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神學家萊因霍爾德.尼布爾曾說,「在對手的錯誤中找到真相,以及在自己的真相中找到錯誤,才是明智之舉。」真心勇敢地傾聽反對意見可以加深自己的洞察力,磨礪自己的觀點。
文:NANCY GIBBS
譯:劉松宏
我的年度單字是「傾聽」。
這個單字是那些將其含義隱藏在音調中的單字之一。「傾聽」(Listen)是一個安靜的詞彙,念出這個單字時只發出L一半的發音,並且發出一點點的I,再輕輕吐出S。這個單字不同於耳朵接收的喧囂,亦是定義今年的詞語──喊叫、吼聲、爭吵和咆哮。當卑鄙醜陋的語詞充斥我們周遭時,「傾聽」就會變得非常困難。
在分裂的時代裡,「傾聽」特別需要勇氣。期中選舉中的選民關係除了分裂之外只有分裂;76%的人表示我們社會正在分崩離析,只有9%的人認為社會團結。當我們分裂的時候,我們會大聲呼喊以便讓對方聽見自己的聲音,但這種分歧越來越令人厭煩,所以我們逐漸不再互相溝通了。
「傾聽」成為一種形式的顛覆,是對派系分歧的反叛。所以我們拒絕彼此對立。我們曾在校園裡看過這種情況:大學生會將那些與他們觀點相左的講者噓下台。我們也看到了,當《紐約客》編輯大衛.雷姆尼克再也無法在紐約客節上為採訪史蒂芬.巴農而辯護,由於其他發言者威脅要退出整個活動。
即使在私密的場合中,對「傾聽」行為的敵意也在增加。15年前,大衛.義賽創立了公司StoryCorps人聲故事庫,這是一個口述記錄歷史的計畫,在美國國會圖書館內記錄和存檔人們的故事。該公司現在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人類錄音庫。這個有近50萬人參與的國寶級計畫,為其創始人贏得了麥克阿瑟天才獎,進而獲得了TED演講的機會,還有多項皮博迪獎。該公司設立的目的是:「提醒彼此我們共享的人性......並教導傾聽的價值。」
2018年秋天,義賽先生推出了一項新企畫:One Small Step。這個企劃不是用來記錄家人和朋友間的談話,而是記錄政治立場相左的陌生人之間,人與人的相遇。該任務是為了「提醒我們有更多的共同點,而不是彼此分裂,善待尊重那些與我們不同意見的人,這對於一個運作良好的民主社會來說非常重要。」
在錄音棚裡記錄下的事物──人類歷史中各種發現和探索的時刻──可能會帶給一些人啟發,也可能會激怒某些人。就像義賽先生告訴我的那樣,有些人只能通過輕視別人的稜鏡中聽到他們不同意的聲音。一位在美國國家公共電台的民眾說道:「在法西斯主義和民主之間沒有任何共同點。」另一名聽眾則說他們拒絕「煤氣燈操縱」(gaslighting),並說:「我拒絕與那些自滿、無知或合理化共和黨蓄意殘忍行為的人成為朋友。」
即使我寫「傾聽者」這個單字時,我也會稍停一下。研究信仰是如何形成的社會科學家發現:在政治包裝的對話中,我們一開始可能會傾聽對方,但一旦我們的固有觀點受到挑戰時就停止傾聽,腦中的警報器就會被觸發。很多政治家往往是讓人們接收大量的信息,無論是關於氣候變化還是犯罪率或疫苗,但卻沒有為大眾創造共同點;若有施行的話,情況恰好相反。黨派關係破壞了互相理解、阻礙思考、使得黨派忠誠凌駕於邏輯判斷之上。
上述這些都讓「傾聽」變得更加困難,但也彰顯「傾聽」更為重要。專家們總是讓我們相信是自己批判能力失誤,這實為潛在的陷阱。正確讓人感到非常安逸,進而讓人留步、不進取。
如果我們不再「傾聽」,我們可能會冒著變得更笨拙、更刻薄、更無趣、更冷漠的風險,甚至──或者特別是──對於那些我們不想傾聽的人而言。
2018年秋天,當我們回到校園時,於我任教的哈佛大學甘迺迪政治學院院長道格.埃爾門多夫將公民對話的健康作為課堂內外的優先項目。這包括與我們覺得令人心煩的想法進行拚搏,然後誠實而嚴謹地辯論那些權衡不同價值觀的政策建議。埃爾門多夫告訴學生們,「勇氣不只是為了你相信的事物而起身,有時候勇氣就是坐下來傾聽你最初不相信的東西。」
並不是說如果我們都學會傾聽,每個人的傷口就會癒合,衝突就會結束。傾聽也不意味著一定要放棄自己的價值觀;這是對謙卑價值的一種戰略提點。神學家萊因霍爾德.尼布爾曾說,「在對手的錯誤中找到真相,以及在自己的真相中找到錯誤,才是明智之舉。」真心勇敢地傾聽反對意見可以加深自己的洞察力,磨礪自己的觀點──特別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例如搞清楚如何做才是明智且公正的移民政策,抑或是我們於中東的價值觀與利益之間的巧平衡。
在很久以前我們就平息了我們的動物本能。2018年是公開激烈爭論的一年,政治鬥爭已經汙染了我們的友誼和家庭,使我們的溝通能力退化,損害了各級機構,並擾亂我們的和平。我在貴格學校長大,會定期舉辦靜默會議。對於一個9歲的孩子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我發現,現在必須提醒世人:如果我們一直聒絮不休,就無法聆聽到內心柔和、健全的聲音,當然,如果我們大吼大叫的話,我們就更聽不到了。
與其大吵大鬧,讓我們選擇傾聽。讓別人的思想給予我們微妙驚喜,並偶而保持沉默。
© 2019 Time Inc. 版權所有。經Time Inc.授權翻譯並出版,嚴禁未經書面授權的任何形式與語言版本轉載。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睡覺為什麼會打呼?什麼情況下應該擔心?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