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TIME】【FORTUNE】全球中文獨家授權

賣撥號盤起家的華為,如何一步步主導5G網路的未來?

2019/06/20 ,

評論

TIME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TIME

TIME

時代雜誌是全球最受信賴的新聞來源,透過卓越報導、文字與攝影捕捉那些形塑我們生活的事件。時代集團旗下擁有100個經典品牌如時人(People)、運動畫報(Sports Illustrated)、時代(Time)、與財星(Fortune)等雜誌,以及其他如英國創立的Decanter、Wallpaper等超過50個各式各樣的媒體品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與華為的鬥爭,很有可能將5G的發展推向兩個截然不同的陣營——接受中國5G網路的國家,和那些全盤抵制中國產品的國家,結果就是阻礙全球的連結,更使小型企業被迫做出選擇。

文:Charlie Campbell
譯:劉松宏

丹尼斯.杭路德(Dennis Honrud)一家人在蒙大拿州東部種植小麥已歷經三個世代。杭路德不以遵循古法為恥,每次只播種自家6000英畝田地的一半,剩餘一半休耕以避免土壤枯竭。他感嘆道:「這裡沒剩多少人留下了。」如同全球經濟體中的許多勞動者一樣,這位68歲的老人也需要時時上網,在他的綠色約翰迪爾拖拉機上監控農作物價格和天氣更新。因此,他要求一家電信業者在自家後院設置一座基地台。

位於蒙大拿州格拉斯哥的杭路德一家地處偏遠,以至於無法接收到美國四大電信業者威訊通訊(Verizon)、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T-Mobile和Sprint等公司的訊號。因此杭路德向當地電信業者Nemont Wireless詢問要求裝設基地台。而現在,杭路德一家的手機網路非常順暢。當車禍偶然發生在杭路德一家農場旁邊的公路上時,公路巡警不再需要開車到一英里外才能接收到訊號。現在他們可以直接在現場撥打電話。即使目前還未有因此成功拯救生命的案例,但是杭路德說道:「未來某一天一定會有的。」

然而有一個問題。

就如同其他四分之一的小型、負責滿足格拉斯哥等農村地區需求的「三級」電信業者一樣,Nemont使用來自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公司華為所提供的產品。這家中國公司去年創造了令人難以置信的1070億美元收入,向全球170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業者出售電信設備。而這間公司可能也是世界上最受爭議的公司。

xns4noxhm41u4lz59eqtkfi02ljxtw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華為長期以來一直被指控經常侵犯智慧財產權、向伊朗和朝鮮等敵國出售美國技術,並且擔任中國共產黨的特洛伊木馬潛入各國。儘管華為手機因安全問題而被美國四大電信業者所排拒,該公司還是躍升成為全球第二大智慧手機製造商——次於三星,先於蘋果。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克里斯托福.瑞伊(Christopher Wray)指責華為「犯罪行為遍布各地」,目的是「破壞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

5月15日,川普政府將華為列入商務部的「實體清單」(Entity List),這意味著美國公司需要特殊許可才能與其發展業務。為了遵守該項規定,谷歌開始限制華為部分的安卓(Android)操作系統。單單去年,美國晶片製造商就向華為出售了總價值約100億美元的零件,而現在他們也不得不效仿跟進,遵守該規定。

因為華為極度依賴美國零件,實體清單不僅對華為帶來打擊,也影響到所有使用華為電信設備的國家。新美國智庫的網路安全研究員山姆.薩克斯(Samm Sacks)說道:「此舉動一直被認為是種『極端選擇』。」他經常向國會報告中國的政策。薩克斯說道:「這不僅僅是對華為這間公司的嚴重打擊,也削弱了全球科技供應鏈的整體概念。」

華為在5月20日獲得暫時豁免,美國商務部宣布暫緩該規定90天。但該公司很久以前就開始致力於減少對美國零件的依賴、生產自己的半導體晶片,並為安卓開發替代的操作系統。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於5月21日在推特中發文,表示這次將華為列入黑名單是「一個轉捩點」,象徵「美國半導體公司將逐漸失去中國市場」。

