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當我越貼近兒時的英雄,與他建立的情感與相處的時光就是真實;在茫茫人海中,能夠真真切切地與一個人好好相處,對我來說,這就是真實。
採訪、撰稿:李沂霖、黃立萍、陳群智
「講添丁,說添丁,添丁說不盡……」70至80年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聲音,他是吳樂天,生於1947年臺南市茄苳腳,著名的地下電台主持人,以講述廖添丁傳奇聞名,在導演盧彥中口中則是「南部人的劉德華」,是早期台灣社會共有的記憶之一。
吳樂天一生無畏無懼,數度與政府角力,如俠義英雄廖添丁,為台灣人的正義發聲。如今,或許吳樂天這個名字對新一代來說已漸漸陌生,然而他曾走在台灣歷史上的足跡仍值得探究思索。盧彥中導演的《就是這個聲音》,以兒時記憶與親身感受,帶著現代人透過他的眼,拼湊這個逐漸被人淡忘的傳奇人物。以下為訪談紀要。
- Q:你作品似乎都聚焦在社會上較獨特的「狂人」,像是《南島盛豔之花》的女性自畫像畫家和《瘋癲狂書道館》的鄉間書法家。請分享你選擇題材的方向,及這次選擇吳樂天為拍攝主題的動機和原因。
我很喜歡觀察人、喜歡去探討不一樣的人和我之間的關係,尤其是那些很特別的人,特別容易引起我得好奇心。例如我去拍吳樂天的第一天,在捷運上看到一位獨臂的大哥,身穿皮衣,手拿玉蘭花,完全吸引我的目光,我對這樣的人毫無抵抗力!拍紀錄片是很好的媒介,能夠專注於我想觀察的對象。

Photo Credit:TIDF提供
為什麼要拍吳樂天?對南部人來說,吳樂天就是劉德華,沒有人不知道!我小時候和阿公一起住在嘉義,大家都聽吳樂天講廖添丁,我當時印象很深刻,他就是我童年時期的背景音。直到2012年,我到越南擔任駐村藝術家,拍了農村的影片,我媽看了之後告訴我,片子讓她想到小時候的台灣,我才意識到自己對以前的臺灣一點都不瞭解。
阿公聽的吳樂天、阿嬤講的陳澄波,這些都殘破而模糊的存在我的腦海中,加上當時的政府很令人不滿,在我梳理自己的兒時記憶時,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早期無所畏懼的吳樂天,在當時,他是大多數人心中的英雄,如同義賊廖添丁,或許不正統,但給予台灣人心中的正義一種寄託,就像是西方的羅賓漢,也因此把《就是這個聲音》的英文片名取作「Once Upon a Time When Robin Hood Grew Old」。
- Q:跟吳樂天相處的情況如何?談談拍攝時的狀況,最開心和最困難的地方是?
決定要拍吳樂天的時候,他已經消失一段時間了,我到嘉義雲林一帶詢問許多人,沒有人知道吳樂天在哪裡,不過大家知道我要以他為主角拍攝,都很興奮,也有人覺得我瘋了。
最後我是在Facebook上聯絡到他,我運氣很好,他剛好要在艋舺地下街復出講古(就是所謂的說書),只要付兩百塊,就能坐在那邊聽他說故事,還有花生糖可以吃。我到了現場,有各式各樣的人,有趣的是,還有那位我在捷運上十分感興趣的獨臂大哥,我甚至發現他的獨臂是假的,要說這樣的人是騙子嗎?但其實他們也正努力生活著。我的感覺是,吳樂天給了這些生活苦悶的人某種程度的慰藉。
一開始拍攝不太順利,我是說故事的人,他也是。他在媒體界打滾多年,涉足廣播和電影,身為老江湖,他太了解我要目的。這時的他不如往日風光,誰想在人生進入低潮時被影像紀錄?所以拍攝過程中最難的就是取得他的信任。

Photo Credit:TIDF提供
第一年吳樂天都對我很有戒心,花很久時間才建立起不錯的感情,他其實是需要聽眾的,而我是他唯一的聽眾。現在回想起拍攝時最美好的時光,就是跟他並肩坐在地上,抽雪茄看電視,我很享受跟他相處的片刻。
- Q:是否有預期觀眾對吳樂天的想法?希望呈現吳樂天何種樣貌?
其實一開始拍攝的時候,沒有預設立場也沒有腳本,就是順其自然地跟吳樂天相處。我在拍紀錄片時,不僅僅是觀察的角色,甚至會變成對方,被攝者的所有情緒和狀態我都全盤吸收,這也是最辛苦的部分,要去消化所有的感受。因此我認為,《就是這個聲音》其實比較像是我的日記,呈現我是怎麼看吳樂天的。拍攝的這三年,我都避免去接觸過多吳樂天的資訊、刻意地不去閱讀很多資料,想保存我小時候最原始而純粹的感覺和印象。
在我心目中,吳樂天一直是偶像一般的存在,如今他的確不如以往那般意氣風發,我曾嘗試說服他釋放悲傷,但他仍保有一代英雄的倔強和堅強,不願輕易屈服認輸。如何讓心目中的男子漢在歷史上優雅的轉身,是我希望呈現的。
- Q:很多人看紀錄片都會落入對「真實」探討的迷思,你的想法為何?在《就是這個聲音》當中,關於吳樂天的「真實性」你又是怎麼看待呢?
我認為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真實。不少人看完片子後都建議我應該更詳細去求證,其實我都有去查,但是我決定連影片中採訪的人都不標名字和身分,因為我認為這些論述的真假不是最重要的,在影片最後我們一起毀掉那些刊載他豐功偉業的紀錄。我從資料庫找來的報紙,本來是要一篇一篇跟他求證,但後來覺得沒那麼必要了,他或許也不記得了。
當我越貼近兒時的英雄,與他建立的情感與相處的時光就是真實;在茫茫人海中,能夠真真切切地與一個人好好相處,對我來說,這就是真實。
《就是這個聲音》將於第十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中放映,詳細資訊如下:
《就是這個聲音》Once Upon a Time When Robin Hood Grew Old
盧彥中Adiong LU|2015|台灣|59min|彩色 |HDCAM數十年來,吳樂天以「義賊廖添丁」講古流行民間,政府對其恨之入骨,然而那卻是民主的伴奏,自由的號角。戒嚴時代,他暗渡陳倉,以游擊電台擾亂黨國媒體,被視為廖添丁再世。挺過牢獄,躲過追殺,他重返江湖的傳言始終不歇。近年,街頭運動風火再起,本尊悄悄現身,虛實傳說與荒唐歷史,尚待一一說來。
2016.05.10(二)15:00-16:00 光點華山(導演出席映後座談)
2016.05.12(四)13:30-14:30 光點華山(導演出席映後座談)
責任編輯:曾傑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TIDF】台灣是這樣長大的-「如果紀錄有顏色:綠色小組30週年」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