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今年七月,超級英雄粉絲將會看到近十五年的第六部蜘蛛人電影。或許這顯示了超級英雄已經飽和的轉折點,不過電影公司有很好的理由不斷將這名試著在學業、打擊犯罪的興趣,以及超能力增長帶來的痛苦之間取得平衡的青少年的故事拍成電影。
文:Eliana Dockterman
譯:黃獻寬
今年七月,超級英雄粉絲將會看到近十五年的第六部蜘蛛人電影。在這次的《蜘蛛人:返校日》中,由湯姆・霍蘭德(Tom Holland)飾演蜘蛛人,這或許顯示超級英雄已經飽和的轉折點(事實上,轉折點可能是2012年重開機的《蜘蛛人:驚奇再起》)。不過索尼(Sony)有很好的理由不斷把彼得・帕克(Peter Parker),這個被輻射蜘蛛咬到,並努力學習「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青少年的故事拍成電影。
這個角色在1962年出現在漫畫當中,當時,史丹・李(Stan Lee)和史帝夫・迪特科(Steve Ditko)認為,全世界的讀者已經準備好看到一個青少年擔當領袖,而非只是從旁協助的角色。書呆子彼得讓青少年與成人知道,他不是鋼鐵人(Iron Man)那樣的超級富豪,也不像索爾(Thor)是個神族,他就是一個普通的高中生。他是個孤兒,試著在學業、打擊犯罪的興趣以及超能力增長帶來的痛苦之間取得平衡。他從一個害羞又笨拙的青少年,逐漸成長為一個愛說垃圾話的超級英雄,這種典型的人格心靈成長架構,再適合大銀幕不過。
2000年初的最初三部蜘蛛人電影,為後來的超級英雄電影立下了極高的標準,也網羅了許多新粉絲進入蜘蛛人的世界。如今,索尼和漫威(Marvel Studios)合作一起拍攝《返校日》,兩個大片商共同為一個具有指標性的知名角色製作電影,這可是十分罕見的事。讓我們來看看這是怎麼一回事。
我們永遠看不夠蜘蛛人
回到1999年的暑期強檔,有一部超級英雄電影上映(是當年度最賣座的幾部電影之一:星際大戰(Star Wars)首部前傳、靈異第六感(The Sixth Sense)、駭客任務(The Matrix)以及王牌大賤諜(Austin Powers)的續集)。當時,漫威正處於財務危機,他們只能把最值錢的蜘蛛人、X戰警(X men)、驚奇四超人(Fantastic Four)脫手賣掉。那次極具爭議的脫手演變成為今日我們所看見的超級英雄狂潮:福斯(Fox)得到了X戰警的版權,並將其製成了賣座電影(不過福斯的驚奇四超人電影不怎麼成功);索尼拿到了蜘蛛人的版權,並在2000年期間,由山姆・雷米(Sam Raimi)擔任導演,陶比・麥奎爾(Tobey Maguire)與克莉斯汀・鄧斯特(Kirsten Dunst)主演,拍攝了三部收益良好的蜘蛛人電影,不過原先預計由同班人馬繼續拍攝的第四部續集,最後卻不了了之。
這或許就是我們對蜘蛛人的最後印象了,不過漫威在2008年的時候靠著第一部鋼鐵人電影重振旗鼓,這部電影也成為了漫威宇宙,這個十分吃重角色的巨大帝國的一塊基石(題外話,當時漫威也被迪士尼收購)。看到漫威的成功,其他片廠也試圖複製漫威的策略,不過索尼手上只有蜘蛛人的版權。
由於蜘蛛人一直都對觀眾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就像在間諜片氾濫的現在,詹姆斯・龐德(James Bond)的票房吸引力仍歷久彌新,索尼決定要讓蜘蛛人重開機,並把「驚奇」這個詞放入片名,這部蜘蛛人由安德魯・加菲德(Andrew Garfield)與艾瑪・史東(Emma Stone)主演(艾瑪演的不是瑪莉珍(Mary Jane),而是彼得更早以前的愛人關・史黛西(Gwen Stacey))。
