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TIME】【FORTUNE】全球中文獨家授權

性工作者當年促成石牆暴動,如今同志運動份子對他們虧欠許多

2019/07/19 ,

評論

TIME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TIME

TIME

時代雜誌是全球最受信賴的新聞來源,透過卓越報導、文字與攝影捕捉那些形塑我們生活的事件。時代集團旗下擁有100個經典品牌如時人(People)、運動畫報(Sports Illustrated)、時代(Time)、與財星(Fortune)等雜誌,以及其他如英國創立的Decanter、Wallpaper等超過50個各式各樣的媒體品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事實上,爭取LGBTQ權益的鬥爭與性工作者權益的鬥爭是密不可分的。這兩項運動都堅定地認為警方沒有權力干涉法定成年人如何使用自己的身體;這兩項運動都要求國家不應該干涉被邊緣化族群的自由。

文:Scott W. Stern
譯:劉松宏

1959年5月的一個傍晚,洛杉磯分局的兩名警員進入庫柏甜甜圈店——一家簡陋、位於市中心的咖啡館——找碴。正如歷史學家莉莉安・費德曼(Lillian Faderman)和史都華・狄蒙斯(Stuart Timmons)所描寫的,洛杉磯警局(LAPD)「以身為全國同性戀中最堅定的敵人之一而自豪」,而庫柏甜甜圈店過去以同性戀者、變裝皇后、跨性別者、非常規性別族群、妓女——兼職或是全職的性工作者——夜晚流連的場所而聞名。其中的許多人都是有色人種。在那個春天的夜晚,警察闖入並指著三名顧客命令道:「你、你還有你,跟我們走。」

這個場景早已司空見慣。然而出於某種原因,那天晚上在庫柏甜甜圈店的人們已經無法繼續忍受了。他們開始向警察丟擲甜甜圈及潑灑咖啡。警察逃到巡邏車內並請求支援。最終警察設法鎮壓了騷亂,但是未趕在鬥毆蔓延到街頭之前抵達,導致原先已試圖鎖定的對象都逃之夭夭。

在庫柏甜甜圈店發生的類似事件預示了十年後於石牆酒吧發生更為著名的同志起義,但是除了石牆事件之外——這些相關事件大部分都被遺忘。在許多人的心中,石牆事件代表著一場同志運動的開頭。然而石牆基進份子是基於過去數十年的基進主義,而這種基進主義不僅僅是為了解放男同性戀者和女同性戀者,也是為了解放更廣大的同志族群:跨性別者和性別不服從者、不同膚色的同性戀者以及同志性工作者。

事實上,爭取LGBTQ權益的鬥爭與性工作者權益的鬥爭是密不可分的。這兩項運動都堅定地認為警方沒有權力干涉法定成年人如何使用自己的身體;這兩項運動都要求國家不應該干涉被邊緣化族群的自由。

除此之外,由於當時同性戀者可選擇的謀生工作有限,石牆事件的許多參與者以及使該起義成真的人都曾從事過性工作。那些現今為了解放同志而奮鬥並紀念今年六月石牆事件50週年的人們,應該要知道LGBTQ運動的基進起源以及虧欠性工作者的過往。

就像廣為人知的石牆暴動,暴動事件之間有著廣大的淵源。在整個1960年代,同性戀者在紐約設立警戒線、進行靜坐、沿著大街遊行並反制警察的騷擾,在費城、華盛頓特區、洛杉磯、舊金山和芝加哥等城市也同步上演。早在石牆事件之前,最著名的同志起義應該是發生在1966年的康普頓餐廳,一家位於舊金山田德隆的24小時餐館。在一個夏天的夜晚,當警察開始對一名變裝皇后施以暴行時,她向警察的臉上扔了一杯咖啡,一場暴動瞬間爆發。約有50或60名顧客推翻桌子、砸碎窗戶,並用沉重的錢包擊打警察。

對於歷史學家馬克・傅利曼(Mack Friedman)來說,康普頓餐廳的暴動代表了「面對侮辱時,泛性別性工作者團結反抗的表現」。然而在這些同志起義的微觀歷史中,全職或兼職妓女所扮演的角色往往會被世人所遺忘。

