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石油和其產出的巨大利潤幾乎影響1947年之後中東所發生的每一件事:它們變成華府與倫敦間關係持續緊張的來源。
文:James Barr
譯:洪新翰
保守黨的前英國首相安東尼・艾登(Anthony Eden)在退休時承認:「啊以諾,親愛的以諾!他曾經說過一些我聽不懂的話。」他回想著在1940年代和以諾・鮑威爾(Enoch Powell)的談話。保守黨在當時是反對黨;而艾登在當時被大家認為是英國有史以來最好的外務大臣,他曾在一場演說前請教他聰明絕頂的同僚有關住宅政策的事。
鮑威爾說:「我已經告訴你關於住宅我所知道的事,你可以根據這些完成你的演說。」「我可以和你談談你非常清楚但我卻不知道的事嗎?」他接著說。「我想告訴你在中東地區我們最大的敵人是美國人。」
「你知道的,我並不知道他想說什麼。」但艾登在回想這些年過後說:「我知道了。」
鮑威爾冷漠的眼神常讓人心神不寧,他之後反移民的煽動評論更讓人不寒而慄。但至少在這件事上,鮑威爾無庸置疑是對的。他在關鍵的一段時間投入了中東戰爭,見證了1943年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與小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間緊張的卡薩布蘭卡會議,美國總統的幕僚長當時也承認「美國有太多反英情緒。」而且鮑威爾絕非唯一認為英美在該地區是互為對手的人。他的政治敵手理查・克羅斯曼(Richard Crossman)在1946年拜訪巴勒斯坦後寫下「美國是英國現今治理中東最大的威脅」,並不只有英國人有這種感覺。
2年後美國臥底金・羅斯福(Kim Roosevelt),其曾經在開羅為戰爭效力,記得「當時在位的英國代表無視倫敦的指示,用他們的權力削弱美國的反對勢力,而美國當時每個舉動也都希望『置英國於死地』。」該地區的戰後巡視也強調了鮑威爾的觀點「實際上美國與英國在中東的相處並不愉快。」
現在這些都是被遺忘的歷史。冷戰期間,英國與美國嘗試不讓大家注意他們之間的不同,以及英國政府至今仍保留關於許多有關其同盟的文件作為機密。顯然這些事最好不要攤在陽光底下。這種保密政策、英美1991年在波斯灣結盟以及2003年於伊朗再次合作幫忙掩蓋了曾經是常識的事實:從1942年直到英國1971年離開波斯灣,英國與美國在中東毫無疑問絕對是競爭對手。英美在1953年聯合推翻伊朗首相穆罕默德・摩薩台(Mohammad Mosaddegh)——時常被用來當作英美合作的證據——是個例外,而非慣例。
這是個非常吸引人的故事。因為中東自有記錄以來就是強權鬥爭的競技場。20世紀前期,英國和法國是當時的強權。一戰期間,他們彼此瓜分了鄂圖曼土耳其在阿拉伯的領土,一旦贏了戰爭,會再度將土地劃分,委託其他國家管理,他們則在30年間持續統治絕大部分地區。法國在1946年被英國秘密幫助的黎巴嫩與敘利亞民族主義者趕走;然而英國的勝利也是短暫的,因為和美國之間的新競爭隨之而來。
英國最初想控制中東的動機是策略性的:藉由掌控埃及到伊朗一帶,它可以掌握歐洲與印度之間的路線。然而自1947年印度獨立後,這個策略顯然失去它的意義,但英國找到一個新的理由繼續待著——石油。英國公司於中東石油生產的掌控為皇室帶來鉅額收入,改善英國長期收支不平衡的現象,並得以捍衛自己與蘇聯間的戰爭。不過正如一位閣員所述,石油是一種「遞耗資產」(wasting asset),若沒有被原子能源取代(當時大家普遍認為是動力車),將在這個世紀結束時用盡。這個想法鼓吹了短視思維,並燃起一股希望:不管石油是否用盡,英國會設法抵制隨民族主義而來的壓力。

石油和其產出的巨大利潤幾乎影響1947年之後中東所發生的每一件事:它們變成華府與倫敦間關係持續緊張的來源。英國政府擁有該地區最大的石油公司,而且透過他們持有其他公司的股份,美國相較之下似乎較沒有組織。其政府的目標與石油產業常常不一致。不過當美國發現該地區龐大的石油儲存規模,當時阿拉伯美國石油公司(或稱Aramco)在特許權上的競爭,讓石油開發有了全新的戰略意義。
英國因在乎短期效益而急於捍衛自身利益,美國的主要利益一開始則是商業,這讓他們更務實且具有彈性。1940年代後期,雖然有來自沙烏地阿拉伯政府的壓力,但Aramco知道自己可以依靠政府支援,因此同意將一半的利潤分給沙國政府。這不僅突然讓沙國用以追求自身目標的金錢增加,且導致極大的政治動盪,也創下其英國競爭對手拒絕仿效的先例。這個舉動導致了一系列的事件,伊朗國有化英伊石油公司的資產,率先剝奪了其重要的帝國資產以及聲望,並讓該地區風光一時但現已岌岌可危的勢力陷入苦戰。
美國有意煽動這個過程,儘管艾登後來聲稱不知情,但他當時非常清楚這個事實。阿拉曼戰役6個月後——英國當時仍統治巴勒斯坦、佔領一半以上波斯地區並左右埃及、約旦和伊拉克的國王——身為外務大臣的他認為英美在中東的關係已經變得極其不易。他在記錄中總結該地區威脅英國地位的,主要是「民族主義的復甦……來自2股對抗勢力,也就是阿拉伯主義與猶太復國主義。而兩股勢力的對抗是由『美國猶太復國主義的擁護者』所挑起的。」
就如艾登運用「復甦」這個字所暗示的,英國曾經見過這2股勢力。令人擔憂的差別在於,在一個外務大臣的眼中,猶太復國主義份子已經成功獲得美國支援。以及當時阿拉伯民族主義的領導者,艾登的死對頭、埃及總統賈邁勒・阿卜杜勒・納瑟(Gamal Abdel Nasser),最終也將獲得美國的幫助。
英國試圖拉攏美國來處理這2大威脅。他們希望藉由說服美國政府來認可他們在巴勒斯坦的優勢地位,以阻止猶太復國主義份子的野心。如果他們可以說服華府按照他們的方式來支援該地區的戰後經濟體系,將能讓他們深入掌控整個中東地區。
今天這個策略明顯有瑕疵,1945年英國並沒有從中獲得優勢。就如他們一戰後所做的,他們期待美國陷入戰前的孤立狀態。然而,如果這種情況沒有發生,英國將發現他們自己正在和難以應付的對手競爭——這個重要的同盟,也是他們認為最親近的朋友。
© 2018 Time Inc.版權所有。經Time Inc.授權翻譯並出版,嚴禁未經書面授權的任何形式與語言版本轉載。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川普關閉巴解辦事處,可能終結巴勒斯坦「以外交手段解決衝突」的立場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