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特別報導

阿根廷否決墮胎合法化,展現天主教會對女性慾望的深度恐懼

2018/08/14 ,

評論

TIME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TIME

TIME

時代雜誌是全球最受信賴的新聞來源,透過卓越報導、文字與攝影捕捉那些形塑我們生活的事件。時代集團旗下擁有100個經典品牌如時人(People)、運動畫報(Sports Illustrated)、時代(Time)、與財星(Fortune)等雜誌,以及其他如英國創立的Decanter、Wallpaper等超過50個各式各樣的媒體品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如果我們更深入的探討這個議題,會發現議題的核心是女性能否展現自己的性慾,以及女性到底有沒有權利來決定自己是否要當一位母親。總結來說,就是女性的慾望。

文:Claudia Piñeiro
譯:韓詠翔

這幾天阿根廷最火熱的議題就是是否要讓墮胎合法化,他們距離廢除禁止墮胎的法條僅一步之遙。

我有一段時間很難向我來自其他國家的朋友或同事解釋墮胎違法的現象,因為拒絕給予女性墮胎的權利與他們對阿根廷的印象並不相符。身為一個人權發展先鋒國,阿根廷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大學之一,且有蓬勃發展的多元文化生活,甚至在八年前就引進同性婚姻。近幾年來也越來越積極鼓吹女權運動,將其聲浪帶上街頭並愈發大聲清晰。

「既然這樣,阿根廷怎麼能不存在墮胎?」他們總是嚴肅地這樣問我。然後我總是更正他們說,墮胎在阿根廷並非不存在,事實上,這件事在整個國家都會發生,只不過它們是非法且隱密的而已。它們並不在醫療體系裡面,所以有時候很血腥,甚至致命。

每年估計有50萬件墮胎發生在阿根廷,不過由於墮胎在阿根廷違法,在沒有官方統計資料可以參考下的估算結果並不會太精準。這個現實已經被隱藏了數十年,不過現在大家在會議、生日慶典、聚會甚至是排隊時,終於開始會談論有關墮胎的話題。一開始我們感到羞赧與尷尬,不過現在我們決定抬頭挺胸說出我們以往應該要說卻不敢說的事情,而且男性必須要聽。隨著討論熱度越來越高,我們發現,身邊經歷過墮胎的女性比想像的多。我們身邊的朋友、同事、女兒、姊妹或鄰居,很多人都有非自願懷孕而決定墮胎的經驗。

依據不同的社經地位,墮胎也伴隨著不同的風險。墮胎有可能在私人的醫療機構、詭異的醫療辦公室或孕婦家中進行。最好的情況是可以使用一種叫做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的藥物進行人工流產,如果情況差點,金屬衣架、織衣服用的針甚至是蔬菜的梗都有可能拿來進行手術。

基於上述現況,我們已經不能再等待下去了。如果我們持續禁止合法墮胎,阿根廷女性將會繼續暴露在如此危險的情況中。現在正是讓墮胎合法化並提供一套公共健康體系來應對這個既存問題的時候了,因為這個問題不只現在存在,以後也還是會存在。

RTS1WR0Y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阿根廷的法律規定除非一個女性正遭受生命危險、懷孕的孩子是被強姦而來,或是胎兒受胎的位置跑到子宮之外,否則進行墮胎的話,將被判一到四年的有期徒刑,沒有任何例外。然而,當我們訪問阿根廷人時,大部分的人認為不論墮胎的理由為何,將一位女性依此判刑是一件非常沒有邏輯的事情。既然社會共識已經除罪化這個行為,我們應當修改法律來反映民意。除此之外,如果對於墮胎的相關刑罰無法有效嚇阻墮胎,我們為何要將其納入刑法之中?

為甚麼墮胎除罪化的反對者,會攻擊或侮辱佩戴象徵支持墮胎合法化的綠色圍巾的女孩?為甚麼他們會因為立法者支持墮胎合法化而威脅他們甚至是他們的家人?是什麼驅使他們向希望墮胎除罪化的民眾大喊「你們都是殺人犯?」又是甚麼原因讓他們在牆壁上寫下「墮胎主義者們,你們將會得到報應?」

在爭議中出現這麼多的緊張與侵略性行為,顯示出在墮胎爭議中還有其他有力的反對者。有些人認為合法化墮胎與否的爭議在於改變後的法律是否合乎憲法;有些人探討胎兒是否已經成為一個生命;也有些人在乎的點在於墮胎合法化後將會給醫療體系與國家帶來多少負擔。但上面那些論點都只能算是藉口。如果我們更深入的探討這個議題,會發現議題的核心是女性能否展現自己的性慾,以及女性到底有沒有權利來決定自己是否要當一位母親。總結來說,就是女性的慾望。

女性的慾望帶來恐懼。若非如此,該如何解釋因強姦而來的胎兒可以捨棄但是合意性交的就不行?該如何解釋體外胚胎就可以被捨棄?到底是甚麼原因造成某些胎兒受到憲法的保護但是其他的就沒有?為甚麼有些胎兒被當成嬰兒但其他的沒有?每個胎兒都是相同的,唯一一個造成他們被對待方式不同的依據,就是他們是否是女性的性慾所產生的結果。

教會或是我國其他保守的團體對於承認女性存在慾望一事感到恐懼,這也是為甚麼他們譴責並認為墮胎應該被定罪。在他們眼中,女性毫無例外的就是生來當母親的。他們擅自幫女性訂下目標,且完全不顧及她們的意願。對他們而言,女性需要為她們的慾望付出代價。如果她們享受了一場性愛,並不幸地懷上了孩子,那她們就必須把他生下來。他們會說:「她是個成年人了,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慾望。」上述的言論是我們在21世紀時從國會議員、記者、傳播業者或其他個人口中聽到的。

有些天主教教會稱呼我們這些支持墮胎除罪化的人「帶著綠色圍巾的瘋女人」、「殺人犯」,並把我們與該隱(Cain,聖經中提到的人物,因犯下大罪被上帝流放)、希律王(羅馬時期的暴君)或彼拉多(將耶穌判處釘在十字架上之人)相提並論。教宗方濟各甚至認為墮胎無異於納粹優生學,只是名稱上比較好聽而已。

面對各方有力團體的巨大壓力,阿根廷參議院最終還是否決墮胎合法化,但我們應該讓女性有權利掌握自己的人生與慾望。我們不應該感到害怕,甚至是反對它。

© 2018 Time Inc.版權所有。經Time Inc.授權翻譯並出版,嚴禁未經書面授權的任何形式與語言版本轉載。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哺乳的歷史看似非常自然,結果竟出乎意料的複雜



【TIME】【FORTUNE】全球中文獨家授權:

《關鍵評論網》獨家獲得時代雜誌與財星雜誌全球中文數位版授權,將每日提供兩大媒體品牌文章的中文譯文,題材涵蓋國際政治、財經、科技、文化、歷史、生活、娛樂等各領域。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