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史蒂芬金的小說,除卻那些層層堆疊的細節、曲折離奇和充滿娛樂性的旁白,其實很難改編。金用盡心思去觀察那些最深沉的恐怖並將它們寫出來,同時對於人類的不安全感以及缺陷表達同情。他不是只丟給我們一堆恐怖玩意兒,而是質問我們:為什麼這些東西我們第一眼看到就毛骨悚然。
文:Stephanie Zacharek;譯:高子媁
史蒂芬金小說中,最好的或至少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改編(例如《魔女嘉莉》、《鬼店》),在他無懼地探索人性黑暗面的同時,打造出一個又一個栩栩如生的宇宙。史蒂芬金的小說,除卻那些層層堆疊的細節、曲折離奇和充滿娛樂性的旁白,其實很難改編。無論如何,鎖定他的「調調」是最重要的。金用盡心思去觀察那些最深沉的恐怖並將它們書寫出來,同時對於人類的不安全感以及缺陷表達同情。他不是只丟給我們一堆恐怖玩意兒,而是質問我們:為什麼這些東西我們第一眼看到就毛骨悚然。
導演安迪.馬希提(Andy Muschietti)執導的《牠》改編自史蒂芬金1986年同名驚悚經典作品,談不上深入也不太嚇人。電影最好的部份是,有趣地描繪孩童們的思考方式、小團中的溝通以及他們如何仗義地彼此保護。羅伯.萊納(Rob Reiner)1986年的作品《站在我這邊》(Stand By Me)即是最明顯的對照。《牠》片中描述1988年位於緬因州的一個小鎮德里,一群成天被學校惡霸欺負的書呆子們引頸期盼著學期快點結束,夏天快點到來。
這幫男孩們分別是:患有氣喘的「媽寶」艾迪.卡斯布拉克(Jack Dylan Grazer飾)、因為信仰問題在鎮上被排擠的削瘦猶太男孩史丹利.尤瑞斯(Wyatt Olef飾),以及聰明的開心果瑞奇.托茲(Finn Wolfhard飾);比爾.丹柏(Jaeden Lieberher飾)是小團體中比較安靜、也比較懂事的人,他患有無法自制的口吃,還深陷家庭悲劇中-他6歲大的弟弟喬治(Jackson Robert Scott飾)早前失蹤,這起事件在電影開場以令人顫慄的戲劇化方式呈現。

這些男孩們的主要敵人是青少年惡霸亨利.鮑爾(Nicholas Hamilton飾),他並非你想像中無害、只是誤入歧途的青少年。有一回,他企圖在另一個同鎮的小孩班.漢斯康(Jeremy Ray Taylor飾)的肚子上刻上他的名字。班被比爾和其他人拯救,另外還有兩位小孩也加入了這個團體,其中一個是住在附近的羊牧場旁,平日得幹些一般農夫工作的麥克(Chosen Jacobs飾)。因為他是黑人,所以他也和史丹利一樣在鎮上處於邊緣;另一個則是團體中較年長且唯一的女生貝弗莉(Sophia Lillis飾),她的家庭生活彷彿一場秘密的噩夢。雖然沒有事實可以佐證,但她在學校是以「快」出名的,說到底她只是一個聰明體貼,且不擅長與人交往的女孩。
導演馬希提(Muschietti)2013年曾經執導過由女星潔西卡.崔絲坦(Jessica Chastain)主演的恐怖片《母侵》,他成功地描繪了這個團體中的每個小孩,這就連經驗老道的導演也不容易做到。問題是隨著劇情越趨緊張,也越顯得荒誕,而導演沒能好好控制住這場面。當孩子們認知到他們的小鎮受到邪惡力量的控制(片名指涉的「牠」)每27年就會攻擊當地人,特別是小孩子。「牠」以眼神凶惡的老派馬戲團小丑潘尼懷斯(Bill Skarsgård飾)模樣出現,據說牠住在城裡的下水道,時常帶著一個不祥的紅色氣球一起現身。
當孩子們發現牠的目的時,就決定要阻止牠以杜絕後患。潘尼懷斯是一個恐怖的小丑,臉上畫著血紅的淚珠,從眼角流至嘴邊。就和史蒂芬金書中的首章一樣,你在片中令人惴惴不安卻又充滿詩意的開場時第一次見到牠時,就會感受到牠的恐怖,以致於懷疑自己是否就身處於這部傑作之中。但是當牠第十次、第十二次,甚至第二十次出現時就不再有新意。馬希提過於依賴老套的驚嚇手法,以及如今司空見慣的特效,例如扭曲殘破的四肢、無辜的角色轉變為壞蛋。當你能夠近距離地仔細觀察,那些隱藏不見的比起看的見的,顯然更為恐怖。
這就是改編史蒂芬金小說的根本問題,當我們獨自讀一本書的時候,比起映在銀幕上的,自己腦中想像的畫面恐怖多了。關於《牠》,我只能說,眼睛所見的不一定與你相信的一致。
© 2017 Time Inc. 版權所有。經Time Inc.授權翻譯並出版,未經書面授權嚴禁任何形式與語言版本轉載。
責任編輯:曾傑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為什麼現在的我們,比以前更需要人文學科?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