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由運輸業工會、柯利亞的支持者和原住民團體領導的示威活動爆發,其中原住民團體是厄瓜多政治上特別強大的一批選民——他們在過去25年內成功推翻了三名厄瓜多總統(1997、2000和2005年)。
文:Ian Bremmer
譯:許睿洋
本週(原文發表於10月18日),示威者取得了重大勝利!不,我說的不是香港的那些、也不是加泰隆尼亞的那些、或是黎巴嫩的那些,而是厄瓜多的示威者成功迫使總統利寧・莫雷諾(Lenin Moreno)對其預計頒布的燃料補貼刪減計畫進行讓步,該項政策引起了廣泛而暴力的抗議行動,而由於首都多處遭到燒毀,因此莫雷諾只得臨時遷都至港口城市瓜亞基爾(Guayaquil)。制止示威行動是較容易的部分,莫雷諾真正的挑戰是後續情勢的發展。
發生了什麼事?
厄瓜多是一個石油資源豐富的國家,該國高度依賴出口,尤其作為政府開支的資金來源(石油出口占了該國政府總收入的近四分之一)。但如同近年其他石油大國,油價的波動使得厄瓜多政府難以兌現其社會支出,其中很大部分是由莫雷諾前任的拉斐爾・柯利亞(Rafael Correa)所建立。
柯莉亞是一名左翼的民粹主義領袖、是委內瑞拉雨果・查維茲(Hugo Chavez)的公開仰慕者,更是美國「帝國主義者」傾向的公然批評者(厄瓜多在倫敦的大使館就是在柯利亞任內向朱利安・亞桑傑〔Julian Assange〕提供庇護)。在競選時,莫雷諾承諾將持續柯利亞的政策,但他一上任後便摒棄了柯利亞,並追求實用的經濟政策,著眼於吸引更多對於厄瓜多的外國投資。
由於油價下跌和強勁美元(該國自2000年開始使用美元)的雙重影響,厄瓜多的財政狀況遭到嚴重削弱,也因此該國需要這些外國投資。莫雷諾試圖使厄瓜多轉型為更靠私部門驅動的經濟體,但依然龐大的財政需求和逐漸增加的借貸成本,迫使他於今(2019)年初轉向國際貨幣基金(以及世界銀行、美洲開發銀行和拉丁美洲開發銀行等)尋求總額102億美元的紓困救濟。為了得到這筆錢,莫雷諾必須答應進行經濟轉型,並讓厄瓜多的財政狀況恢復秩序。厄瓜多政府原先計畫要調升增值稅(value-added tax, VAT),但莫雷諾卻選擇廢棄已有40年歷史、預估每年花費國庫14億美元的燃料補貼。
儘管莫雷諾提出可信的案例表示,燃料補貼使得貪腐與走私變得有利可圖,但社會大眾卻認為此政策決定會傷害了農民和處境較差的人。確實,一旦補貼刪減開始生效,低辛烷值的汽油(使用最廣泛)價格將會暴漲,柴油價格更會瞬間成長近兩倍。由運輸業工會、柯利亞的支持者和原住民團體領導的示威活動爆發,其中原住民團體是厄瓜多政治上特別強大的一批選民——他們在過去25年內成功推翻了三名厄瓜多總統(1997、2000和2005年)。示威者封鎖街道、縱火並佔據油田,更有一段時間停擺了全國逾10%的石油生產。在11天之後,厄瓜多宣布了一次緊急狀態、8人喪生、逾1300人受傷和逾1150人被捕,莫雷諾表示讓步,並宣布將恢復燃料補貼,同時召開了政府與原住民領袖的委員會以找出可行的經濟改革替代方案。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這就是問題所在——由於政治地位的衰弱,莫雷諾當局其實也沒有太多其他經濟手段來增加必要的政府收入,或減少支出。擔心增值稅的激增無法為人們所接受,取消燃料補貼實為不得已的決定。其他例如削減公部門的薪資與工作機會或增加私有化進成等途徑,在國家情況好的時候都很難達到了,更不用說是2021年大選已日漸逼近的現在。
莫雷諾打算要增加對於大公司和國內富人的課稅,但此舉很可能僅會多籌得5億美元,且透過對新法令所規定的補貼整頓,也將難以挽救這麼高額的儲金。有鑑於莫雷諾實際上確有努力要兌現他的財政承諾(而他也是一位願意合作的國家領導人,且許多承諾並不是他給出來的),國際貨幣基金將對近期厄瓜多的紓困計畫採取較為寬容的態度。但莫雷諾仍需要祭出一些財政上的調整以符合該計畫的規定。若缺少了國際貨幣基金和它的援助可能會導致厄瓜多的財政混亂,並引發將莫雷諾逐出總統大位的政治危機,使該國提前大選。
這件事為什麼重要?
如此大規模與高強度的示威活動永遠值得關注,但從一個宏觀的拉丁美洲角度來看,厄瓜多是一種試圖脫離左翼政治卻一直無法成功的國家,而近期的混沌局勢可能會讓柯利亞鍾意的候選人在2021年的大選更具競爭力。這個故事與現在正在阿根廷上演的情形一樣,同時也凸顯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如果一國想要進行如此大規模的變革,它們需要的不會只是一個對市場友善的總統。
厄瓜多政治的關鍵事實
政治鬧劇對厄瓜多而言並不陌生。在過去27年內,僅有兩名總統成功撐過四年的總統任期。
如果在晚餐派對上談起,你可以這麼說
儘管國際貨幣基金或許能介入提供立即的財政協助,但他們規定的經濟措施通常都並未完整的考慮大眾對這些措施的反應。而當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政治人物要不是對改革感到卻步,就是被更傾向民粹主義的領導人所取代,因為他們一開始就不會接受這些條件。你可以將它理解成援助開發的「第22條軍規」(Catch-22,係指進退兩難的處境)。
©2019 Time Inc.版權所有。經Time Inc.授權翻譯並出版,嚴禁未經書面授權的任何形式與語言版本轉載。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黃熱病在加勒比海肆虐,是美國醜陋奴隸史的一個篇章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