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各家摺疊式手機陸續上市,但真有搞頭嗎?

2019/03/17 ,

評論

TIME

Photo Credit: 中央社
TIME

TIME

時代雜誌是全球最受信賴的新聞來源,透過卓越報導、文字與攝影捕捉那些形塑我們生活的事件。時代集團旗下擁有100個經典品牌如時人(People)、運動畫報(Sports Illustrated)、時代(Time)、與財星(Fortune)等雜誌,以及其他如英國創立的Decanter、Wallpaper等超過50個各式各樣的媒體品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每間公司對摺疊式手機應該是什麼樣子,都有不同的想像,也願意下更大的賭注,這在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斷老調重彈、了無新意的手機產業,這無非是好事一件。

文:Patrick Lucas Austin
譯:李宓

若想一窺(或購買)即將於今年問世的尖端智慧型手機,別忘了一年一度的手機業超級盃(Super Bowl)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obile World Congress)。而今年在2月28日正式落幕的通訊大會,其中一個明顯的趨勢,就是「摺疊式」智慧型手機的興起。這種手機有著一般手機的外觀,但可以掀開,變成像是平板的形式,儼然就是機件王國的下一位超級巨星。

但摺疊式手機真能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嗎?或者,很快就會淪落科技史上的冷宮?

手機製造商嘲弄摺疊式手機多年,今年卻變得無比認真。三星在世界行動通訊大會正式展開之前,於2月20日首度公開新機Galaxy Fold。正如名稱所示,Galaxy Fold可以展開,露出內層的7.3吋的螢幕;未展開時,則可使用外層的4.6吋顯示螢幕。這款手機較一般手機厚,擁有六個攝影鏡頭,今年就會開賣,不過一台要價1980美金。

不讓三星專美於前,中國手機製造商華為也在通訊大會上展示了自家的摺疊式智慧型手機。和三星的書本式開闔設計不同,華為Mate X有著可摺疊的8吋OLED螢幕,手機本身不對稱,螢幕可朝一側掀展開來,提供使用者三種不同的螢幕尺寸。Mate X摺起時,有著6.6吋的無邊框螢幕,手機的反面,也就是非展開方向,則設有三個攝影鏡頭,以及6.4吋螢幕。展開時,使用者則可享受8吋大螢幕,並可同步使用兩個應用程式,觀看影片時也不會受到鏡頭凹槽干擾。此外,華為Mate X是5G手機,但Galaxy Fold不是,這是三星的一大缺失。儘管如此,Mate X預定售價為2600美金,除非是最死忠的早期採用者,否則一般人恐怕難以接受。

其他手機製造商也已經宣布,或謠傳正在研發摺疊式手機,例如Lenovo聯想,以及中國的Oppo。

Galaxy Fold和Mate X都要價不菲,不過前瞻科技一開始的價格多半都偏高,需要時間讓它降回合理的範圍。市場調查公司NPD Group的副總裁兼科技與手機產業顧問史蒂芬.貝克(Stephen Baker)表示:「那些執著於價格和機型尚不完美的人,都搞錯重點了。」手機設計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斷老調重彈、了無新意,廠商願意下更大的賭注,無非是好事一件。貝克繼續說道:「每間公司對摺疊式手機應該是什麼樣子,都有不同的想像,在我看來,這是很棒的一件事。」

消費者真的會想要購買摺疊式手機嗎?畢竟某些更創新的設計,像是Motorola的「Moto Mods」可換模組,反應就不太理想。把貝克的想法暫放一邊,價格無疑是最棘手的問題。要價1980美金的Galaxy Fold將成為三星最昂貴的機款,遠遠超越Apple於2017年11月設下的爭議門檻——要價1000美金的iPhone X。相較之下,華為Mate X的2600美金就更讓人難以接受。但科技產品照例都會隨著時間而降低價格,以4K電視為例,一台4K電視曾經可賣到上千美元,但如今只需三位數美元就可入手。

h_55013105
Photo Credit: epa-efe

另一個問題是,摺疊式手機到底好不好用?這點則要看軟體設計師能否設計出相對應的app,彰顯這項新科技的優勢。研究暨顧問公司Gartner的資深經理兼研究員沃納.哥茲(Werner Goertz)表示:「端看摺疊式手機是否會成為很快消失的華而不實的玩意,或真成為一項破壞性創新科技,很大程度將仰賴軟體和作業系統的整合。如果App能完美支援兩種模式,那這樣產品就能發揮很大的價值,對專業人士和專業使用者來說尤其如此。」

三星特別提到,Google等公司正在更新他們的App,確保新版本可在Galaxy Fold螢幕上使用,其他公司應該也很快會跟進。然而,當有許多公司都紛紛提出更極端的設計,研發人員便很難開發出符合所有規格的手機App。

三星和華為都沒有提供試用機,因此很難斷定這項新產品到底好不好用。儘管如此,摺疊式手機前景仍令人期待,而且無論從科技面,還是文化面來看,它也為機體開發帶來了許久未見的新氣象。NPD的貝克表示:「長久來看,每個人都想要更大的螢幕。而這也有理可循,畢竟沒人想要隨身帶著一大堆螢幕。」就像當年Apple首次推出iPhone,它帶我們一窺未來的樣貌,而今日的摺疊式手機或許也能就此改變我們和科技的互動方式,以及我們創造、接收內容的途徑。

© 2018 Time Inc. 版權所有。經Time Inc.授權翻譯並出版,嚴禁未經書面授權的任何形式與語言版本轉載。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特教生」也能取得高學業成就?人腦適應能力超乎想像



【TIME】【FORTUNE】全球中文獨家授權:

《關鍵評論網》獨家獲得時代雜誌與財星雜誌全球中文數位版授權,將每日提供兩大媒體品牌文章的中文譯文,題材涵蓋國際政治、財經、科技、文化、歷史、生活、娛樂等各領域。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