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2019年開始,中國開放國外公司前來競爭,也規定販售傳統石油車的公司也一定要賣電動車,不過中國的汽車製造商都將焦點放在如WiFi等車子附加功能,但是像是安全性或高速控制功能等基本需求,卻落後於國外公司。
文:Jeffery Ball
譯:彭于庭
在中國首都北京的市郊,有一棟玻璃和鋼筋水泥蓋成的混合式建築,這是一間電動車公司的總部,裡頭的餐廳正在整修,完工後它就能快速地為前來面試的眾多海外人才提供披薩還有其他西式餐點。該公司一位在德國取得儲能技術碩士學位的王姓中國工程師歸國之後,就投入蓬勃發展的新興電動車領域以發揮所長,他表示:「我們必需讓公司有更國際化的感覺 ,總不能強迫他們一直吃中國菜。」
中國政府也同樣不能一直積極地引導國內電動車消費者去選擇中國的品牌,北京的電動車確實需要改變與調整,這是無可避免的現實。
雖然北京新能源汽車公司(以下簡稱BJEV)在海外默默無名,但他卻是中國最大的純電動汽車製造商,也是世界第二大製造商,僅次於特斯拉,他這十年來的成長要歸功於國家政府的支持。

不過現在政府要收回這些輔助措施了。BJEV的銷售量主要來自最低價位的電動車款,但現在政府卻要減少這幾款車的補貼。同時,政府也要開放電動車市場,歡迎西方國家更知名的車商來中國競爭,許多人認為此舉是為了緩和貿易戰。
因此,BJEV必須變得更成熟、行動要更快,所以它計劃從國外聘請一支電動車專家團隊。
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報導,中國的電動車市場遠遠超過其他國家 ,去(2018)年全球賣出的130萬輛純電動車中,中國就佔六成,而且因為電動汽車的需求增長預估會超過傳統汽車,國外公司都將電動車視為決定未來的關鍵之戰。特斯拉(Tesla)、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福斯汽車(Volkswagen)和BMW,都在努力開發電動汽車。
中國的電動車之戰帶有重大的地緣政治、經濟和環境,也讓中國市場成為電動汽車是否能夠實質取代全球汽油車的最大指標,也能觀察石油工業和氣候是否會因此受到影響。特斯拉在第一階段的電動車之戰(也就是西方市場)讓大型傳統汽車公司輸得很難堪,因此在中國的電動車之戰,可能讓其他公司逮到機會,挑戰備受爭議的特斯拉CEO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對於中國而言,這場電動車之戰將考驗國內產業推力是否足夠讓BJEV等本國公司可以在這個尚未成熟、還未確立領導者的產業中,打敗西方對手。

駐北京的彭博分析師寇楠楠表示,中國的電動車市場迫使「全世界的車商加速推動他們的全球電動車策略」。
國有控股的北京汽車集團於2009年成立BJEV,而北汽集團也是中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之一。今年2月,馬方烈被任命BJEV的負責人,底下約有6000名員工。據BJEV表示,前任負責人因為「健康和家庭因素」而離職。
而馬方烈給的書面回答則承認BJEV的確遇到一些挑戰。隨著補貼的減少,馬方烈不禁問:「新能源汽車如何吸引消費者?」隨著西方汽車公司湧入中國,他也表示:「他們的品牌經驗和技術實力不容小覷。」但是BJEV懂中國市場,並且正在努力推出更好的產品。馬方烈說:「我們認為,汽車公司之間的輸贏在於誰血量最多、失血最慢。」
根據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公司,中國2018年賣出的新車中有3.3%是純電動車,比美國的1.3%多了一倍多,而中國在2015年的數字則占0.7%。2018年,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總共占中國市場的4.5%。
據彭博社報導,BJEV於2018年在中國約賣出152,000台的純電動車,這比中國第二大汽車製造商比亞迪汽車多上近一半的銷售量。比亞迪是中國最大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製造商,去年銷售了24萬8947台,BJEV則不生產混合電力車。

中國政府正在為電動車計畫長期銷售目標。中國汽車工程協會表示,在2030年之前,將有40%的銷量來自電動車或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中國的雄心壯志包含了三個戰略目標:打擊污染、減縮石油進口、建立有競爭力的電動車公司,為了達到此三大目標,各級政府採用軟硬兼施的手段。
「軟」的措施包含巨額補貼,消費者可以用接近原本一半的售價買到某些車款。2018年最熱賣的車款就是BJEV的小型EC車款,補貼之後消費者只要花約8000美元,相當於25萬台幣,就能買到了。
「硬」的措施對於許多駕駛而言也同樣重要。對於像北京這樣有塞車問題的巨型城市,政府已經開始減少發放傳統汽車的車牌,也限制傳統汽車行駛於某些地區的時間。而政府同時增加核准電動車綠色車牌的數量,也不會限制行駛電動車的時間。
政府將補貼轉移到效能更高、續航力更強的車款為BJEV敲響一記警鐘。現在政府逐漸減少保護國內公司的政策,BJEV也還在想辦法該如何應對。
中國仍要求國外汽車製造商繳交進口關稅,否則不能在國內生產汽車。但是在2018年,國外公司不需要再與中國公司合資來避開關稅。
從今(2019)年開始,中國開放國外公司前來競爭。有販售傳統石油車的公司也一定要賣電動車,且要佔一定的銷售比,或是跟其他工公司購買所謂的新能源汽車配額,這個做法是參考美國加州的環境政策。

根據彭博社的報導,福斯汽車2018年在中國僅賣出約8000台純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但是預計從明年開始將銷售量提高到驚人的40萬台,在2025年甚至要達到150萬台。而特斯拉原先的態度是,只要中國繼續要求國外公司跟當地公司合資,他就不在中國生產汽車,但是在新政策推出後,特斯拉的工廠已經於一月在上海破土動工了,這也是特斯拉於海外所建的第一座工廠,且根據公司表示,年產量最終可達50萬台車。
在特斯拉使出這項大絕招時,BJEV也採取動作了。BJEV預計從明年開始售量要達50萬台,同時他還在開發海外市場。BJEV的會議室都用大城市來命名,而這位王姓工程師在總部的柏林會議室表示,中國的汽車製造商都將焦點放在如WiFi等車子附加功能,但是像是安全性或高速控制功能等基本需求,卻落後於國外公司。
王姓工程師表示:「國外公司在車子的基本功能上比較有經驗,之後我們要追求車子的質量,而不是一直說我們的車子是最便宜的,我們必須迎頭趕上其他公司。」
© 2019 Time Inc. 版權所有。經Time Inc.授權翻譯並出版,嚴禁未經書面授權的任何形式與語言版本轉載。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TIME專訪梅琳達蓋茲:「鉅富有時也會令人迷失」,這是什麼意思?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