這場科技冷戰至關重要,因為它可能會減緩或大幅改變一項技術的推出——5G網路——這項技術極可能定義未來十年網際網路的發展,而華為幾乎壟斷了整個5G的市場。自從上次美國與蘇聯搶著將一名人類送上月球以來,推出5G的競賽是目前全球科技霸權最重要的戰役。贏家將獲得數十億乃至數萬億美元的利潤,並在為接下來十億網路用戶創建基礎建設的大業中佔據一席之地。而現在看來,美國似乎節節敗退。

第五代網路技術於4月3日首度於美國芝加哥和明尼亞波里斯開設服務。如果不是因為杭州、上海和武漢的人民早已在此之前享受試用版的5G網路好幾個月的話,對於美國資訊科技基礎建設來說這可能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在北京市房山區,自動駕駛汽車已經在使用5G網路來向彼此傳輸數據以避免相撞。

RTX6XAL8 華為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中國在5G網路方面的優勢讓美國陷入困境,美國已經習慣了支配新技術及享有其附帶的經濟成長。如果美國在這次的5G網路競賽落後了,是否就將會失去產生下一個亞馬遜(Amazon)、網飛(Netflix)、優步(Uber)等成功企業的機會?到目前為止的現況,一直都是美國科技公司創新發明、中國企業複製山寨,但這與美國擁有基礎設備的優勢、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得以輕鬆獲取資本等因素有著很大關係。

如果美國沒有了這些優勢,將會意味著什麼?如果下一個萬億美元巨頭——類似蘋果或微軟、做出的每一個決定都足以改變全球格局——來自中國呢?

5G網路不僅僅只是手機上的另一個符號。網路從3G進步到4G,意味著我們原本只能夠在手機閱讀文章,現在能傳輸電影。但從4G到5G的飛躍進展,將意味著你擁有的每個網路設備下載和上傳速度都會呈指數上升,能輕鬆地將這些設備連接到個別網路,並且能夠將電腦操作技術卸載到雲端。

這不僅是自從智慧型手機發明以來電腦計算領域最重大的轉變,也將推動自動駕駛汽車等產業取得巨大進步。

5G網路的來臨意味著幾乎所有帶有晶片的設備都將被連接到無線網路,如果由一家中國公司負責建構這些網路,將會帶來巨大的地緣戰略意義。5G的基礎建設將會把工廠、發電廠、機場、醫院和政府機構連結在一起。韓國大學資訊安全學院的林中胤(Lim Jong-in)教授警告說,如果5G網路受到廣泛持續的攻擊,那將「代表著整個社會的徹底崩壞」。

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美國會對華為採取如此強硬的態度。

華為在10年內花費了20億美元來確保自己處於全球5G網路技術創造者的最佳地位。該公司已簽署合約向40家國際業者提供5G設備,並運送超過7萬個5G基地台或短程收發器。而白宮正在盡一切努力來減緩該技術進展——不僅僅在國內進行打擊,而且還向世界各地的盟友施壓,要求他們基於國土安全的理由禁止使用華為的5G網路。

美國國務卿麥可.蓬佩奧(Mike Pompeo)於二月下旬表示:「如果有國家採用華為設備並將其置於一些關鍵訊息系統中,我們將無法再與他們共享資訊,也無法與他們一起共事。」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日本默許該禁令;其他國家,包括英國和德國,則兩邊都不願意得罪。華為公司反過來指控美國政府禁止其5G設備,並聲稱該禁令是「違法的」。

RTX6P4FT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

然而還是得保持警惕。中國2017年國家情報法第七條規定:「任何組織或公民都應支持、協助和配合國家情報工作。」即使華為不是同謀,也毫無疑問地中國政府可以強迫其執行。中國的每個公司都有法律義務設立內部的共產黨分部——有黨籍員工須開會討論意識形態——其忠誠和目的充其量都是模糊難明的。