性工作者幾乎參與了這個時代中所有具有代表性的同志起義。實際上他們幫助創造了使這些起義成真的條件。例如在舊金山,一群街頭青年——大部分是跨性別者及同志,其中許多人在田德隆從事性工作——於1966年集結在一起組成一個名為「先鋒」(Vanguard)的新興組織。透過發布具有啟發性的簡報、與市政人員會面以及組織行動、遊行和演講,『先鋒』的成員提升了大眾對於街頭人士所面臨狀況的認知。如同歷史學家勞拉・雷納塔・馬丁(Laura Renata Martin)所言:「對於『先鋒』而言,抵制性工作的定罪化和針對性工作者找碴的警察,等同於抵制因性別表達和性別認同而形成的騷擾。」

許多「先鋒」組織的成員都參與康普頓餐廳的起義行動。雖然該組織於隔年解散,但其成員仍然積極參與打擊恐同症、跨性別恐懼症和虐待性工作者的地方運動,並在這些年中為舊金山的革命精神和演講做出許多貢獻。

正如歷史學家蘇珊・史崔克(Susan Stryker)所言,跨性別女性——在同志圈內最邊緣的成員——往往是起義活動的發起者。在這個時代中,跨性別女性在尋找工作或住所方面遭遇了極大的困難,這使得她們極易受到警察的騷擾或虐待、迫使許多人必須時不時地從事性工作,最終導致她們中的許多人群起反抗。

這也導致了石牆事件。

歷史學家梅琳達・夏特菲(Melinda Chateauvert)評論道:「1969年6月發生在格林威治村的事件中並沒有提及這些光顧石牆酒吧的不法分子和受排斥者的謀生方式。」但是許多當晚向警察投擲瓶子、磚塊和垃圾的同性戀者都是妓女或其他性工作者。事實上,瑪莎・P・強森(Marsha P. Johnson)和瑟維亞・里維拉(Sylvia Rivera)——兩位跨性別的有色人種,都被認為在石牆事件中投擲了眾所周知的「第一塊磚頭」,並且因為此舉而在紐約市的一座嶄新紀念堂中受到表揚——也曾在當時從事性工作。里維拉曾經說過,這項工作是「我們賴以為生的唯一選擇,因為法律並沒有賦予我們能以感到舒服的方式獲得工作的權利」。

根據強森的說法,在當時的跨性別女性只有在隱藏自己的身份時才有可能獲得「異性戀者」的工作機會,她曾用當時的情況說道:「我認為在天生變裝者能順利找到工作之前還要經歷一段時間。」然而對於某些人來說,性工作也可以成為維護一個人人格的方法。強森談論道:「當我出去攬客時我不會特別在意我是否能找到伴侶。如果客人們選擇找我,是因為我想讓他們選我。」

在石牆事件過後、里維拉和其他性工作者團結成立「同性戀解放陣線」和「街頭變裝行動革命者」之後的幾年裡,他們發起了反歧視運動,訴求大眾接受非常規的性別和性,並呼籲最終將推翻資本主義。

然而,石牆事件中性工作者的身影遭人抹去幾乎同時發生。早在1973年夏特菲就指出:「里維拉不得不爭取在慶祝石牆事件的同志驕傲遊行中的發言機會,因為人們不想聽到跨性別性工作者的聲音。」隨著主流LGBTQ權益組織獲得尊重,這些運動開始背離那些性工作者先驅們。只有在過去這幾年中有些團體開始謹慎地接受除罪化的號召,但即便如此,這些行動都仍然是暫時性的。

對歷史的完整記錄中表明這一部份正被遺漏。石牆酒吧的起義是為了跨性別者、性別不服從者、不同膚色的同志、無家可歸的同性戀者和同志性工作者等等的權益在做抗爭。現今LGBTQ權益倡議者虧欠性工作者許多,若要償還這項債務將意味著必須將性工作者的權益作為政策優先事項,確保現今有組織的基進主義也有將他們的存在、需求和歷史涵蓋在內。

延伸閱讀

© 2019 Time Inc. 版權所有。經Time Inc.授權翻譯並出版,嚴禁未經書面授權的任何形式與語言版本轉載。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熱錢與名人大舉湧入Podcast產業,但播客主在憂慮些什麼?



【TIME】【FORTUNE】全球中文獨家授權:

《關鍵評論網》獨家獲得時代雜誌與財星雜誌全球中文數位版授權,將每日提供兩大媒體品牌文章的中文譯文,題材涵蓋國際政治、財經、科技、文化、歷史、生活、娛樂等各領域。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