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川普移民政策引爭議,「廢除移民局」運動受矚目

2018/08/01 ,

評論

TIME

美國副總統彭斯在移民及海關執法局的發言畫面|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TIME

TIME

時代雜誌是全球最受信賴的新聞來源,透過卓越報導、文字與攝影捕捉那些形塑我們生活的事件。時代集團旗下擁有100個經典品牌如時人(People)、運動畫報(Sports Illustrated)、時代(Time)、與財星(Fortune)等雜誌,以及其他如英國創立的Decanter、Wallpaper等超過50個各式各樣的媒體品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川普政權的移民政策激起國際上一片討論聲浪,「廢除ICE」運動——也就是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U.S. 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 agency)——逐漸受到各國重視。

文:Olivia B. Waxman
譯:薛淳璟

川普政權的移民政策激起國際上一片討論聲浪,「廢除ICE」運動——也就是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U.S. 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 agency)——逐漸受到各國重視。

儘管並非所有針對ICE的民眾都有相同的訴求,但進行組織改革的意識在各地已引起高度關注。廢除ICE運動的主要倡議者為亞歷山卓.歐加修.寇蒂茲(Alexandria Ocasio-Cortez),一個年僅28歲的政治新秀,在本週(編按:原文發表於6月29日)紐約議會初選時擊敗連任十屆的約瑟夫.克勞利(Joe Crowley);以及眾議員馬克.波肯(Mark Pocan),在這週稍早向白宮提出廢除ICE的法案。德州觀察家(Texas Observer)在週三的報導中表示,至少19名ICE探員聯合上書給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提議將機構劃分成不同的獨立單位,去執行各自的工作。於此同時,有人則主張若不完全廢除ICE,就應進行組織改革,舉例而言,紐約參議員基爾斯滕.吉利布蘭德(Kirsten Gillibrand)認為應重新建設ICE,並賦予不同的任務,因為它現今已經演變成一種驅逐的力量。

所有關閉任何一個政府單位的議題,都可以追溯至該單位創立的緣由,以及它所背負的使命。對ICE而言,它成立的起源相當複雜,15年前ICE初設立時,是作為政府改變華盛頓處理議題方式的重點項目之一。

在2003年,這個新的機構和其他二十幾個單位合併,成為美國國土安全部底下的組織,是第一個雖是新成立的內閣層級部門,卻創設超過十年的單位,也同時是自美國國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創立以來,單一最大規模的政府重組。美國移民及歸化局(The Immigration and Naturalization Service,INS)過去掌理移民相關法律的執行,以及重整並分配任務至不同的機構;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專門管理進出港口的事宜,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Services)負責簽證相關業務,ICE則主導拘留、處置與追捕違反移民法律者。

組織重整是華盛頓領導人在2001年911恐怖攻擊後的因應政策之一,時代雜誌在2002年7月17日的封面報導中稱此事件為「共和國史上最重大的情報危機」。同時,報導內容指出「大眾對政府抗爭恐怖份子的信心逐漸衰退」,故多數布希政府(George W. Bush)的人員認為,這項重大的變革,不僅在國家因恐懼而氣氛低迷之際能強化國土安全,更意味著政府對國家有所作為,以提振全體國民的士氣。

「上千名訓練有素的殺手策畫攻擊我們,這個悲慘的認知迫使我們需要有不同於以往的行動。」布希總統在2002年6月6日針對內閣層級的國土安全部成立之需求做出說明。

儘管ICE成立的理由導因於恐怖份子的活動,其設立背後的理論體現了美國政府對移民觀點的轉變,康乃爾大學歷史學教授瑪莉亞.克里斯蒂娜.加西亞(María Cristina García)解釋。

「移民事務一度由美國商務部(Department of Commerce)以及美國勞動部(Department of Labor)所管轄,」加西亞向時代雜誌提到,「現今則由國土安全部負責。」

依據加西亞的說法,可藉由執掌的行政單位去推論「整體社會對於移民的認知與態度」,若移民被視為經濟或是勞動議題,則應由主導相關領域的部門接管此項事務。然而,政府將處理移民議題的單位編制於國土安全部門,則顯現這個社會觸及移民議題時,多聚焦於移民隱含的潛在安全威脅,例如尋求政治庇護者及難民。

這項改變並非始於2001年的攻擊。移民議題在柯林頓政府時期亦曾在國家安全問題中合併處理,特別是1993年2月26日的世貿中心爆炸案發生之後。加西亞指出,接下來的幾年,國會通過非法移民改革與移民責任法(Illegal Immigration Reform and Immigration Responsibility Act,IIRAIRA),專家認為該法的核心理念為限縮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的移民入境。在1996年法律通過後,遣送出境的案例數量大筆增加,並加強美墨邊界的安全管制及非法入境的懲處,但是輿論認為移民議題和國土安全的連結「在911攻擊後才真正有所發展」,加西亞說,且ICE的成立也是其中之一。

有些歷史學家則認為,這些增進美國國民安全感以及提升邊境控管體制效率的政策,終將引發其他的問題。其中一個嚴重的議題則是在國土安全部架構底下,相異機構間產生權責衝突的情況,也就是加西亞所提及的,以現況而言,需要進行廢除或改善的機構。

「當美國國土安全部底下設置著相互矛盾的機構,」加西亞解釋,「一方面,你設立一個機構,並交付它抵禦其他恐怖攻擊的任務,而另一方面,又設有一個機構專門處理難民以因應人道主義的呼聲。對部分支持難民的人道主義者來說,當然會質疑政府,能否在預設難民與尋求政治庇護者為潛在威脅的立場下,仍履行人權義務。」

無論ICE是否會進行組織重整,立法者已經針對輿論做好應對措施。當政客在國際上如火如荼的展開議題辯論,有些地區則試圖避免自己陷入複雜的機構存廢議題之中。例如德州的威廉森郡專員泰瑞.庫克(Terry Cook)的政策,他們禁止當地廠商提供ICE安置待聽審犯人的處所,她向紐約時報表示,和ICE合作會產生極大的爭議性,並影響郡內每日的商業活動,「我們沒有必要牽涉在內。」她說。

© 2018 Time Inc. 版權所有。經Time Inc.授權翻譯並出版,嚴禁未經書面授權的任何形式與語言版本轉載。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世界盃結束了,誰是政治上的最大贏家和輸家?



【TIME】【FORTUNE】全球中文獨家授權:

《關鍵評論網》獨家獲得時代雜誌與財星雜誌全球中文數位版授權,將每日提供兩大媒體品牌文章的中文譯文,題材涵蓋國際政治、財經、科技、文化、歷史、生活、娛樂等各領域。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