外交關係委員會數位與網路空間政策計畫主任亞當.西格爾(Adam Segal)說道:「如果中共教唆華為執行某項任務,華為不太可能有拒絕的餘地。」

華為現在正試圖說服全世界它是一個不受黨派影響的合法公司,而負責這項任務的是前軍事工程師任正非,他在1987年以5800美元的投資金創立了華為。他將最初以轉售香港製電話按鍵起家的小型企業,轉變成現今擁有18.8萬名員工的電信巨頭。

今天,華為的人工智慧運作工廠每28.5秒就能生產出一臺智慧型手機,其浮誇的會議中心讓人聯想到凡爾賽宮。任正非炫富的行為與當初謙卑的態度完全不一樣。他出身於中國中部一個貧窮的省份——貴州,是在貧困家庭中成長、七個飢腸轆轆孩子中的一員,而且還操著濃厚的鄉下人口音。

他結過兩次婚,也承認長期待在辦公室工作而忽略了自己的三個孩子。他向被大型外國公司忽視的農村地區供應電信設備,而在中國新興的電信市場中建立了立足點,並以受軍事戰術啟蒙、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而聞名。前僱員抱怨此種充斥著狂熱的氛圍:其被稱為「狼性文化」,希望以「犧牲」來彌補顯而易見的低效率。

一位前主管告訴《時代雜誌》:「這是讓員工燃燒自我、使公司持續運作。」但華為工程師也因使得一些瘋狂計畫成真而聞名(但華為工程師也聞名於尋找方法來實現一些瘋狂計畫),例如:設於珠穆朗瑪峰上海拔超過17000英尺的4G基地台,讓登山者和救援人員的手機訊號範圍更廣。而該公司也計劃很快會將該基地台升級到5G。

RTX6XALA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華為員工餐廳內的大型海報

長期以來任正非一直避免與美國媒體對談,但隨著政治行動的加劇,他開始回應媒體。

他在深圳的辦公室中說道:「美國太過嚴肅地看待我們,所以我們希望透過像這樣的談話,可以表明真相並且更加理解彼此。」他自稱將14%的收入和45%的員工(80000人)投入於國際中心的14個研發項目中。華為去年申請了5405項專利——是至今世界上申請專利數量最多的一家公司。

據該公司聲稱,全球百分之四十的人口使用設有華為設備的電信服務。

美國政府聲稱華為透過不公平的方式取得了商業利益,例如:竊取美國企業的智慧財產權。根據美國1月16日提出的起訴書表示,華為向竊取公司技術的員工提供獎金(該公司否認這一點)。華為已經解決了思科(Cisco)、摩托羅拉(Motorola)和T-Mobile等公司提出的智慧財產權侵犯案件。

2018年,美國半導體公司阿汗半導體(Akhan Semiconductor)向華為寄送「鑽石玻璃」智慧型手機螢幕樣本以進行測試。該公司表示,樣本後來很晚才被送回,而且上面有破損,還有一些碎片遺失。隨後FBI進行調查得出的結論是:該樣本被一台高功率雷射破壞,顯然是為了對其進行逆向工程。

對於阿汗半導體公司首席執行長亞當.汗(Adam Khan)——自2007年以來他已投資600萬美元用於增進技術——來說,這起智慧財產權竊盜案「極度令人失望」,並且可能因其科技在軍事方面的應用而有國家安全疑慮。汗說道:「我會建議美國政府與華為保持一定的距離。」並補充道「很多很多」發明家都對華為有著類似控訴。針對涉嫌智慧財產竊盜案的華為之刑事和民事案件正在進行中。

任正非否認其公司竊取他人科技,堅稱他「極度尊重智慧財產權」。

任正非, 習近平, 華為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習近平與華為創辦人任正非

除了智慧財產竊盜案,華為還有關於間諜活動的指控。一月時,波蘭警方以涉嫌從事間諜活動的罪名逮捕了華為員工王韋晶和一位波蘭公民。華為解雇了王韋晶,任正非還告訴《時代雜誌》:「華為所有員工都不得違反當地法律及規定。」而當任正非被問及是否效忠於中國共產黨時,他回答說:「我忠於我的客戶。」

