共產黨,在家裡更是個禁忌話題。直到拍了這部片,他才得以理解這段不僅在他們家,也被整個世代集體遺忘的歷史。
三代歷史
亞洲與東南亞共產主義的發展有相似之處,在二戰前後,人們加入共產黨的理由其實很單純。對不識字的工人來說,南下的共產部隊,教導他們一筆一畫寫出自己的名字;對窮人家庭而言,加入共產黨讓小孩還不至於餓死在街頭。戰前,要嘛忍受英國殖民、要嘛挺身反抗;二戰時期,若不加入抗日軍(馬共的前身),大部分人就會被抓進日軍,打自己人。廖克發的爺爺就是在這個時代中加入馬共的。

「我相信他應該是一個滿衝動的人。」廖克發試圖想像從沒見過的爺爺。當年這個不識字、不會說英文的青年,不顧家人反對而加入馬共。廖克發曾訪問過的一位前馬共軍人,年歲已經80多了,就算步履蹣跚,仍在去年的黃潮運動中,和年輕人一齊走上街頭,「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一種年輕。」他說,那一股無畏的正義感,猜想也在爺爺的身上有過。
因為拍片,他與父親、祖父三代人之間的關係,有了轉變。廖克發小時候,和父親的關係很是疏離。為了養活一家人,廖克發的父親早年遠去新加坡工作,他則由祖母帶大。「以前我是不跟我爸爸說話的。我回去第一次跟他說,沒有爸爸是什麼感覺?他笑著說沒有就沒有阿。我爸60多歲了,這麼多年來他告訴自己,沒有爸爸還是得要活下去。」廖克發解釋道:「在拍攝訪談中有些情感,爸爸會突然頓住,無法用言語表達」但廖克發知道,當他主動向爸爸開口時,爸爸其實是開心的。
在父親離家打拚的時期,祖母是橡膠園的工人,父親也曾經幹過橡膠工人,他的童年回憶中的橡膠園,不僅是阿公打過仗的地方,也是爸爸從小玩耍的地方。「我爸爸的個性應該很像我爺爺,只是生錯年代。如果我爸生得早一點,應該也是加入馬共,或者我也是。」

完整的馬來西亞
對廖克發來說《不即不離》從來不是為了馬共的故事。「不是因為這是敏感話題,我才去拍馬共,因為爺爺是馬共,我才很直覺地去拍。」無關乎政黨派系,人性的美才是最吸引他的地方。就像祖母拒絕提起爺爺,卻還是在每年過年時,要後輩謹慎地朝畫像中的人祭拜,其中似乎有愛,也有恨。
由個人的疑惑出發,一一抖落家族記憶。除了從家庭中尋找,他也踏上泰國、香港和中國,追尋離散各地的前馬共家庭,納入更大的敘事背景。
過程中最不容易的,是他必須不斷放下攝影機,說服家人拍這部片的意義,也必須說服他的被攝者,這部片是需要讓後人知道的,他們才願意說更多。他感傷的說:「前馬共與小孩的兩代關係常常是不好的,即使曾驕傲的表示自己是『抗日英雄』,但因為馬共使他們必須逃難、捱苦日子,而這段歷史也不曾被他人所訴說,要子女如何去相信呢?」
「很多人覺得這部片太溫柔了,不夠跟政府抗爭,但我比較想談的是這些人的情感。」在台灣住了10年,這塊土地的從容和平靜,型塑了他的電影的調性,他也希望有另一個版本的故事,可以去拍打馬共的守衛員,呈現馬共是怎麼摧毀他們的村子,兩個版本一起播放,才算是一部完整馬來西亞的歷史。

透過電影,他也嘗試將廣東話、馬來語,以及媽媽的母語福州話搬上大螢幕,融合成第一部馬來西亞的華人紀錄片。然而,當他身旁的人知道這部片會在台灣、韓國等地上映時,反應竟是覺得,別人為什麼會想知道馬來西亞的歷史?
「我想從深處問的是,為什麼馬來西亞人不能自信地說出自己的故事?為什麼我們從來不覺得,我們有權利被別人知道?」對他而言,拍片就是他連結馬來西亞前三代人與土地的方式,「別人喜不喜歡、知不知道沒關係,但你有沒有能力說出來?不然說愛馬來西亞只是一個很空虛的事情。」
電影的結束,背景再次響起那首英文版本的情歌-也就是馬來西亞的國歌。未來,他希望能夠由紀錄片轉拍劇情片,訴說更多不為人知的歷史。「我拍電影,就是希望未來10年我的姪女、侄兒看到後,能夠知道馬來亞是什麼樣子。」
《不即不離》將於2016台北電影節播映
展名:2016台北電影節
展期:2016/06/30-07/16
地點:中山堂、新光影城、華山光點
詳情請點擊
責任編輯:曾傑
核搞編輯:楊之瑜
專題下則文章:
是賭注也是挑戰:專訪台北電影節策展人郭敏容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