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特別報導

「Instagram」正式成為動詞!看看英文字典裡又多了哪些新單字

2018/09/28 ,

評論

TIME

Photo Credit: Rolf Vennenbernd/AP/達志影像
TIME

TIME

時代雜誌是全球最受信賴的新聞來源,透過卓越報導、文字與攝影捕捉那些形塑我們生活的事件。時代集團旗下擁有100個經典品牌如時人(People)、運動畫報(Sports Illustrated)、時代(Time)、與財星(Fortune)等雜誌,以及其他如英國創立的Decanter、Wallpaper等超過50個各式各樣的媒體品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除了Instagram,retweer和unfollow也曾進入字典,其實與語言從存在以來就一直在做這件事——成長改變以適應使用者的需求。

文:Katy Steinmetz
譯:許睿洋

本周二(原文發表於9月4日),韋氏字典出版商Merriam-Webster將社交平台Instagram列入與Google和Xerox並駕齊驅的菁英企業之林:這些公司影響社會文化之深使得它們足以成為一個動詞。

「Instagram」一詞是本次Merriam-Webster宣布新增的840個新用語與定義的其中之一,係指在社交平台Instagram上張貼照片。而其形容詞「Instagrammable」則用以形容值得(在該社交平台上)分享的事物。

這是一個語言的重要時刻,因為它某種程度說明了特定的App是多麼受歡迎(Instagram近期才在舊金山的一場豪華記者會中,慶祝其達成10億每月活躍用戶的里程碑)。同時,也更廣泛地反映出當代英語使用者的思維,如同將「Google」一詞列為動詞即是反映了人們對科技的日益依賴以及對資訊立即性的普遍期待。Merriam-Webster特約編輯彼得.索柯洛夫斯基(Peter Sokolowski)認為,拜社群媒體所賜,許多人的生活成為一種「表演」,而此次的新增與這樣的事實密切相關。

Merriam-Webster的辭典編纂群其實並沒有真的替形容詞「Instagrammable」下定義;他們僅將其列為一種變化形態。然而,一本主流字典通常只會收錄已廣為流傳、且能持續存在的詞彙。而這樣的模式尤其說明了人們今日的價值觀。當今全球有10億人正思考著同一件事情,他們會將自身經驗(如他們正享用的食物、小周末夜、或他們的成就等)分為適合與不適合在Instagram上分享。

社群媒體的影響力從這次新收錄的詞彙便展露無疑。「retweet」一詞也經新增進入Merriam-Webster字典,係指在社交平台推特(Twitter)上重新張貼訊息等內容。而「unfollow」則是指某人在社交平台上「停止追蹤某人或某事物的動態消息」。

索柯洛夫斯基表示,網路剛開始形塑語言時,它是以我們在虛擬世界中不曾遭遇過的新名詞的形式出現,如「blog」,也就是「weblog」的簡稱。而現在則是關於我們如何使用這些新事物,例如把它們轉成「airplane mode」(飛航模式),或是「用它們來從事不應該耗費過多時間、且生產力低落的活動」(見「time suck」一詞)。

這些新收錄的詞條也彰顯了社群媒體對書面語言的深遠影響,不僅限於我們將其使用於何處,更直接改變了其組成結構。幾個世紀以來,我們幾乎不會把在口語對話中非正式的音調或用語書寫出來,但受歡迎的社交平台卻給了人們拼出這些非正式用法的理由,也讓語言學專家能夠研究並予以紀錄。因此有了如「coulda」(是在推特上表示「could have」的非正式用語)、或是「rando」(指隨機的任何人)與「avo」(酪梨)等簡寫的出現。

助理編輯艾蜜莉.布魯斯特(Emily Brewster)在聲明中說道:「語言持續發揮從存在以來就一直在做的事情——成長改變以適應使用者的需求。」

以下節錄此次Merriam-Webster更新後收錄的其他新詞彙:

  • bingeable: 形容(影集或戲劇)擁有大量集數能供人快速地接續觀看。
  • bougie: 以對財富、財產與受尊敬與否的擔憂為特色的人或事物。
  • bro-ey: 形容關於兄弟(bros,無論是否具血緣關係)、具有兄弟情誼特色,或暗指與兄弟相關之人和事物。
  • fintech: 係指一家公司與產品於銀行業務與金融服務業中,採用新研發的數位與線上科技。
  • hangry: 因飢餓而感到暴躁與憤怒。
  • Generation Z: 係指於1990年代後期至2000年初期出生的世代。
  • Latinx: 指關於或具拉丁美洲特色的人或事物-係用以代替「Latino」(拉丁裔男性)或「Latina」(拉丁裔女性)的性別中性用語。
  • salty: 對某人或某情況感到或表示憤怒
  • tent city: 係指由大量的帳篷構成、通常用以提供(給流離失所或無家可歸的人)臨時住宿的區域。
  • TL;DR: 「too long; didn’t read」 ,用以表示某事物需要過長的時間以至於無法或尚未閱讀。

© 2018 Time Inc. 版權所有。經Time Inc.授權翻譯並出版,嚴禁未經書面授權的任何形式與語言版本轉載。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鬥陣特攻》正為電競產業帶來巨大的轉變



【TIME】【FORTUNE】全球中文獨家授權:

《關鍵評論網》獨家獲得時代雜誌與財星雜誌全球中文數位版授權,將每日提供兩大媒體品牌文章的中文譯文,題材涵蓋國際政治、財經、科技、文化、歷史、生活、娛樂等各領域。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