華為長期以來也一直被指控在其軟體和硬體設備中留下秘密漏洞或「後門」,以非法取得用戶個人資料。法國「世界報」(Le Monde)於2018年報導表示:由於華為的蓄意漏洞,位於亞的斯亞貝巴的非洲聯盟總部使用中國政府贈與、華為建造的資訊科技系統遭到駭客入侵。華為和中國已拒絕對此違法行為負責。

任正非表示他寧可解散公司並關入大牢,也不願在華為的科技設備中安裝後門。如果背叛客戶,就必須冒著自行償還數十億美元銀行貸款的風險。任正非說道:「相比之下,我覺得鋃鐺入獄可能還好一點。」

到目前為止,美國仍無法證明華為製造的科技設備留有後門。但英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National Cyber Security Center)監督委員會三月份的一份報告宣稱,華為的軟體產品存在有「會引起嚴重網路安全和可用性風險」的缺陷。儘管英國的報告並沒有找到證據證明該漏洞是中國干預的結果,但美國情報人員認為,毫無疑問地中國情報機構既掌握有關該缺陷的相關資訊,也有充分的機會來濫用這些漏洞。

美國國家情報副總監蘇.高登(Sue Gordon)告訴《時代雜誌》:最大的危害不僅僅存在於華為及其他中國公司銷售的硬體設備,還存在於其運作的軟體,例如:用於例行安全更新的密碼。

因此美國正在運用其遊說能力來令華為與世界上其他國家之間產生不睦,就一點也不奇怪了——然而這些努力並非全部都有效。歐盟行政機構在三月回絕了美國呼籲禁止與華為往來的要求;經過好幾個月的舉棋不定,英國政府也於4月24日決定同意於周邊5G設備中使用華為的產品,同時也禁止其用於核心基礎建設中。

蓬佩奧大力抨擊了此一決定,該決定也使得英國首相特瑞莎.梅伊(Theresa May)的內閣因意見不合而分裂。蓬佩奧在5月8日表示:「為什麼會有人願意將這種權力賦予已經嚴重侵犯網路空間的政府?」

英國國防大臣Gavin Williamson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時任英國國防部長的威廉森,因疑似對媒體透漏英國使用華為的內部討論細節,而遭梅伊逐出內閣

在德國,美國駐德大使理查德.格瑞尼爾(Richard Grenell)在3月7日的一封信件中告訴德國經濟部長,美國將限制與德國的情報分享,除非德國在5G網路建設中封殺中國公司。該威脅似乎加強了德國不願立法針對華為的決心;兩週後,德國總理安喬拉.梅克爾(Angela Merkel)表示,她不會「僅僅因為來自於某個國家」而單獨針對一家公司。

不過德國官方也表示他們也會多加注意將這個市場交給中國的風險。去年秋天,梅克爾的外交部長和內政部長建議她將中國公司摒除於5G網路計畫之外。

專家表示美國盟友拒絕華盛頓白宮的代價可能遠超其想像。使用華為產品的國家可能會發現他們不再能夠參與美國的武器系統和平台,這將使得與美國進行聯合培訓和安全合作會變得更加困難。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前分析師、現任於蘭德公司的提莫西.希斯(Timothy Heath)說道:「對軍事和情報合作的影響可能會進一步使美國與盟友之間緊張的關係更加惡化。」

但是拒絕與中國往來也可能構成威脅。在紐西蘭禁止與華為於5G網路建設合作後,北京對其發動了經濟戰作為報復:限制國人前往旅遊、延誤海鮮進口、甚至當飛機上的文書資料將台灣視為獨立國家後,強迫紐西蘭航空公司一架飛往上海的客機返航。

當加拿大於去年12月同意逮捕任正非的女兒、華為首席財務長孟晚舟,並代表美國檢察官因孟晚舟涉嫌非法行為而要求將其引渡至美國時,中國開始採取行動。政府拘留了13名加拿大公民、指控其中兩人從事間諜活動,另外兩人因毒品罪被判處死刑。

