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喬治克隆尼濃艷之作《超完美社區》

2017/09/19 ,

評論

TIME

Photo Credit:傳影互動
TIME

TIME

時代雜誌是全球最受信賴的新聞來源,透過卓越報導、文字與攝影捕捉那些形塑我們生活的事件。時代集團旗下擁有100個經典品牌如時人(People)、運動畫報(Sports Illustrated)、時代(Time)、與財星(Fortune)等雜誌,以及其他如英國創立的Decanter、Wallpaper等超過50個各式各樣的媒體品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觀看《超完美社區》並不是什麼令人開心的體驗。為了帶出電影觀點,6歲的尼基得飽受情緒折磨,如果你覺得這是愉快的體驗,那這部片肯定適合你。更重要的是,《超》片對邁爾斯夫婦因為憤怒的白人鄰居而受苦的部分幾乎毫無著墨,僅做為帶入劇情、傳遞訊息的機制。

文:Stephanie Zacharek;譯:王國仲

今年威尼斯影展的競賽片之一,喬治.克隆尼(George Clooney)宣言式的黑色喜劇作品《超完美社區》(Suburbicon, 2017),在各個面相來說都是失準之作。有時候影展電影總是讓你困惑到底導演想要講什麼。以《超完美社區》來說,倒是沒什麼好懷疑的:這部電影的主題如此明白,就像凱迪拉克轎車華麗、打磨光滑的擾流板一樣。這是一部為了宣傳自己的進步思想所攝製的,長達兩小時的「廣告」。你可以相信這些理念,但你大可不必喜歡他的行銷手法。

毫無疑問,克隆尼相當關心這些理念,而總的來說,劇本是由克隆尼、柯恩兄弟(Joel, Ethan Coen)與他長期的夥伴葛蘭.海斯沃夫(Grant Heslov)共同完成。儘管本片是柯恩兄弟一部未發行劇本的重製,電影的核心元素在今天看來仍然貼切:這是一部對1950年代美國人自滿、偏執的控訴,顯然與今日我們的各種恐怖行為相呼應。麥特.戴蒙(Matt Damon)飾演加納.洛基,一位活在1955年郊區的愛家男人;他美麗的妻子蘿絲(茱莉安.摩爾飾)因車禍只能靠輪椅代步(後來發現加納是肇事者),兩人育有一位聰明可愛的孩子尼基(諾亞.朱佩飾)。蘿絲的姐姐長得和她很像(亦由茱莉安摩爾飾演),和他們一家非常親近-或許有些太近了。

與此同時,一個黑人家庭-邁爾斯夫婦(列斯.布魯克與卡利瑪.衛斯布魯克飾)和他們年輕的孩子安迪(東尼.艾斯皮諾沙飾)成了他們的新鄰居。這個純白人社區的其他家庭不歡迎他們,於是一群憤怒、暴力的暴民包圍了他們的房子。這個次要情節讓邁爾斯夫婦-安靜、勤奮的優秀公民與其他人形成明快的對比;看來正直、備受崇敬(更別說膚色是白色)的加納.洛基其實是個精神錯亂的角色-他才是電影裡真正的威脅。整部電影就像是一台隆隆作響諷刺機器,吵的讓你偏頭痛。

超完美社區劇照2
Photo Credit:傳影互動

克隆尼和他的攝影師羅伯特.埃爾斯衛特(Robert Elswit)、美術指導詹姆斯.比索爾(James D. Bissell)為《超完美社區》設計了一個完美的外觀,酷炫、明快的色調彷彿迪克與珍讀本(Dick and Jane reader)中的插圖,精確地呈現了50年代充滿壓迫的完美主義。然而曾經藉著描述冷戰時期的傑作《晚安,祝你好運》(Good Night and Good Luck, 2005)描繪該時代的克隆尼,卻沒能掌握著《超》一片的基調。本片中的幽默(如果你要說他是幽默的話)是「柯恩兄弟式」的,也就是說它們曲折、隱晦又充滿自我意識。製作團隊不斷提醒我們,他們多麼著迷於人性的黑暗面,而他們的「超意識」比起片子裡的明亮更讓人厭倦。

觀看《超完美社區》並不是什麼令人開心的體驗。為了帶出電影觀點,6歲的尼基得飽受情緒折磨,如果你覺得這是愉快的體驗,那這部片肯定適合你。更重要的是,《超》片對邁爾斯夫婦因為憤怒的白人鄰居而受苦的部分幾乎毫無著墨,僅做為帶入劇情、傳遞訊息的機制。為了貪圖方便而使用50年代偏見作為劇情元素令人難以下嚥。直到最近,普羅大眾、甚至許多心地善良的美國人都還認為白人霸權已不再是主流。但夏綠蒂鎮的暴力事件中,有這麼多自詡正義的白人至上主義者出現,好像示威運動一如既往是為他們而生,這證明我們錯得離譜。

片中憤怒的白人如暴雨般襲擊邁爾斯家,形成了一個宣言,表明他們有「想在哪裡,還有與誰一起」的居住權利,最後以「我們終將克服阻礙」(We shall overcome)這幾個字結束,赤裸裸地揭示了該片與最著名、最強而有力的民權標語之聯繫。我們理應要對這樣語言和意義的曲解感到恐懼,我們應當如此。但這是劇本裡幾個過火的橋段之一,它們就像拳頭般大的冰雹一樣襲來;電影自以為是的笑點則讓事情變得更糟。我們或許可以將當下人們的無知、憎恨、偏執的噩夢,拍成一部優秀的黑色喜劇,但不該添入「可愛」。美國現在沒有那個心情。

© 2017 Time Inc. 版權所有。經Time Inc.授權翻譯並出版,未經書面授權嚴禁任何形式與語言版本轉載。

責任編輯:曾傑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1960年代的示威抗議,揭露了美國陳抗者的下一步



【TIME】【FORTUNE】全球中文獨家授權:

《關鍵評論網》獨家獲得時代雜誌與財星雜誌全球中文數位版授權,將每日提供兩大媒體品牌文章的中文譯文,題材涵蓋國際政治、財經、科技、文化、歷史、生活、娛樂等各領域。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