雖然電影導演馬克・韋伯(Mark Webb)有個好名字 ,這部重開機的電影卻遠遠沒有達到前次蜘蛛人系列作的討論度與商業性。2014年,漫威拍攝了《星際異攻隊》(Guardians of the Galaxy),將這部以外星人、會說話的浣熊、只發單音節的樹人為主角的不起眼漫畫拍攝成賣座電影,狠狠地用票房把家喻戶曉、人人都愛的蜘蛛人打趴。《蜘蛛人驚奇再起2:電光之戰》至今仍是索尼的蜘蛛人電影中票房最低的一部。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第二次重開機,也是第三代的蜘蛛人,除了電影製作之外,很多事情都有了變化。
這次迪士尼也參了一腳
漫威賣掉他們最好的角色之後,他們嘗試用次好的角色拍出賣座電影,而他們也用鋼鐵人做到了這件事。迪士尼收購了漫威之後,開始建構所謂的漫威電影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將索爾、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星際異攻隊以及其他超級英雄角色都加進來。但是對漫畫迷來說,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中卻有個難以彌補的缺漏:蜘蛛人。

看到《蜘蛛人驚奇再起2:電光之戰》差強人意的表現,漫威與索尼達成了一個協議,漫威總裁凱文・費吉(Kevin Feige)一直都希望能讓蜘蛛人重歸漫威懷抱,而索尼則需要一場大勝利來讓他們重回超級英雄電影的競爭行列。
於是他們得到了這個答案:蜘蛛人重新成為漫威電影宇宙中的角色,包含去年的《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和明年的《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迪士尼也會與索尼合作,一起讓蜘蛛人重新振作。他們讓蜘蛛人在《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中客串了一會兒,漫威的漫畫迷為此瘋狂,漫威至今都受益於這項決定。
讓我們拋下原先背景故事的束縛
由於觀眾已經在大銀幕上看過兩次彼得・帕克的背景故事,《蜘蛛人:返校日》的團隊很聰明地跳過了這段描述。在《英雄內戰》中,我們看到的彼得已經擁有了超能力,並且正努力說服東尼・史塔克(Tony Stark,鋼鐵人)讓他成為復仇者聯盟的一員。這部電影會聚焦在身為青少年的彼得,他要如何找到自己人生的意義,並在校園生活與超級英雄的責任之間取得平衡。
這也代表著彼得會比前兩代的蜘蛛人更常混在自己的學校置物櫃附近。在這三代蜘蛛人電影中,彼得一開始的身份都只是高中生,陶比飾演蜘蛛人時已經27歲,安德魯那時也已經29歲,而最新一代的蜘蛛人,湯姆・霍蘭德卻只有21歲。
這會統整成一個完整的宇宙
蜘蛛人故事中的正派與反派都得到了亮相的機會,幾個蜘蛛人的相關角色的製作正如火如荼,包括了蜘蛛人中的反派毒液(Venom)的電影,屆時將由湯姆・哈迪(Tom Hardy)飾演毒液;還有一部電影,將重點放在兩名女性角色銀貂(Silver Sable)與黑貓(Black Cat)。網路上也試圖遊說唐納・葛洛佛(Donald Glover)加入蜘蛛人電影,不過我們還不確定他在《返校日》中會擔任甚麼角色。
認為蜘蛛人老是重拍的評論一直都有,但是票房已經證明觀眾就是特別喜歡看到某些英雄打擊犯罪:龐德、蝙蝠俠(Batman)、韓・索羅(Han Solo),蜘蛛人也不例外。
© 2017 Time Inc.版權所有。經Time Inc.授權翻譯並出版,嚴禁未經書面授權的任何形式與語言版本轉載。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夜襲》:新一代恐怖電影的細緻藝術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