任正非表示對女兒的指控毫無根據並且出於政治動機,她的肖像也掛在他凌亂辦公室中最顯眼的地方。他否認政府的行為可以證明華為與中國官方勾結。任正非說道:「中國政府保護人民天經地義,特別是一家公司的主管無緣無故被逮捕。」

美國與華為的鬥爭很有可能冒著將5G的發展推向兩個截然不同的陣營——接受中國5G網路的國家和那些全盤抵制中國產品的國家——阻礙了全球的連結和殃及公司被迫做出選擇的底線等風險。科技分析師斯蒂芬妮.黑爾(Stephanie Hare)表示,世界第一和第二經濟體彼此之間缺乏信任意味著其他的國家都被迫根據自身利益而選邊站。黑爾說道:「沒有人能當牆頭草。」

ez6iwcyn9052b5uaciqmkl9dacocm3
Photo Credit: 中央社
華為全球財務長孟晚舟

如果其中一方沒有如此明顯的商業優勢,那麼做出這個選擇可能會比較容易。華為在產品生產能力方面領先於競爭對手約18個月,其5G基地台和無線網路設備比現行4G網路更小、更實惠,還比競爭對手便宜30%。

華為已經為許多國家提供4G網路基礎設備,這使得該公司能夠比額外使用其他競爭對手的產品更快、更低成本地將其升級到5G。因此這場競賽並不膠著。美國的軟體公司皆沒能夠推出5G,這意味著如果對華為禁令持續存在,美國消費者和企業將不得不轉而依賴華為的國外競爭對手,主要是瑞典的愛立信(Ericsson)或芬蘭的諾基亞(Nokia)。

大型企業也偏好與這些外國公司合作而不是冒著風險與華為合作。曾被這家中國公司獻殷勤的幾位跨國公司主管告訴《時代雜誌》他們不願意與之做生意,都是考慮到漏洞編碼和安全隱患問題。《時代雜誌》注意到一家與華為合作公司的內部電子郵件,該信件警告員工出於間諜軟體的問題不要安裝其軟體。

然而此事對於美國國內所需的成本可能還是會相當高昂。

就如同蒙大拿州的格拉斯哥,美國幾乎每個地方的無線網路設施都安裝有華為的設備。Nemont公司的首席執行長麥克.基高爾(Mike Kilgore)表示,光是因為華為產品禁令而拆除/更新的成本就要耗費Nemont五千萬美元,這將會危及到這些小型電信公司的存活。也意味著許多居住農村地區的美國人——包括小鎮消防隊和警察部門以及緊急救援人員——可能會失去他們的手機訊號和頻寬服務。其他國家也將會發生一樣的問題。

AP_18345157970687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現在的問題在於川普政府是否能找到折衷方案。去年美國對中國企業中興通訊(ZTE)採取目前對華為的類似舉動後,中興通訊幾乎無法營運。最終川普總統透過談判向中興通訊索取了10億美元的罰款,讓其得以繼續與美國貿易。

能夠有效「談條件」的總統才是杭路德及其他65%格拉斯哥居民所想要的,這也是他們投票支持川普的目的。杭路德沒有料想到他的生計會成為這個事件的槓桿,但他表示這項科技是「他們可以與之談判的籌碼」。美國商務部的暫緩禁令政策讓現有的華為設備——例如安裝在杭路德農場中的設備——能夠繼續運作。

杭路德並不特別擔心華為可能帶來的風險,他說道:「如果華為能夠研發出一些我們無法深究的科技,那麼代表我們國內的工程師太愚笨了。」

©2019 Time Inc.版權所有。經Time Inc.授權翻譯並出版,嚴禁未經書面授權的任何形式與語言版本轉載。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英國政客對脫歐的態度,赤裸裸地向世人展現政治的醜陋樣貌



【TIME】【FORTUNE】全球中文獨家授權:

《關鍵評論網》獨家獲得時代雜誌與財星雜誌全球中文數位版授權,將每日提供兩大媒體品牌文章的中文譯文,題材涵蓋國際政治、財經、科技、文化、歷史、生活、娛樂等各領域。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